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鑄今,劉廣東,潘 登
(1.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2.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3.大連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
遼西朝陽地區林果合作社發展創新路徑
——以興旺林果合作社為例
滿鑄今1,劉廣東2,潘 登3
(1.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2.大連海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3.大連海洋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以興旺林果合作社為例,分析了遼西朝陽地區林果合作社發展情況及制約因素,從拓寬經營范圍,發揮優勢,打造四季旅游新村,建設民俗文化的旅游新農村;依靠科技,努力培養新型農民,創名優品牌,打響品牌戰略;建立嚴密的組織體系,實現真正的企業化管理;拓寬融資渠道,建立自己農業協會信用社等方面提出了林果合作社創新發展路徑。
農民專業合作社;品牌;企業化管理;融資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國農村蓬勃發展。林果合作社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合作社的一種,主要進行果樹栽培、水果采摘、果品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1]。林果合作社在遼西朝陽地區發展較快,是組織農民進行集約生產的比較實用的組織形式,促進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保持林果專業合作的可持續發展,破解發展瓶頸仍是當前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筆者以興旺林果合作社為例,分析林果合作社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尋求解決路徑,以便舉一反三,促進遼西朝陽地區林果產業的發展。
朝陽市龍城區燕山湖興旺果樹專業合作社位于遼寧西部景色秀麗的燕山湖畔,于2011年12月12日成立,注冊資金100萬元。其所在地大板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513戶農戶,村民1 890人。從成立初期的5戶發展到現有社員105戶。興旺林業合作社成員出資情況見表1[2]。
表1 興旺林業合作社成員出資情況
Table 1 Contributive situation of members in Xingwang Forestry Cooperative

出資方式Waysofcontributinginvestment社員人數Numberofmembers入股金額Investmentamount萬元出資比例Ratioofinvestments%成員類型Membertype貨幣Currency183.33383.333非農民21010農民 26.6666.667農民 240.2400.240農民 土地Land76農民
目前合作社擁有耕地面積371.20 hm2,林地面積645.67 hm2,耕地中72%為山坡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早期建設的基礎設施多數已經廢棄。大板村是一個以農業種植為主導的村莊,擁有果業生產基地66.67 hm2,已種植蘋果7.00 hm2,1.5萬株;梨6.53 hm2,1.4萬株;水蜜桃6.87 hm2,0.5萬株;葡萄14.67 hm2,3.4萬株;杏6.33 hm2,1.4萬株;紅楓20.00 hm2,7.0萬株;櫻桃5.27 hm2,1.3萬株。合作社依托本地人力和自然資源,以發展林果種植為主業,提高果品質量,尤其是切實為社員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服務,創造出自己的品牌,不斷增產增收,真正地給社員帶來實惠。
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動,農產品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興旺林果合作社發展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一些困難和問題突顯出來[3]。
2.1 管理人才缺乏,困擾林果合作社發展 農業專業合作社持續健康的最大制約因素就是管理人才缺乏[4-6]。興旺林果合作社也正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合作社社員235人,沒有大專以上學歷,更沒有懂種植技術和專業管理業務的復合性人才。合作社管理者的業務素質不是很高,只憑經驗來管理,缺乏前瞻性和洞察性,對市場的變化缺乏縝密的分析,營銷理念和手段落后,知識結構已經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
2.2 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企業化管理機制,社員思想觀念陳舊,合作意識淡薄 建立完善的企業化管理機制是現代化農業經營組織發展的基礎。合作社運作一定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用人制度,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和規劃,指導農民的生產,擇選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樹種,提升栽培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完善管理流程[7-9]。在農資采購上,根據社員的實際需求,應做到集中統一從廠家采購,降低合作社社員生產成本;在促進農產品銷售上,合作社要選用擅長市場營銷的社員,統一管理,統一定價,統一銷售。目前興旺合作社還遠遠未達到準現代的合作運營要求,有些社員并不了解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優點和特點,小農思想很濃,觀念守舊,目標不夠統一,合作意識不強,情愿出外打工,甚至放棄自身農業的發展機會,所以合作形式多于實質。
