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麗虹
釋放科技潛力推進軍民融合
—— 內蒙古一機集團以軍品核心技術加快實現軍民融合
■ 張麗虹
軍民融合是提高國防能力的重點發展方向,是實現強國強軍相統一的戰略支撐,是“落一子而全盤活”的重大舉措;也是內蒙古一機集團進一步提高制造業能力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
作為軍工企業,內蒙古一機集團清醒地認識到肩負著為國家實施軍民融合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經驗作出示范的重要使命,只有堅持創新驅動,依托軍品核心技術,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才能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形成牢固的軍民融合思想觀念和社會心理,軍民融合才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機集團從頂層設計入手,憑借較強的發展基礎和獨特優勢,通過過硬的軍品核心技術,創新、開發,協同和共贏,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發展格局。
早在80年代,一機集團就根據國家工業發展戰略的整體部署,從頂層設計入手,把軍民融合發展擺在重要位置,科學籌劃,上下聯動,合力推進,提出了“保軍轉民、二次創業”的戰略要求,并瞄準國民經濟發展主要領域和重點項目,充分利用軍工技術優勢,在抽油桿、鐵路車輛方面開發了一系列軍民結合高技術產品,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干民品在這個時期誕生。
——1981年7月,該集團自主研發成功的“大地牌”抽油桿在國內率先獲得美國石油協會API證書,并成為國內油田機具制造品種最多的骨干企業。1985年3月,C62A鐵路敞車宣告誕生,同年被鐵道部確定為國內第一家路外定點生產企業。從此,一機集團相繼自主研發出敞車、罐車、平車、漏斗車、篷車5大系列30多個品種。在工程機械行業,公司憑借雄厚的軍工科研實力充分發揮履帶車輛的制造技術優勢形成了大地牌系列推土機。經過艱苦卓絕的二次創業,公司產品結構得到較好調整。特別是2004年5月18日,北方創業成功上市,公司從此有了運作資本市場的平臺,并充分利用軍品核心技術,不斷增強軍民轉換能力。
——重型汽車發動機曲軸精密鍛造生產線配套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就是一機集團軍民轉換能力建設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5980萬元,該項目2008年1月開工建設,2009年8月投入運行。通過重型汽車曲軸精密鍛件生產線技術改造和配套工程技術改造項目的建設,大大改善了一機集團鍛造生產環境,理順了工藝流程,提高了鍛造生產線的數字化控制和機械化程度,使公司重型汽車曲軸精密鍛造工藝手段基本達到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水平。同時,可兼顧軍品研制、生產需要,增強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并在確保完成軍品任務的同時,充分發揮軍品能力、技術和人員作用,增強軍民轉換能力。
——資產總投資近億元的工程機械軍民兼容技術改造項目是一機集團軍民轉換能力建設的又一項目。此項目軍民兼容項目建設內容多,投資較大,在項目建設中,一機集團充分利用公司現有鑄造、鍛造、沖焊、噴砂噴漆等條件,改擴建零部件機加車間的精密機加工房,新建總裝車間等,并與公司民品科技開發機構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軍民兼容技術改造項目在開發軍民兩用技術方面的作用,推進了軍民融合發展步伐。
幾年間,一機集團統籌布局、整體推進,專業化制造能力和整體水平躍居行業前列,走出一條以軍為本、以車為主、軍民結合、協調發展之路,牢牢把握住了企業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脈搏,加大了軍民轉換能力,為軍民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明確戰略地位,深化重點領域的軍民融合,大力發展軍民融合戰略新興產業。一機集團以國家戰略為先導,激發活力,攻堅克難,以強軍為首要責任,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原則加快推進軍民融合步伐。
從黨的十七大到十八大,中央一再強調要積極探索軍民融合式發展的路子。著力營造良好的軍民融合發展環境。作為國家重點軍工骨干企業,一機集團更加明確戰略地位,加快軍民融合發展,努力推動公司科技創新步伐和產業技術進步。他們牢牢把握國家主導、需求牽引、市場運作相統一原則,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主動跟進,大力開拓軍貿市場和其他相關市場,全面提升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形成軍民融合的發展格局。
