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捷
(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浙江杭州 310022)
智能建筑樓宇自控設備安裝施工技術研究
吳捷
(浙江建設技師學院,浙江杭州310022)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施工的質量,智能建筑施工中樓宇自控系統因為具備一定優勢,已經得到大量應用,為了滿足社會而和諧發展的需求,智能建筑中全面應用樓宇自控系統,自動化控制建筑,激發了智能建筑的進步和發展。本文在分析了樓宇自控系統概念和特點以后,全面闡述了樓宇自控設備安裝施工技術。
智能建筑樓宇自控設備安裝施工技術
樓宇自控系統主要就是綜合使用自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技術,以此來自動化控制建筑機電設備,如給排水、通風、照明、電梯等相關設備,以便于建設設計能夠全面滿足人們居住的要求。樓宇自控系統應用中具備以下特點,第一,節約能源。現代化建設設計過程中會大量消耗能源,大約占據總耗能的1/3。樓宇自控系統應用中需要應用最優設備啟停控制、自動照明控制以及焓值最佳控制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耗能。第二,節省成本。利用計算機來對樓宇自動控制系統進行集中控制,可以適當降低設備和操作人員的數量,同時大部分系統可以依據預先設定的程序來控制系統,最大限度降低管理人員的工作量,節省人力。利用相應的管理措施來滿足建設設計實際需求,維持建設日常運營支持,盡可能節約成本,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第三,延長使用期限。樓宇自控系統能夠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利用程序控制技術來控制使用設備的時間,定期保養和維護故障的設備,以便于提高設備使用期限,降低維護設備的費用,提高智能樓宇建設的效益。樓宇自控系統應用具備一定優勢,所以已經廣泛應用在智能建筑中。
樓宇正式布線之前需要及時檢查導通和外觀,測量絕緣電阻中合理應用500V歐表;放線的過程中應該及時清理干凈管槽內部雜物或者積水,依據實際情況設計導線質量、數量和型號,在線管內平直布置線纜,管內或者槽內不能出現接頭。正式布放線纜之前需要在金屬槽內部裝貼標簽,明確管線終端和起始的位置,并且需要預留相應的余量,工作區域預留0.3~0.6m,設備交接位置預留3~6m,以便于方便短接弱點設備。布線線纜的過程張允許出現80%的牽引力,防止損壞線纜結構。在水平線槽中布放線纜,捆扎固定間距為3~5m,以便于減少線纜自身重量和擠壓作用。線纜穿過線管的時候,牽引中利用預先穿過的鋼絲,轉彎過程中不需要進行牽拉,但是在轉彎處先牽引拉線盒,然后再進行前拉,保證一次性最大穿過管線距離要多于6m。進管過程中保持線纜平直,避免損傷拉線。操作中需要分類布置不同電壓、不同信號的線纜。信號線路和交流線路之間具備大于0.8m的凈距。完成放線以后需要依據圖紙實際情況編號處理線路,測量絕緣電阻的時候應用500V。
3.1安裝控制室設備
在盡可能靠近負荷中心的位置設置控制室,距離水泵房、電梯機房、變電站等會出現干擾的位置至少15m,此外,在無潮濕、無用水位置安裝控制室。室內控制設備臺至少需要1.5m操作距離,布置控制臺的過程中,后面大約出現1m范圍的后臺檢修距離,并且不可以被陽光直接照射。如果控制臺具備高于7m的橫向總長度,兩側需要預留1m左右的通道。中央控制室布置的時候合理應用抗靜電活動架,擁有高于20cm的高度。牢靠、垂直、平整的安裝網絡通信設備和中央控制器,允許存在1.5m的垂直偏差[1]。
3.2安裝現場控制器
布置現場控制器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分析維護方式、安裝調試方便性、管理方式以及安裝經濟性。依據機電系統平面來劃分布置方式,操作中需要遠離輸水管道布置現場控制器,避免出現閥門跑水影響控制盤的現象。現場控制安裝過程中需要距離電纜、大電流母線、電機1.5M以上,防止操作中出現電磁干擾。如果安裝控制器的時候不能滿足設計需求,此時需要利用接地和屏蔽技術來進行處理。選擇現場控制器位置的時候盡可能集中,大部分都是在弱電或者機房中,以便于能夠滿足最短距離的原則。
4.1安裝室內溫度傳感器