2.3 沒有把控與市場準確對接的能力,銷售渠道不暢通,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 興旺林果合作社目前主要農產品有葡萄、金玲大棗、水蜜桃、南國梨、大櫻桃等,2015年該合作社葡萄(巨峰、紅提、冰葡萄)產量超過8萬kg,按均價4.1元/kg批發給果蔬批發商,收入為16.3萬元,生產費用(人工、水電、農家肥和有機肥、農藥)7.6萬元,凈利潤8.5萬元;金玲大棗年產1 500 kg,按8.0元/kg的單價批發售出,收入1.2萬元,剔除各種費用,凈利潤0.8萬元;水蜜桃產量近5 000 kg,由于成熟時間過快,難以儲藏,一般采取零售或向鄉村旅游者提供采摘銷售,價格雖高,但浪費嚴重,利潤僅0.9萬元。從興旺林果合作社的銷售狀況看,存在以下問題:①合作社果木整體還沒進入豐產期,很多果木還處在幼苗培育期,銷售就已經面臨被動的局面,雖建有冷庫,但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影響銷售的控制,進而影響價格的控制。②合作社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沒有設計自己的果品包裝,缺乏水果市場的識別度,很難得到地區消費者的認可。③大部分利潤被農產品經銷商賺走,主要由于農戶市場信息閉塞,不能及時了解城市市場價格的變動,不能準確與市場對接,合作社由于實力不夠,銷售渠道單一,缺少長期的客戶,更缺少大客戶。主要原因還是合作社沒有樹立起自己的品牌,難以實現農超對接,直接面向消費者。
2.4 資金不足,合作社發展動力后勁不夠 資金問題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興旺林果合作社大部分林地是由荒地開發形成的,建設初期基礎建設基本為零,平整山地、修路、修儲水池、購買水泵、引電上山等,消耗了合作社大量的資金。另外,政府的農業補貼也遠遠不夠。資金不足,導致興旺林果合作社發展后勁不夠。
由于宏觀農業深層次的調整不到位等復雜的經濟原因,面對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陷入困境。林果合作社必須明確方向,朝著專業化、機械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要與其他專業合作社聯合,提高合作社的規模和實力,抵御風險。針對經濟形勢的新變化,興旺林果合作社應該從自身的組織機構、種植技術、農產品流通形式以及相關的業務范圍等方面下功夫,采取創新的手段和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3.1 拓寬經營范圍,發揮優勢,打造四季旅游新村,建設民俗文化的旅游新農村 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田間到餐桌,從城市到鄉村休閑旅游,直接面對市場,舍棄中間環節,才能獲取最大的收益,才能占據主動。興旺林果合作社地處風景優美的燕山湖畔,應該依托本地人力和自然資源,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農業觀光項目,拓展盈利范圍。家庭農場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吸引游客進入農家和林區體驗農耕,采摘野菜和應季水果;可以沿葡萄廊道、林蔭石板路步行賞景,山脊觀光;也可以自己做飯,盡情體驗農家生活。
可引進特殊的適合北方的觀賞林種,譬如紅楓,形成遼西特有的彩色植物景觀林。紅楓(秋火焰)具有良好的抗寒性、抗旱性,生長速度快和穩定的變色性等特點,非常適合在北方園林種植。要不斷擴大其育苗基地建設,培育、種植面積不少于133.33 hm2,使該樹種在遼西大范圍推廣。
合作社后山有66.67 hm2國有林地,可以承租下來,將其全部改造成小管滴流,播種菌種,種植藥材,定時噴淋,林下種植經濟作物,開發林下采摘項目。龍城區屬低山丘陵地帶,有宜林荒山 3 666.67 hm2,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2 666.67 hm2,可以用來發展林果業。朝陽地處40°35′~42°21′N,海拔220~500 m,土壤屬于褐土類發育的棕壤土、草甸土和沙壤土,土層 200 cm 以上,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適宜葡萄、梨、杏、桃等水果樹種或觀賞樹種生長,并已在當地及周邊地區形成一定種植規模。應充分發揮林地優勢,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把大板村打造成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大板新村”,讓村莊成為極富特色的旅游景點,讓所有村民都參與到旅游景區的經營中,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改善村民生活,造福當地農民。
3.2 依靠科技,努力培養新型農民,創名優品牌,打響品牌戰略 林果合作社的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農業科技和農民自身。朝陽是農業大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 70.3%,農村實有勞動力 140.4 萬。龍城區總人口21.0萬,其中農業人口 15.0 萬,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興旺林果合作社與朝陽農業科學院建立了長期密切合作的關系,具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興旺林果合作社應充分利用朝陽市農業科學院的大力支持,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邀請農業專家實地講授,對產前的剪枝、授粉、蔬果等進行手把手教學;對產中的施肥、打藥、病蟲害防治,進行面對面指導;并講授產后果品儲藏、運輸保管和銷售等應采取的具體措施。通過這一系列切實可行的培訓工作,能夠增強合作社社員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把徘徊在外的農民吸引到合作社里來,為推動當地林果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促進了新農村建設。
興旺林果合作社還將在未來幾年里繼續依靠科技力量和技術部門的指導來實現穩步發展。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發展果品深加工業務,發展林下種植,注冊自己的果品商標,創建并打響自己的品牌,擴展盈利空間。
3.3 建立嚴密的組織體系,實現真正的企業化管理 興旺林果合作社應建立嚴密的組織體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現統一化管理[10]。更加合理、嚴格地把握采購、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統一要求,統一技術管理模式,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營銷。將品牌意識作為穩步發展的基礎,將品牌質量始終貫穿在果品選種、培育、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包裝、貯存、銷售整個生產和采集銷售過程中各個環節,帶動合作社成員戶建立品牌意識。興旺林果合作社還可以利用自己建設的2座Φ9 m×7 m蓄水池、3座Φ7 m×7 m 蓄水池,11 822 m供水管路、5套水泵等供水設備,成為當地的農村水利專業戶,把整個灌溉系統承包下來,進行田間渠道管理,在綠植區全部敷設小管滴流節水灌溉設施。