——他們以軍品核心為牽引,最大限度發掘軍民融合發展的潛力點、增長點,特別是充分運用在總體、信息、武器、推進、防護等關鍵領域掌握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軍民融合發展能力顯著增強。4×4輕型戰術車就是一機集團軍民融合的又一產品,在總體及關鍵系統設計、匹配上繼承和借鑒8×8、6×6系列輪式裝甲車輛成熟技術,充分體現了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的特征。同時,一機集團吸收、掌握了世界先進的防雷結構技術、材料技術和工藝技術,并且防雷技術也成功在4×4輕型戰術車上得到應用,研制的產品一機集團具有完全知識產權。
目前,一機集團確定了軍民融合產品包括高防護特種車、履帶式特種消防裝備、防暴崗艙產品、防護類產品及配套產品等22項產品。同時,為了進一步對軍民融合產品進行管理,集團公司專門制定了軍民融合產品市場營銷管理辦法,規范了產品研發、生產、質量、營銷、售后等管理流程。今年1-9月,軍民融合業務累計簽訂合同1.58億元,同比增長51.3%,已完成年度目標的2倍以上,形成收入7223萬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高防護特種車、履帶式特種消防裝備及配套產品等為代表的產品,與用戶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軍民融合項目4×4輕型戰術車輛已完成四個型號研制,榮獲“2014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首屆軍轉民大賽亞軍”。特別是4×4特種車自研制成功以來,市場開拓取得了可喜成績。截止2015年11月,4×4特種車國內、國際市場均實現了“零”的突破,累計簽訂190臺份,合同金額2.5億余元。
——履帶式消防車是一機集團2002年與內蒙世紀消防公司共同研發的履帶式消防車,產品已在全國16個省、自治區形成銷售;新研發的輕型履帶式消防車樣車于2014年5月底通過了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的鑒定,具備行業消防局的鑒定驗收條件;自2013年以來,相繼與深圳堅達機械和江蘇卡威專用汽車公司聯合研發了一款新型履帶式渦噴特種消防車;2014年,又為伊春市森林消防成功研發了林業作業車、林業作業指揮車和林業作業備餐車三種車型。
——2015年10月,一機集團申報的軍民融合重點科研項目“特種車輛及其傳動系統智能制造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國家科技部批準建設,標志著一機集團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和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首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彰顯了一機集團在國內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特種車輛及其傳動系統制造領域的技術實力與水平已經進入了國家級團隊行列,填補了內蒙古自治區和兵器集團公司無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空白,并為公司打造軍民融合車輛制造集團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特別是一機集團與宇通客車的合作,該項目利用一機集團的核心技術將多年積累的軍品行星傳動技術運用到民品新能源客車領域,反過來又促進軍品技術的發展,進而保持、鞏固并提高一機集團在國防軍工領域傳操研發、生產基地的地位,是軍民融合、共同發展的又一典型項目。
實踐證明,一機集團以滿足國家和用戶期待、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軍民融合發展,統籌軍民科技資源,研制開發的4×4輕型戰術車和履帶式消防車,就是充分借鑒公司軍品核心技術,拓寬軍民融合的發展之路。尤其是4×4輕型戰術車,更填補了我國防雷輕型戰術車輛領域的技術空白,產品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推動了軍民融合不斷發展。

一機集團深知,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才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F在,他們更加堅定不移走軍民融合發展路子,責任到位、落實到位,不斷挖掘融合式發展潛在的科技資源。雙向流動、滲透兼容,從“軍轉民”到“民轉軍”,實現軍民技術雙向轉移,形成一“融”多“贏”的生動局面。
推動重點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關鍵抓手。公司圍繞軍民品重點項目研制生產工作,在自主創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社會科技資源創新驅動,形成了以總體設計和總裝總成為龍頭、以核心系統和關鍵零部件專業化研制為支撐、以社會化協作配套為依托的科技創新工作體系,促進了軍民融合協調發展。
