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專訪黑龍江省委巡視組原副廳級巡視專員李克軍"/>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采訪_ 本刊記者 化定興(發自黑龍江哈爾濱)
一位原縣委書記眼中的官場邏輯
——本刊專訪黑龍江省委巡視組原副廳級巡視專員李克軍
采訪_ 本刊記者 化定興(發自黑龍江哈爾濱)

李克軍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人對官場的印象并不好,形成了“刻板成見”,層出不窮的腐敗更是讓官場屢屢蒙羞。作為官場中人,黑龍江省委巡視組原副廳級巡視專員李克軍擔任過縣委書記,并不避諱官場的種種問題,而是將自己的經驗、調研客觀真實地記錄下來,形成了《縣委書記們的主政謀略》一書。這本書成為外界了解官場、了解縣域治理的窗口。近日,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就一系列官場話題采訪了李克軍(以下簡稱“李”)。
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郡縣治,天下安。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是我們黨在縣域治國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您說過,縣級干部處在黨和國家各項決策運行的“終點站”、各種社會矛盾的交織點,責任重大。那么,縣委書記的重要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李:人們常常把縣委書記叫做“一把手”“縣太爺”“父母官”。盡管這些稱謂不盡準確,但可以看出他們的位置特別重要,責任特別重大。
在黨的領導和國家治理的鏈條中,縣委書記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部位。縣,是國家宏觀管理與微觀治理的結合部、城市與鄉村的交匯點、各項工作的第一線。作為縣級四大“班頭兒”之首的縣委書記,責任和權力都遠遠大于其他同級干部。他們主政能力的高低,對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優勢可以用“通天接地”來形容:能看到中央發出的大部分文件,有機會到中央黨校接受培訓;有條件與基層干部群眾打交道,及時為百姓排憂解難。
縣委書記是本地執政團隊的帶頭人。縣鄉村干部的精神狀態、工作績效如何,往往與縣委書記能否發揮示范作用、是否善于統帶班子和隊伍緊密相關。
縣委書記是本地社會治理的第一責任人。他們是否注重依法遵規辦事,是否尊重民眾的意愿和權利,是否善于化解社會矛盾,不但關系到本地的社會治安情況,而且關系到我黨的地位。
談到縣委書記的地位和作用,我覺得還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不能簡單地說縣委書記的權力太大了。他們權力的覆蓋面和非規范施政的空間確實很大,甚至可以說,只要有膽量,縣委書記想辦的事,沒有辦不成的。但是,相對于他們所擔負的責任,法律和政策所賦予的合法權力又太小了。所以,即使維持正常的工作運轉,他們也不得不經常在法律和政策的邊緣搞變通,“走鋼絲”。二是縣委書記的地位和作用過于突出,并不符合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要求。如果一個地方的興衰系于一人,那說明這里的民主、法治力量十分孱弱,無論暫時的治理績效如何顯赫,都可能存在諸多隱患。所以,按照權責對應的原則,加快領導體制改革的步伐,是擺在我們面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記:2015年,您出版了《縣委書記們的主攻謀略》一書,出書的初衷是什么?有哪些特色?
李:過去在第一線工作,很少動筆寫東西。到巡視組工作后,一度比較清閑,便開始看點書,搞點社會調查,寫點東西,算作業余愛好吧。當然,也有點社會責任感。我覺得,有關縣委書記的文件、文章和書籍,多數存在道德至上、完美主義和過分倚重“文本演繹”的傾向。即高調闡述“應該怎么做”,很少顧及在現實條件下“可能怎么做”,更沒有深入考察多數縣委書記們“正在怎么做”和為什么“只能這么做”。實際上,縣級權力運行的實踐,與文本敘述差異很大。那么,對縣委書記們千差萬別的思想、行為及其背后的官場邏輯進行實證研究,無疑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從2008年年底開始,斷斷續續地用四年時間,寫成了這本書。
這本書在體裁上有些不倫不類,把它算作紀實型政治研究著作或政治研究型的長篇調查報告,似乎都可以。大體上有四個特點:一是以田野調查為依據。本人直接訪談的只有20人左右,但加上自身經歷過的事情和通過查閱資料所獲取的案例,共涉及100多位縣委書記。二是比較大膽地觸及到“敏感部位”。如關系運營、跑要資金、收受禮金、“維穩”手段等等。三是對縣委書記們的多數行為,不搞簡單的褒揚或貶斥,避免“天使化”和“妖魔化”兩種傾向,力求客觀地敘說和解讀這個特殊群體的多面性和復雜性。四是對縣級權力運行背后的體制性因素進行力所能及的分析,并就如何通過深化領導體制改革優化政治生態,規范縣委書記的權力運行提出建議。書中結語部分,依據十八大精神,借鑒學者研究成果,就縣政綜合改革的方向、原則和框架性方案提出了初步設想。
記:一提起官場,有的人就覺得烏煙瘴氣,沒什么好印象。但讀您的書并沒有這樣的感覺,是什么原因讓大家對官場產生了成見?
