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慶+劉生瑛



無論是組隊還是日常訓練,運動員的興趣始終是整個課余訓練過程中最主要的因素,特別是對于中小學運動員來講,由易到難變換多種練習方式,慢慢增加難度,讓他們時刻保持著動力,尤其是組合練習都要使孩子感到有興趣,使其以持久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訓練中,直接關系到訓練效果和運動隊的發展成效。因此,作為一線的帶隊教師,平時必須重視由易到難變換多種有效練習方式來激發和提高運動員訓練的有效性。在此,筆者總結了下述一系列由易到難的傳接球練習方法以與大家共享。
一、純技術練習方法
練習一:主要針對初學者的練習,兩人一組互相對傳,不斷變換距離來掌握不同速度及力度的傳接球。
傳球要點:傳球者兩腿彎曲、抬頭注視接球者,使傳出去的球為地滾球、方向正且有一定的速度。
接球要點:注視傳球者的舉動,判斷來球,合理迎球,防止腳底漏球。
練習二:三人一組跑動傳接球練習,B傳球給C,然后右側追球跑動到C身后,C接球后回傳給A,在追求跑動到A身后,以此類推。
易犯錯誤:傳球時低頭,傳出去的球方向不正;傳球后不跑動;接球隊員不能正確判斷腳底漏球。
糾正方法:糾正腳法,在傳球中間設置一個小門,隊員互相提醒。
練習三:迎球跑動傳球,兩人一組相距15米,A傳球給B,B跑上去迎球并傳還給A,并回撤到原位,A接球后再將球向B的另一側傳出,B也像前面A一樣跑上去迎球并回還給A,依次循環。
練習四:后退中踢球,兩人一組相距15米,A傳球給后退中的B,然而馬上后退跑,B在后退中接球并回傳給后退中的A,依次循環。
練習五:三人一組,成一條線,長傳結合,短傳練習,B傳球給C后跑向C,C接球后及時回傳球給跑動中的B并迎上接B的回傳球,B傳球后落位于C的位置,C再次接球后將球長傳給A,重復B、C動作,依次循環。
二、技術向能力轉換練習——更接近比賽的練習
這組練習傳球隊員應該思考這么一個問題,什么時候傳,怎么傳任何練習都應該體現“練為戰”的思想。
練習五:五人三角形傳球,A傳球給D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D接球后傳給B,跑向B,并落位于B處;B接球后傳給跑上來的A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A接球后傳給C跑向C并落位于C處;C接球后傳給跑上來的B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C接球后傳給A,跑向A,并落位于A處,依次循環。
注:根據隊員傳球熟練程度,三角形區域內可設防一名或兩名防守隊員加對抗增加傳球難度,傳球失誤攻防交換可大大提高練習興趣。
練習六:同練習五,增添兩人成七人三角形傳兩個球練習。
練習七:同練習五,增添四人成九人三角形傳三個球練習。
練習八:六人四角菱形傳球練習,A傳球給E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E接球后傳給B跑向B并落位于B處;B接球后傳給跑上來的A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A接球后傳給C跑向C并落位于C處;C接球后傳給跑上來的B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B接球后傳給D,跑向D,并落位于D處;D接球后傳給跑上來的C后跟隨球跑向三角形區域等待接球,C接球后傳給A,并跑向A,并落位于A處依次循環。
練習九:同練習八,增添兩人成八人四角菱形傳兩個球練習。
練習十:同練習八,增添四人成十人四角菱形傳三個球練習。
練習十一:同練習八,增添六人成十二人四角菱形傳四個球練習。
注:根據隊員傳球熟練程度,四角菱形區域內可設防一名、兩名、三名防守隊員增加傳球難度,傳球失誤攻防交換可大大提高練習興趣。
練習十二:八打四加對抗,場內隊員利用場外隊員盡量擴大場區形成菱形區域,機動靈活有選擇地傳球控球練習。
注:B、C隊員在規定區域內4對4對抗傳接球,當不能有效傳接球時,有效地利用場外A隊員,外傳擴大場區,再尋“戰機”,當傳球失誤或被防守搶斷成功,B、C隊員攻防及時轉換。
參考文獻:
[1]余長平.對校園足球傳接球技術訓練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
[2]吳偉.足球教學中對學生快速傳接球的培養[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