——2015年7月,由一機集團承擔的國家“863計劃”大功率AT變速器研發課題通過了國家科技部驗收。公司以掌握核心制造技術為根本,充分發揮軍工企業的行業與技術優勢,成功實現了大功率AT變速器的項目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現代交通技術領域的空白,徹底解決了我國汽車行業重型卡車和高端商用車大功率自動變速器產業化自主研發的技術瓶頸。寓軍于民,軍民融合,形成了一機集團獨特的軍工融合特色,同時,也為促進中國汽車工業高技術產品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這些年,為加快軍用技術成果轉化,一機集團繼續豐富融合形式,以產學研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不斷抓住有利機遇,瞄準民用領域需求,拓展融合范圍,催生新技術、孵化新產品。
——高鐵動車組轉向架抗側滾扭桿裝置研制成功,也是充分利用了公司多年來扭力軸設計、制造的軍工獨有技術,是軍民融合技術運用的又一成功典范。
一機集團結合多年來積累的履帶裝甲車輛高強度扭桿彈簧的研究和生產技術優勢,對動車組轉向架抗側滾扭桿裝置開展自主化研究,先后攻克了原材料國產化、高精度熱處理、超長桿精密加工、表面強化等關鍵技術,并通過了高鐵動車組主機廠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長春軌道客車有限公司供方生產能力考察和首件鑒定。
目前,一機集團研制生產的高鐵動車組轉向架抗側滾扭桿裝置已經實現了與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同步研發,并實現小批量銷售。隨著我國高鐵行業的快速發展并逐步走向世界,抗側滾扭桿裝置將會成為一機集團又一新的經濟增長點。
“大功率AT變速器”研發以及“抗側滾扭桿裝置”的研制成功,標志著一機集團利用核心技術優勢,抓住了軍民融合的關鍵,為軍民融合協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一機集團通過不斷健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體制機制,整合利用軍工核心技術,積極探索創新軍轉民項目市場化反哺回饋機制,寓軍于民,軍民融合,民品技術反哺軍工建造技術,促進軍民技術的雙向轉移。
——一機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大量應用了民品技術作為支撐,致力于無人控制方面的相關技術研究。2011年,開始研究地面無人車輛,主要有4×4“野?!睙o人車、6×6運輸保障無人車、重型履帶無人車輛。
2014年9月,總裝備部舉辦了“跨越險阻2014”首屆地面無人平臺挑戰賽,在比賽中,一機集團研制生產4×4“野?!睙o人車,順利完成戰場環境和越野環境正負障礙檢測等功能;越野能力強,有利地推動了越野環境地面無人平臺技術發展。
——在某軍品系列車型研制過程中,大量應用了民品技術作為支撐,制動、轉向系統等全部采用了重型卡車的成熟技術,僅根據裝備自身特點和軍品的特殊需要,進行了局部適應改進,也是某軍品系列能在短時間內研制成功的重要基礎;在新車型研制過程中還擴大了軍民融合的合作領域,利用民品在電子導航、信息集成、遠程觀察等領域的優勢,拓展了車輛功能,贏得了客戶的好評,并成為外貿車型的標準配置。同時,他們利用民品成熟的醫療設備與裝甲車輛相結合,開發出了可滿足戰場應急救護的輪式裝甲醫療救護車,可在戰場進行輸血、輸氧、外科手術、各項身體參數檢查等,極大地提高了士兵戰場生存能力,提高了作戰效率,同時,也為某產品車族化發展增添了重要一員。
不僅如此,一機集團還緊緊依托公司雄厚的軍工科研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履帶車輛的制造技術優勢,大力加強與解放軍總裝備部溝通聯系,先后通過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和武器裝備承制資格單位審查認證,成為了“全軍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的認證用戶。同時,公司積極參與軍方科研項目,不斷開發高防護型推土機和配置多種作業機具的推土機,能夠滿足軍方的非戰爭應急動員及搶險救援,如:防砸、防彈、防爆、防有害氣體、防輻射等特殊防護需求,為軍民融合提供高可靠性的工程機械產品。
一機集團始終堅持將軍民融合發展思路與公司長遠發展戰略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堅持走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并以軍民品市場為導向,發揮軍工核心技術在科研生產的既有優勢,揚長避短,加快軍用技術成果相互轉化,互相融合,實現了軍民技術雙向轉移,有力推動了軍民融合協調發展。
一機集團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原則推進軍民融合,以市場、技術雙重驅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挖掘融合式發展潛在科技資源,深化重點領域的軍民融合,大力發展軍民融合戰略新興產業。在實踐中,以國有企業的堅定意志和使命擔當,義不容辭地肩負起支撐國防軍隊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服務企業發展的光榮職責。

(作者單位:內蒙古一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