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祿
校本特色課程是基于學校自身特色,以教師自身素養與學生的教育需求為開發主體,旨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課程。它是一所學校課程文化的核心,是學校辦學特色的直接體現。作為國家課程的補充,學校為學生提供的校本課程,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學校的品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廣州市星河灣番禺執信中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星執)在特色學校建設中開發實施校本特色課程的實踐為例,試論校本特色課程在特色學校建設中的作用。
一、校本特色課程是傳承學校文化的著力點
星執是一所以歷史名人朱執信命名的民辦學校。“執德至弘,信道至篤”的執信精神和“崇德瀹智”的校訓構成學校的主流文化,具有鮮明的學校特色,具體做法是開發實施校本特色課程。
在校本特色課程頂層設計時,學校以最能體現執信文化的校訓“崇德瀹智”作為核心理念。“德”指德性、品格;“智”指智慧、才能;“崇”是推崇、尊崇;“瀹”即浸漬、疏通。“崇”與“瀹”互文,校訓包含崇尚、陶冶、培育、養成之意,意為“追求達德廣才,修養大德大智”。鑒于這樣的詮釋,學校力圖將“崇德瀹智”的深刻內涵貫通于校本課程之中,以“德”和“智”為核心元素,構建有利于促進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兩大課程體系:“崇德篇”與“瀹智篇”。在“崇德篇”中,學校以“規范”“仁愛”“陽光”來體現“德;在 “瀹智篇”中以“靈動”“多元”“審美”來體現“智”。以“崇德瀹智”文化內涵為立足點,構建“崇德瀹智”校本課程體系,教學生做一個懂紀律、守規矩、有仁愛之心并充滿陽光的人;培養學生靈動(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多元(兼容并包)、審美(愛美、懂美、創造美)特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學校的品牌效應。
在具體的課程項目設計中,經專家指導,學校專門開發了三套宣揚執信文化的教材:《執信精髓》《崇德“仁義”篇》和《崇德”禮信”篇》。這三套教材作為“崇德篇”的核心課程,全面呈現了執信文化的精髓。《執信精髓》分上下兩冊,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解讀執信校訓、校徽、校歌以及學校的辦學理念、目標等文化符號和學校精神,旨在達成讓學生進“崇德瀹智”之門,走個性發展之路,傳承執信文化。《崇德“仁義”篇》《崇德“禮信”篇》兩本教材則通過傳授、推崇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元素,達成立德樹人,弘揚執信精神的教育目標。
在課程實施中,為了讓教材適合不同學段學生閱讀學習,學校為這三本書專門編輯了適合低段學生使用的“注音版”。為了確保課程的常態實施,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上,學校將校本課程的內容與思想品德課和班隊課的內容整合,確保學生在校六年的時間里,逐步完成校本課程的學習。期間,學校還采用知識競賽、征文評選、書畫展覽和文藝展演等形式,讓不同階段的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弘揚執信精神。這些活動,既促進了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也培養了學生尊師重教、愛校愛國的核心素養。在校期間,執信學子遵守校訓,陽光成長;走出校門,執信學子弘揚執信精神,是宣傳執信文化的忠誠使者。
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精神財富,學校文化需要師生認同方得以傳承。星執的實踐證明,在特色學校建設中,開發實施校本特色課程有助于提升師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傳承學校文化,彰顯學校文化特色。
二、校本特色課程是學生核心素養的生長點
校本特色課程是特色學校最鮮明的標志。但是校本課程的“特色”除了要具有鮮明的學校文化特色,還必須服務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校本特色課程的靈魂,星執的校本特色課程,無論是項目選擇、開發,還是課程實施、評價,都緊緊圍繞這個“靈魂”,真正做到了讓特色課程成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生長點。
在星執,學校的校本特色課程項目,都是在深入的調查研究基礎上產生的。在構建校本特色課程之前,學校采取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在學生和家長中廣泛征詢意見,全方位了解學生多元的發展需求,根據學校文化特色和師資條件以及硬件設備,確定合適的特色項目。由于課程項目皆為學生的個性需求而設,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項目豐富,所以,星執的校本特色課程基本上做到了學生全員參與學習,課程常態實施,有效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以星執三個校本特色課程為例——
烹飪,一門面向全體學生開設、深受學生喜愛家長認可的校本特色課程。這門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中華飲食文化,提高動手能力和合作參與意識。學校為實施該課程專門修建了一棟設施齊備的教學樓,由專職專任教師執教,自己開發編寫教材,并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編入常規課表,常態開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親自動手制作各類糕點和菜品,當堂展示廚藝,分享學習成果。大多數學生雙休日回家都能夠利用在學校習得的廚藝,在家里大顯身手,活學活用。
輪滑球是星執獨樹一幟的校本特色課程。為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學校不僅配備了專業技能過硬的專職教師,開發編寫了校本教材,還專門在校園里開辟場所作為輪滑球訓練場。課程安排在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低年級段、高年級段兩個層級的班輪換上課受訓。由參加該課程學習的學生組成的學校輪滑球隊,近幾年參加省、市賽事,競賽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少年輪滑球邀請賽中,還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星執管弦樂校本特色課程與其它特色課程不太一樣,該課程采用班級授課的形式,在一年級招生時就將有相同需求的學生集中組建成一個班。學科課程由本校教師執教,專業課程則由聘請的校外專業機構的專職教師執教,在保證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前提下,增設管弦樂專業課程。學校低中高三個年級段都有管弦樂班,學生在管弦樂班不僅得到了高雅藝術的熏陶,也習得了一門終身受益的技藝。由管弦樂班學生組建的星執管弦樂團,經常受邀到港澳交流演出,多次和廣州一流的專業樂團同臺獻藝,得到專家的好評和家長的贊譽。
從以上的案例不難看出,星執校本特色課程緊貼學生核心素養開發項目,堅持常態教學,不僅讓課程成為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生長點,同時也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凸顯了特色學校建設的成效。
本欄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