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中心(350003) 毛行靜
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設置的現狀與思考
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中心(350003)毛行靜
近幾年,我國汽車產銷總體平穩增長,已連續7年蟬聯全球第一,私家車保有量超過1.24億輛,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我國正開始步入汽車社會。得益于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對人才需求的井噴,近年來中等職業學校對開設汽車類專業熱情不減,汽車類專業招生總量不斷提高。專業的快速擴張,雖暫時滿足了行業的用工需求,但也帶來了不少問題。筆者根據近3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生數的統計情況,分析了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設置現狀,以期為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
1.1 在校生數情況
通過查看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籍系統可知,目前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開辦的汽車類專業有6個,分別為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車身修復、汽車美容與裝潢、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汽車制造與檢修、汽車電子技術應用。通過對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全日制在校生情況的統計,匯總得出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在校生數統計表(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開辦汽車類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共81所,在校生總數共22 077人(2013年至2015年分別為7 033人、6 825人、8 219人),開辦汽車類專業的學校平均專業在校生數為272人。受到人口因素的影響,2014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達到近10年來的低谷,但汽車類專業招生數基本與上年持平,2015年汽車類專業招生數比上年增長20.4%,這些數據說明當前汽車類專業招生熱度依然不減,專業發展形勢良好。同時,在6個汽車類專業之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中開設最為普遍,共有67所學校開設,在校生規模達18 107人,占汽車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的82.01%,側面反映了該專業的辦學社會認可度高、吸引力強的特點。在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汽車已逐漸滲透到尋常百姓家的生活之中,對汽車認識度的增加及整個汽車產業鏈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讓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就讀汽車類專業。
1.2 專業分布情況
從專業區域分布情況(表2)分析可知,福建省9個設區市的中等職業學校均設置有汽車類專業,福州地區專業開設學校數最多,達到22所。汽車類專業學生大多在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福建省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就讀,僅福州、泉州、廈門三個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在校生總數就達到了15 376人,占福建省汽車類專業在校生總數的69.65%,其中廈門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平均在校生數最多,達到550人。
通過統計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在校生排名情況(表3)可知,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各地區基本形成了1所~2所汽車類專業強校的布局。在2013年福建省教育廳下發《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通知后,各地教育管理部門逐漸對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進行了調整,工作成效開始顯現。
各地中等職業汽車類專業品牌校的專業實力不斷增強,招生形勢十分喜人,許多學校汽車類專業招生規模已達到專業所容納學生總數的極限。一些學校(如福建工業學校、廈門工商旅游學校、龍巖華僑職業中專學校等)為保證教學質量,特別設置了招生的限制條件,分流報考學生,控制汽車類專業的招生規模。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經費與招生數掛鉤的大政策下,受制學校自身實訓條件和師資力量,“忍痛割肉”實為學校的無奈之舉。
2.1 專業設置盲目
伴隨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的快速擴張,專業設置和建設存在著不少問題。根據學籍系統的數據統計可知,近3年福建省共有184所中等職業學校招收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歷的學生,其中81所學校開設了汽車類專業,專業覆蓋率達到了44.02%,與此同時,汽車類專業年均招生少于30人的學校達到23所之多,占開辦汽車類專業學校的29.40%。眾多學校為保證招生數量,專業設置和建設缺乏規劃統籌,在師資力量、實訓條件、建設經費等方面未達到開辦新專業所具條件的情況下,盲目跟風搶辦所謂“熱門專業”,勢必造成專業辦學水平不高,專業吸引力不足,最終失去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將有眾多學校的汽車類專業遭到“市場”淘汰。

表1 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在校生數

表2 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區域分布情況
2.2 師資力量薄弱
專業師資力量關系著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由于我國高等教育汽車專業起步較晚,專業人才緊缺,加上中等職業學校吸引力不強,人才引進的渠道單一、學歷門檻高,造成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專業教師數量的匱乏。另一方面,許多新引進的教師未經過系統培訓,在實訓技能、教學經驗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推上”講臺,其教學質量可想而知。同時,由于生師比例過高,造成汽車專業教師教學任務重、缺少“沉淀”,阻礙了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專業教師匱乏、教學經驗不足、實訓技能不高是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教師隊伍的3大現狀。
2.3 硬件投入不足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雖然許多學校的汽車實訓設施設備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未改變“起點低、底子薄、基礎弱”的現狀,依靠幾臺報廢汽車撐起整個專業實訓的中等職業學校不在少數。絕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都存在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滯后、實訓設備陳舊、實訓內容過時、設備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同時,學校專業學生數多、實訓工位數少,又影響了汽車專業實訓技能教學有效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的教學對實訓條件要較高,伴隨專業學生數的增長,為保障專業教學質量、滿足學生技能實訓的要求,中等職業學校勢必要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和硬件設施的投入。

表3 2013年至2015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在校生數排名情況
3.1 優化區域專業整體布局
從福州地區多達22所中等職業學校開辦汽車類專業的現狀即可看出,由于“功利化”心態的驅使,眾多學校開辦專業十分盲目。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門進行整體統籌規劃,嚴格審核學校新辦專業的申請,同時督促中等職業學校調整學生規模小、教學質量差的專業。只有嚴控“入口”,優化區域內專業布局,同時加速各校淘汰“僵尸”專業,才能促進專業與產業的對接,推動學校明確辦學定位,促使區域內專業資源重組。
3.2 加速“雙師型”隊伍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類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是提升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加強汽車專業“雙師型”隊伍建設,需要完善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制度,注重是專業教師的技能提升,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類業務培訓,激勵教師“下企業”頂崗實習,重視專業骨干教師培養。改變專業教師匱乏的現狀,還需要各級政府在人才引進方面給予職業學校適當的政策傾斜,同時,學校要適時引導師資過剩專業的教師轉學科、轉專業教學,做到內部“疏導”、內部“消化”,實現師資隊伍的合理配置。
3.3 提升實訓基地建設水平
汽車實訓基地建設是中等職業學校汽車專業內涵建設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要提升汽車專業實訓基地建設水平,需要從基地發展規劃、資金投入、基地管理等方面入手,配置符合學校專業教學實際、符合汽車技術發展的實訓設備,創新實訓基地的管理理念,盡量體現汽車行業特征。同時,積極“引企入校”,聯合共建“生產性”汽車實訓基地,為專業師生在“家門口”創造良好的實訓實習條件。
3.4 深化專業課改教改
課改、教改指的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新技術、新工藝在汽車上的快速應用,要求學校必須加快汽車專業課改、教改的步伐,淘汰陳舊的知識內容和落后的課程結構,通過“項目化”、“模塊化”等方式整合課程教學內容,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等適合汽車專業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