3.4 拓寬融資渠道,建立自己農業協會信用社 興旺林果合作社要謀求更大的發展,離不開資金投入。合作社資金來源一般由自籌資金(股份投入)、銀行貸款(信貸社)和政府財政撥款注入扶持資金等。興旺林果合作社籌融資渠道、成本和難度對比分析見表2。
表2 興旺林果合作社籌融資渠道、成本和難度對比分析
Table 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nancing channels,costs and difficulties of Xingwang Forestry Cooperative

籌融資渠道Financingchannels資金成本Financingcost∥%難度Difficulty農業銀行Agriculturalbank1.07容易農村信用社Ruralcreditcooperatives1.08容易農民自籌Farmersraiseindependently—難 政府扶持貸款Governmentsupportloan—高難
目前,興旺林果合作社通過農民入股募集資金十分有限,銀行和信用社貸款成本比較高,政府財政撥款注入的扶持資金也很有限并且高難。建議借鑒日本農協的做法,由農業協會自辦信用社,有余錢的社員可以將自己暫時不用的錢存入該信用社,需要資金的社員可以從該信用社獲得貸款。當然,存貸款資金都是有利息的,社員通過信用社調劑資金余缺。另外,社員還可以通過企業預付農產品收購款等方法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發展林果經濟,重點加強科技推廣[11]。目前,大多數林果專業合作社都是向規模化種植生產發展,形成種植園形式。興旺林果合作社應依托基地建設,探索“林果采摘+旅游觀光+教育體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林果基地,本著“服務會員,致富會員”的新思路,擴大基地建設,為社員服務,實現共同富裕。
[1] 袁福明,趙秀霞.林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規范發展[J].中國林業,2012(6):55.
[2] 羅然然.農村信用社股份化改革對社員農戶福利的影響[J].西南金融,2011(5):1-3.
[3] 伊藤順一,包宗順,蘇群.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濟效果分析:以南京市西瓜合作社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2011(5):1-13.
[4] 張曙霞.借鑒國際經驗 推動農村人才培養:農村實用人才資源開發經驗與調查方案研究[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3-08-07(003).
[5] 王東.農村發達地區人才集聚問題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9.
[6] BARBARA L,IRMA P S.Demographic vitality and human resources as important factors for rural areas development[J].Glasnik srpskog geografskog drustva,2007,87(2):103-114.
[7] 韓淑明.山東省濰坊市農村合作社經濟組織發展狀況考察[J].中國農村經濟,2007(8):56-63.
[8] 徐龍志,包忠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優化:內部治理及行為激勵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2012(1):112-116.
[9] 謝志忠.農村信用社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障礙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20-24.
[10] 張立輝,張恩和,陳秉譜.企業化管理村莊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7,30(4):1-4.
[11] 李尚勇.淺談如何在新農村中開展林果技術服務[J].湖北林業科技,2011(1):44-56.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Path of Forestry Cooperatives in the Chaoyang Area,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Taking Xingwang Forestry Cooperative as an Example
MAN Zhu-jin1, LIU Guang-dong2, PAN Deng3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2.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00)
Taking Xingwang Forestry Cooperative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of forestry cooperatives in the Chaoyang area,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forestry cooperatives were proposed from several aspects: broadening scope of business to create four seasons tourism village and folk culture tourism village; relaying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ultivate new farmers and create famous brands; establishing strict organization system to achieve re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broadening the financing channels, establishing their own agricult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Farmer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Br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Financing
滿鑄今(1990- ),女,遼寧鞍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村區域發展、“三農”問題。
2016-08-29
S-9
A
0517-6611(2016)29-02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