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手段一:小恩小惠忽悠老年人
不難發現,很多保健食品推銷商看中了有些老人生活節儉、愛貪小便宜的心理,推銷保健食品首先從小恩小惠入手,然后達到推銷價格不菲的保健食品之目的。比如有一家標有“某某夕陽紅老年保健基金會”的廣告宣傳單,上面寫著:每天上午在某某大酒店舉辦老年愛心講座,憑身份證60歲以上者可免費領取草雞蛋5只,并由專家舉辦健康講座;連續3天參加者,可享受酒店中午免費享受高級酒會一次;連續5天參加者,可免費參加兩天一夜旅游一次;期間,還為參與者提供一次免費體檢。
果然,參加者每天領到了草雞蛋,得到了一次免費體檢,并享受了高級酒會和旅游的“免費大餐”。
可是,這“免費大餐”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是參與講座老年人腳下蓋著蓋子的“陷阱”。因為在享受“免費大餐”的過程中,其真正目的是推銷高價保健食品,而幕后推手則是穿著白大褂的所謂“專家”,其實這些人大都是推銷員,通過“免費大餐”過程中的“洗腦”,使老年人自覺或不自覺地購買各種保健食品。

手段二:親情牌擊中老年人
有的獨居老人,平時感到十分寂寞。聽說有免費保健講座就去盲目參加,回來還會得到了主辦方贈送的禮品,主辦方說,這種禮品是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新產品,吃了能夠強身健體,延緩衰老。
更令老人們感動的是,每天會有人打電話詢問身體情況。老人們不會相信這樣的好人會騙自己,即使推銷產品賺點錢,也是應該的。“親情牌”擊中了。
其實老年人購買的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而是保健食品。
老年人:別輕信廣告和陌生人
保健食品“坑爹”除了老年人認知能力相對低下,經不起經銷商花言巧語以及種種攻關手段之外,老年人缺少親情關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很多獨居的老年人由于缺少與人交流,加上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往往會在寂寞之中尋求親情安慰。同時,想方設法尋找治病方法,因此各種“關心”和所謂的治病秘方、偏方,都會成為老年人的“良方”,而有些保健食品經銷商就是利用了老年人的這些軟肋設置“陷阱”,使老年人心甘情愿掏錢購買保健食品,有些老年人甚至達到如癡如醉的地步,成天泡在經銷商推銷場所,以尋求老年人相聚的樂趣和經銷商發給的“福利”,最終成為保健食品的“俘虜”。
有鑒于此,心理學專家告訴人們,獨居的空巢老人不但生活上需要家人的照顧,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得到慰藉。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由于大多數的子女工作忙,也有的子女要照顧自己的下一代或第三代,很少“常回家看看”。其實,作為家人,應該在生活及精神層面上多關心老人,而不是只顧著給他們提供物質的滿足。老年人自己也應自立自強,多參加社會活動,不輕信廣告宣傳和陌生人的話,以免上當受騙而掉入盲目大量購買保健食品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