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白光煒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主任
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才能保證臺海安全與地區和平穩定
作者丨白光煒 軍事科學院臺海軍事研究中心主任

承認“九二共識” 兩岸才能和平穩定發展
臺灣地區新任領導人“5·20”“就職講話”,看似有調整,但固有立場基調未變,充滿政治陷阱,關鍵問題在于對兩岸關系性質仍然采取模糊回避態度,既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也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就職講話”將兩岸關系包裹在區域安全里論述,強調“兩岸關系,也成為建構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的重要一環”,體現了其一貫堅持的“從國際走向中國”的錯誤思維方式,罔顧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試圖降低兩岸關系位階、提升臺灣政治地位,企圖在區域安全中充當美日棋子、尋求戰略支撐,其以拖待變、以變求存的心態暴露無遺。講話企圖將臺灣包裝成“和平的堅定維護者”,但實現路徑卻是以內部共識“形成一致對外的立場”,顯然這個“外”包括了大陸,甚至可以說主要是指大陸,屬于典型的“高唱和平論調、暗含對抗思維”的兩面人嘴臉。從國際和地區視角看待兩岸關系,暗含的政治企圖依舊是“兩岸問題國際化”,旨在將兩岸問題跳脫一中框架,妄想在地區乃至國際層面借助所謂“盟友”對抗大陸。如果以“從國際到兩岸”思維為基礎提出的具體政策,必然以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為前提,不僅為其日后政策轉圜隱藏了伏筆,也為臺海安全穩定與地區和平埋下了“定時炸彈”。
那么,臺海安全穩定與地區和平怎樣才能實現?如果有人認為,把兩岸關系變成“兩國關系”,臺灣就可以通過加入國家間的集體安全體系而得到外部勢力的保護,臺海地區安全穩定就有了保證,那就大錯特錯了!從歷史和現實情況看,實現臺海安全穩定與地區和平的路徑,不是臺灣加入所謂的“區域和平與集體安全機制”,也不是等待外援改變亞太區域安全形勢,而是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只有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系就能穩定發展,臺海形勢就能和平安寧,地區局勢穩定就有保證;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和臺海局勢就會緊張動蕩,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就得不到保證。
我們維護亞太和平穩定的態度是明確的,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也是一貫的、不變的。對于臺當局未來動向,我們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不光看其嘴上是不是喊“臺獨”,更要看其是否推動所謂“國家正常化”;不僅看其舉動是不是“柔”,更重要的是看其舉動實質是不是“獨”。臺灣當局新任領導人不能本末倒置、顛倒黑白,更不能心存僥幸、錯打算盤,必須在兩岸關系性質這個根本性問題上做出明確回答。只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核心意涵,臺海安全穩定與地區和平才能保證,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同胞和臺灣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黨派和團體一道,努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維護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