空調、通風、暖氣中應用室內溫度傳感器,方便調整設定室內溫度值。DDC之間連接溫度傳感器的時候需要滿足實際規范需求,最大限度降低接線誤差。空調、采暖房間中安裝室內溫度傳感器的時候盡可能遠離熱源、門窗以及陽光暴曬的位置。安裝過程中應該及時密封處理導管開口,避免導管吸風引發溫度誤差。利用屏蔽線處理高強度電磁干擾的位置,電源和傳感器需要存在大于150mm的距離。
4.2安裝風管溫度傳感器
空調系統和通風系統中安裝風管溫度傳感器,一般都是應用在測量室外、排風等的溫度中。安裝過程中選擇合理安裝部位的依據為溫度傳感器的長度,風管中首先安裝滿足設計需求的開孔,選擇20mm直徑接線盒和電線管來敷設導線,連接傳感器中應用金屬軟管,利用屏蔽線處理高電磁干擾位置,電源和傳感器導線之間具備大于150mm的距離[2]。
4.3安裝管道溫度傳感器
測量空調系統冷凍水管和冷卻水管的時候應用管道傳感器,連接水管的時候應用管接頭,選擇20mm直徑接線盒和電線管來敷設導線,連接傳感器中應用金屬軟管,密封處理傳感器接線,避免進入水汽。
4.4安裝濕度、溫度傳感器
實際安裝過程中不在陽光直接照射的位置安裝濕度和溫度傳感器,并且也需要原理電磁干擾、強震動區域。室外安裝上述傳感器的時候應該增加防護罩,并且距離出風口、門窗最少2m。
4.5安裝壓差開關
感應空氣壓差、空氣流量和壓力的過程中應用壓差開關。垂直安裝壓差開關的過程中合理應用L型托架進行處理。依據現場情況來確定安裝軟管長度、開孔尺寸;不能反接低壓管和高壓管,需要在方便維修和調試的位置安裝壓差開關在安裝風管保濕層以后合理布置風管壓差開關,在風管直線位置安裝上述開關。選擇20mm直
············徑接線盒和電線管來敷設導線,連接傳感器中應用金屬軟管,一般在距離低于地面0.5m的位置來安裝水管壓差開關[3]。
4.6安裝液體流量開關
管道內部液體流量測量過程中應用液體流量開關,應用在需要保護的并且具備連鎖作用的位置。安裝過程中不可以在門閥、直角彎頭、測流孔等位置安裝流量開關;液體流量開關安裝過程中需要旋緊定位,確保水流方向和葉片范型保持直接,開關上具備一致的水流方向和箭頭方向。選擇20mm直徑接線盒和電線管來敷設液體流量開關導線,連接傳感器中應用金屬軟管,密封處理傳感器接口導線,避免系統中有水汽進入。
4.7建筑設備自動化控制
現代化建筑的關鍵指標就是建設設備自動化水平。現代建筑主要包括供配電、給排水、空調等相關設備。為了滿足上述設備日常生活的實際需求,建設設計過程中需要為使用人員提供健全的管理功能、安全舒適的環境等相關設備,實際上就是建筑設備。依據管理、系統、結構等關系來分析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對智能化建筑進行系統的劃分,利用網絡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來控制智能建筑系統,確保能夠統一管理和監控各子系統,保障可以全面提升智能建筑樓宇控制系統安裝的水平和質量[4]。
綜上,隨著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施工的質量,出現了更多的智能建筑,成為城市化進程發展的基礎。本文在分析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基本特點和概念以后,依據施工規范和相關標準來進行樓宇自控設備的安裝,保證能夠正常發揮所有自動化設備的作用和意義,全面提高系統應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龐晨龍.避免智能建筑智而不能的尷尬——淺談民用建筑中樓宇自控系統的合理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2,(9):97-97.
[2]李占嶺,楊順滿.智能建筑的空調自控化系統的應用研究與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0):2295-2295.
[3]林海燕.淺談智能建筑中空調系統的設計與安裝的常見問題[J].中國房地產業,2012,(7):274.
[4]趙起升,朱靜孫,王平,等.智能建筑中的樓宇自動化設計及其應用[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13,20(3):80-83.
吳捷(1980—),男,安徽潁上人,理科學士,招生就業辦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物理機電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