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來輝
一、經濟下行期對典當行的影響
從業務本質上看,典當行具有親周期性的特征,即在經濟上行期,收益通常會增長;而在經濟下行期,收益會下降。
1.經濟下行期影響典當業務經營目標。在經濟下行期,大多數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盈利狀況差,資金鏈時有斷裂風險,企業還款意愿及還款能力下降,企業老板跑路、擅自處置抵押物等現象時有發生;經濟下行也帶來了失業現象大量增加,個人收入下降,信用狀況脆弱,特別是房價調整造成房產變現能力下降,抵押風險極易轉變為典當行的不良貸款或損失,風險不斷暴露,不良率上升,進而可能導致典當行對未來經濟走勢過于悲觀,產生惜貸心理,并制定出趨于保守的典當經營目標,甚至過度收縮典當業務規模。
2.經濟下行期影響典當業務資源配置。經濟下行期對資源配置影響主要體現在:典當業務總規模、行業結構、客戶結構和產品結構等四個方面將發生重大變化。典當行需要對規模、行業、客戶、產品重新做出評估,評估典當規模是否保持擴張還是收縮,評估行業是否仍然具有較好盈利性,評估客戶是否仍然是核心客戶, 評估產品是否仍然風險可控。(1)對典當業務總規模的影響。在經濟下行期,企業違約概率增大,擔保物價值縮水,典當行往往會適當收縮典當業務總量。(2)對行業結構的影響。在經濟下行期,非周期性行業業績受經濟影響相對較小,典當行往往更傾向于選擇非周期性行業發放典當款。(3)對客戶結構的影響。在經濟下行期,需要全面評估客戶,判斷是否仍然是核心客戶。一般而言,在經濟下行期,規模小的客戶抗風險能力弱,違約率相對較高,而規模較大的客戶顯現出抗風險能力較強的優勢,典當行更傾向于對規模相對大一些的客戶發放典當款。(4)對產品結構的影響。在經濟下行期,企業投資疲軟,難以正確預判企業未來前景,典當行往往更傾向于選擇短期的,能控制現金流的、能快速退出的典當業務。在經濟下行期,典當行及類典當行的金融機構在貸款投放上偏好趨同,業務結構趨同現象加劇,競爭加劇。
3.經濟下行期影響典當業務經營成果。經濟下行期對經營成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資產質量與盈利能力。(1)資產質量方面,在經濟步入下行期時,周期性行業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企業經營業績下滑,不能產生預期現金流的可能性加大,使得不良貸款清收盤活難度加大,當年到期貸款收回率下降,當年新增貸款履約率也在下降,進而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資產質量下降。(2)盈利能力方面,在經濟步入下行周期時,典當總體規模收縮、不良貸款率上升、當款減值損失準備金增加,息費率持續走低,不良貸款轉化處置清收開支加大,導致典當行整體收益減少。
二、經濟下行期典當行的應對策略
1.優化業務結構,打好當款投放“組合拳”。在經濟下行期,金融機構慣常以控制貸款投放而規避風險。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并不是典當行最佳選擇。典當企業應當把增加當款投放與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和強化業務風險管理相結合,有保有壓,著力打好當款投放“組合拳”。其一優化當款投向,突出當款投向優勢產業項目、優質客戶和優良產品轉移,實行錯位競爭。其二調整典當產業結構,對現有客戶進行風險排查,并加快業務向優勢產業流動。其三調整典當客戶結構,加大對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評估,突出對優質信用客戶的支持,提高優質客戶貸款比重。其四調整典當產品結構,加大創新和優化典當業務產品,不斷開發創新典當產品。
2.加快產品創新,增強市場適應能力。一是根據經濟下行期中客戶經營特征的變化,加強產品創新的對策研究,降低典當業務的周期性波動幅度。在經濟低迷時,針對行業較大客戶實施反周期資本支出的需求,適度配置并購貸款、重組貸款和產業升級貸款等新產品;同時依據相對低廉的資產組合價格,設計資產類融資新產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對社會的資金供給。二是針對客戶的行業特征、資金用途、融資期限、結算方式、貸款方式等,積極推進產品組合的創新,設計能夠滿足客戶資金及經營需求的“一攬子”產品,通過資金約束和管理約束達到對客戶的行為約束,控制客戶盲目投資沖動,控制客戶在還款來源實現時及時還款。三是積極探索典當資產證券化、典當資產債權轉讓等產品的創新,轉移和規避周期性信用風險。加大小額典當產品的開發力度,嘗試研發并推廣消費型典當產品,分散風險,增強抵御經濟周期波動的能力。
3.創新激勵機制,有效激發市場拓展活力。經濟下行期,一線的客戶經理營銷熱情不高的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起長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其一要嚴格客戶經理準入退出制度,加大客戶經理業務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其對交易對手的經營情況、財務指標、抵押物等核心要素的分析判斷、風險識別能力,嚴格業務準入關口,切實解決客戶經理“不敢貸”的問題。其二要不斷完善利益共享機制,加強對員工的長期激勵,暢通員工利益訴求和意見表達渠道,特別是加大對經營管理業績突出的干部的激勵力度,大幅度提高干部員工的收入,從而有效激發干部員工的市場拓展活力。
4.加強風險預判,增強風險防控免疫力。加強風險預判,就必須建立前瞻性的風險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打造起無縫隙風險管控流程,減少管理空隙和失誤。其一著力提高貸前調查分析預測能力,把住風險的第一道關口。其二著力強化貸時的精細管理,優化授權審批制度并適當調整授權額度,建立清晰的責任追究路徑。其三要堅持不懈抓好貸后管理,增加貸后檢查的頻度和力度,全面開展項目風險防控專項整治。其四要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對不良貸款責任追究、崗位任務清收,有效降低新增當款劣變率。
5.優化資源配置,增加盈利降低風險。在對周期、行業等相關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動態計量不同行業、不同業務品種的資本回報水平,確定不同行業、不同期限、不同產品等多維度的資金配置目標。在經濟下行期,典當行應逐步降低周期性行業的業務占比,提高綜合回報率較高客戶的貸款占比,增強盈利能力;應根據流動性的充盈程度,適時提高較短期限的業務占比。
6.加強流行性管理,抵御流動性危機。目前,典當行新業務增速低,不良業務增速高,加上在經濟上行期典當行會應用財務杠桿,往往有一定規模的外部融資或回購式債權轉讓融資,存在一定流動性風險。典當行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運用各項工具, 比如股東追加投資、少分紅或不分紅、增加外部融資授信額度,同時逐步降低外部融資余額,保持業務發展過程中資金總額與結構狀況的匹配和均衡,確保典當行經營流動性處在良好狀態。
7.多元化經營,提升綜合盈利水平。典當行要優化收入結構,提升綜合盈利能力,增強在經濟下行中的抗風險能力,就必須學會“多條腿”走路。在開展典當業務同時,也要加快拓展中間業務步伐,積極開展各類融資咨詢、第三方資金管理咨詢、典當平臺通道業務等中間業務,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水平。
參考文獻
[1]楊超.基于金融經濟周期探討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問題[J].經營管理者,2015,(28).
[2]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課題組.我國商業銀行在經濟周期波動中的信貸經營研究[J].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2009,(6).
[3]孔仙娥.宏觀經濟對我國銀行不良資產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0,(1).
[4]周瑛.論經濟下行形勢下銀行信貸風險防范及應對[J].時代金融,2015,(29).
(作者單位:香溢融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