陳琳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二所,湖北武漢 430064)
總承包項目管理在EPC模式下的問題分析
陳琳
(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二所,湖北武漢430064)
當前國外EPC模式下的總承包已經興起,而且形成了相對比較完成的管理模式和系統,這種總承包模式具有很多優點,對于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的進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國內由于政府、企業單位、個人等不同組織和個體的傳統觀念以及對EPC模式的不了解。本文對國內現有的影響EPC模式總承包的發展的各類問題進行介紹并加以分析。
EPC模式工程總承包業主機制體制目標成本
由于EPC模式在國內的不規范不成熟,導致許多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尤為突出的就是各個單位對自身的職責不明,常常會出現職責越位、職權不明等。這些現象集中出現在業主、承包商、監理之間。下面對這幾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1.1業主方面
在國外比較成熟的EPC模式中,一個項目的大部分工作都交給承包商承擔,業主僅對相關的設計和施工方案進行審核,并承擔一些配合性的工作。但在國內,由于長久以來的“工程指揮部”的管理模式的影響,導致大部分的業主還是會對部分工作的實行進行干涉,這就導致類似于責任不明、推卸責任等問題的出現,對工程的總承包的推廣形成了很大的障礙。更有甚者,一些業主雖然采用了EPC模式,但其具體的操作并不規范,有些業主管理無序、壓價無度、強要承包商、帶資承包,[1]使得各個工種在相互配合方面無法按部就班的實行。另外,大部分業主對于EPC模式下的項目承包管理并不是非常精通,對于EPC模式下的總承包的運行規律和運行規則并沒有完全掌握,使得在與總承包商進行談判時往往無法正常進行。[2]
1.2承包商方面
國內大部分的工程項目都是設計方與業主負責,業主與承包商有聯系,這就導致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沒有直接的合同和經濟關系,這樣的模式并不能最大可能性的提高工作效率。而EPC模式使得設計方與承包商有了直接的聯系,這雖能節約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國內的各個方面的影響,使得承包商并不能很好的運用這種模式。國內大部分能取得EPC合同的單位基本都不具備設計資質,這些公司可能會為了節約成本,采取一些辦法(先自行設計后蓋章、邊設計邊施工),這樣就導致工程的設計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由于總成本全部由承包商支配,出于對利潤的考慮,采購低價低質材料以保證自己的利潤空間。國內沒有對于EPC模式權威的指導機構,再加上其本身的工作難度較大,使得其合同條款及價格的確定與后期實際工程中的工程花費往往不能匹配,易造成合同糾紛,通常使得承包商處于劣勢一方,故而眾多承包商避免采用這種模式。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與企業之間的相互配合,政府成立權威的指導機構,建筑承包單位應引進相關的辦公設備,從而在EPC總承包模式下使自身的管理工作向著科學的方向發展。[3]
1.3監理方面
監理的主要工作就是依據各種法律法規、設計文件、規范體系以及承包合同,對在建工程進行檢驗并監督相關問題的改正。由于在EPC模式下,工程的總造價不變,承包商為了獲取利益最大話,通常會權衡經濟成本和技術可行性,隨意變更設計、施工技術,導致以工程圖紙為主要依據的工程監理無法滿足總承包的要求,工程的驗收檢測工作不能按照規定進行。
2.1自身組織結構不健全
在我國,EPC模式還處于萌芽階段,尚未發展起來,相關的施工企業及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工程勘察設計還不夠完善,因而很難組建成有效的工作體系,一系列的相關工作(崗位職責的安排、工程文件的編寫、指導方案的編制等)也無法正常開展。
2.2法律法規的缺失
首先,國內并沒有在法律上給予工程總承包一個明確的地位。我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關于勘察、設計、施工、招投標等的法律法規,唯獨沒有給出關于工程總承包的明確的相關規定。其次,由于缺乏具體的法律指導和和管理的政策指導,導致承包商在承包過程中由于缺少法律依據無法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再次,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和強勁的金融保障。國家的低額企業信貸和缺失的融資優惠政策給EPC模式的總承包造成了不小的阻礙。由于在EPC模式中業主和承包商之間僅有一份合同,這就弱化了業主的管理,因而缺少了外部的監督管理,更以來相關的法律法規。基于上述EPC在國內發展的影響阻礙因素,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且規范EPC模式下的總承包工程,這樣才能促進EPC在中國的發展。[4]
在EPC模式下,項目的總承包是要對工程的各個指標(質量、工期、造價等)同時負責的,因此要實現目標成本,是需要各個部門相互支持和配合的。而一些項目在進行目標成本的分解的時候,僅在各個責任主體之間進行了目標成本分解,這可能會導致在時間和成本要素方面目標成本得不到保證。類似這樣的分解集中在幾個主要的責任主體上的項目,還易導致相關的輔助單位被忽略。因此,在進行目標成本分解時應細分至各相關主體和個人,這樣才可以使得整個項目各個環節各個主體為實現目標成本而共同努力。
目前,EPC在國內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模式具有多種優點,可以降低工程項目的總成本,減少了業主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的參與程度,避免了一系列拖慢工程進度、增加工程成本的因素的影響。現階段,政府、業主、承包單位等等各個機構應該合理推行這種新型模式在國內的發展。國家增設相關的管理部門,并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優化EPC模式在國內的實行。各業主、承包商等單位加強自身素質,對這種新型模式進行徹底的學習和認識,并將其運用至實踐中,以便有利于各方共贏的共同目標的實現。
[1]劉光忱,孫磊,趙曼.基于EPC模式下總承包商項目風險管理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1):32-37.
[2]王勇.論推行EPC總承包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建筑經濟,2009(3):81-84.
[3]蘇鑒.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項目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6(6):87-88.
[4]余海,閔遠鵬,賈赫.淺談EPC總承包模式下的項目目標成本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3(16):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