李:實際上,我這本書中反映官場陰暗面的案例并不少,但是我一向不贊成對縣委書記“污名化”,不贊成把理性批判弄成“暴露文學”,所以,本書可能給人以溫和、平實的感覺。
一些人對官場看法不好,我認為首先是因為古今官場確實存在著一些卑鄙齷齪的東西。近年來打“虎”拍“蠅”過程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案件令人觸目驚心,“窩案”“串案”頻繁出現,使人覺得“洪洞縣里沒好人”。其次是因為思想宣傳和輿論引導上的“高調門”與公眾看到的現實反差太大。一些地方“高調門”的表現很多,比如,對黨員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過于理想化;對先進人物的宣傳追求完美化;文藝作品塑造的人物趨向“天使化”。這樣的輿論氛圍,導致兩大后果:一個是官員中說大話假話空話套話的不良風氣愈演愈烈,言行分裂、表里不一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另一個是民眾中追求完美的“清官情結”和懷疑一切的逆反心理不斷強化。人們經常以“天使化”的標準來衡量現實,當他們發現多數官員存在與普通人一樣的缺陷、某些滿口高調的官員實際行為卻極其猥瑣、受到表彰的公仆典型也存在些許瑕疵時,他們對執政當局和領導干部的信任與好感便會大打折扣。
記:很多人說,官場黨政一把手關系微妙,您曾在黑龍江延壽縣擔任縣委書記,之后平調到縣級市阿城市任市委書記,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李:在不少地方黨政一把手關系確實比較“微妙”。所謂“微妙”,就是“實態”與“文本”出入很大,局外人往往看不明白。按說,黨政一把手之間,應該嚴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要求,既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現實中,為什么達不到這樣的理想化狀態呢?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的黨政關系沒有理順。
按黨和國家相關法律或條例的說法,黨委是“本地區的領導核心”,政府是對本級“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的“行政機關”,但是各自的權力邊界并沒有明確的劃分。在一些地方的實踐中,“黨委領導”往往演變成包攬一切,“向國家機關推薦重要干部”演變成“討論決定”所有下管一級的領導干部。縣委書記既然是縣域內幾乎所有公共事務的“第一責任人”“總指揮”,當然也可以在領導或指導的名義下干預各類具體事務。另一方面,縣級公共事務,絕大多數在行政管理的范圍內,行政工作應該實行行政首長即縣長負責制。這就出現了一個“第一責任”與“法定責任”的沖突。一些書記、縣長,對文本規定并不看重,而是從工作大局和共同利益著眼,心照不宣地建立起“書記當家、縣長干事、互相妥協、和平相處”的關系,即人們所說的“哥倆好”。也有些地方書記專權、縣長忍讓,勉強維持平衡;還有的地方兩人貌合神離,甚至矛盾重重。
按照提高黨建水平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要求,應該使書記與縣長的關系逐步變“微妙”為“透明”;根本出路在于深化領導體制改革,厘清各自職責和權力邊界。
記:官場中有些東西遭人詬病,比如文山會海,形式主義等,您怎么看待這些問題?
李:去年,我寫了一篇關于懶政問題的文章,我在文中把形式主義與貪腐、懶政和濫權并列,稱為我國官場的四大頑癥。我的說法不一定準確,但文山會海、達標競賽、形式主義等官僚主義積習,確實非常頑固,涉及領域之寬、表現程度之列、對執政黨公信力損傷之重,都不亞于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