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月
摘 要: 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一個有著深厚讀書底蘊的人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書香,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已經是非常注重的問題,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升華。閱讀的方式多樣,閱讀的方面眾多,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通過多樣化的閱讀讓孩子的感悟在閱讀中得到更好的延伸,多樣閱讀更能把閱讀更好地運用于寫作中,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關鍵詞: 閱讀方法 自主合作 創新寫作 信息交流
用戰略的眼光看,今天的少年兒童就是二十一世紀經濟建設的生產軍,決定著祖國的榮辱興衰。二十一世紀是高科技的信息時代,需要高素質地培養創新型人才,培養這樣的人才,光靠課內閱讀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大量地進行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這是適應新時代的目標、要求,然而在實習期間我發現小學生除了課外知識有所欠缺之外,閱讀技能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那么如何讓學生正確地進行課外閱讀呢?西方學者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就是說,學生需要知識,更需要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方法。“授人以魚,只提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無窮?!边@個古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當今信息社會,一些實用性的閱讀技能越來越重要。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掌握這種高效而實用的閱讀技能與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浩瀚的書海中有所選擇,有所吸收。因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自主閱讀,搜集信息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使人們認識到“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們視野開闊,觀念得到更新,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范圍開始不局限于教科書、課外書、報紙、雜志等都是學習語言的來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著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搜集信息,以便他們能隨時隨地掌握最新的知識,吸收最新鮮的語言。這樣就為學生自己學會讀書,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學會方法,然后養成習慣,自覺地把讀書當成一種興趣,學會去粗取精,淘沙見金。
書本與生活是緊緊相連的,生活是一本百科全書,是知識的源泉。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力引導學生睜開雙眼,用心感受生活,要他們“兩耳多聞窗外事,一心要讀有用書”,多從生活中吸收有用的信息充實,開發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開闊心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大到時事政治,如兩會的召開、申奧活動、世界杯等,小到家庭生活、社區活動、校園生活,都要學生學會觀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學會體味、比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見解。因此,生活可以說是學生更廣闊的課堂。
二、合作交流,共享信息
未來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但也是相互合作的社會。沒有團結的群體,相互學習的精神,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好一件事的,所以要提倡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書本,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教師可以用課堂上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即:(1)讀,內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詞句加點畫線;(4)摘,摘抄好詞佳句;(5)想,讀后思考所想所得。當學生用老師教給的方法閱讀完一篇課外讀物時,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的效果反饋信息,我們可以采取交流展示的方法,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的看到的奇人怪事、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等說出來;其次,可以不定期地搞一兩次書面交流活動,比如講好詞佳句做成讀書筆記,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介紹名作家、名作品及讀書方法或讀書心得。這樣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知識、經驗,說說解決問題的心得,最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一系列的交流中可以得到更為鮮活的語言,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學生通過合作閱讀,積累大量語言材料,感受著,體驗著。不用說教,他們便可以從中感悟到夠咀嚼一輩子的東西?!芭c君談一夕,勝讀十年書”,這就是教育的本意,教育的真諦。
三、體會創新,加工信息
除了學會自主搜集、學會合作探究外,還應該學會創新。江澤民同志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重點之一,這是21世紀教育的時代特征。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但創新需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而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從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滲透在小學學習的各方面,如美術需要學生想象,才能畫出美麗的圖畫;學生寫作是一個想象的過程;同樣,課外閱讀也需要想象,在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對文章中的情節進行想象,課后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的情節進行續寫,這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
豐富的想象是創新的翅膀,無論是再造想象還是創造想象,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都是十分有益的。
在閱讀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或是從中受到啟發,引起共鳴,引起思考,這時會情動心動,欲有感而發,這就是要引導學生把這些信息、思維、想法加工、創造,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
總之,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而課外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和諧發展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得的事,但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齊心協力,讓學生以書為友,步入成功是每個家長、教師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