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唐兵
2016年,中共中央頒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這個目標是對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支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全國科研經費投入總量為1.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38.1%,年均增長11.4%;按匯率折算,我國科研經費繼2010年超過德國之后,2013年又超過日本,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科研經費投入國家。從投入總量上看,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從全國各級審計機關范圍披露的數據看,科研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偏低的現狀令人擔憂。因此,必須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和審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一、科研經費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1.滯留經費、延緩撥付。有的主管部門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對于財政撥付的科研資金,未能及時安排撥付,將資金滯留在主管部門,從而影響了科研項目的正常運作。
2.擠占經費、挪作它用。科研主管部門掌握大量的科研經費,履行著分配、安排科研經費的職責。但是,有些科研主管部門利用手中的權力,左右科研經費的分配,并從中為自己謀利。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主管部門通過擠占科研經費彌補自身的行政經費不足,如在主管部門設立的課題中列支了與課題無關,本應由行政經費開支的有關會議費、差旅費等內容;二是科研主管部門的有關職能處室擠占基層科研單位的課題經費,在科研單位的課題經費中列支了本應由科研主管部門負擔的差旅費、各項補貼費等,而基層科研單位為了今后能爭取到課題經費,不得不違規列支與他們無關的費用。梳理近期披露的審計報告也發現一些基層科研單位自身也存在擠占挪用現象。一些單位用科研經費給職工發工資獎金,或是用作人員、辦公經費。
比如:據審計署披露的數據,2012年,國家旅游局所屬中國旅游研究院在課題研究經費中違規提取院基金83.84萬元,主要用于人員經費和辦公經費等支出。發錢過千萬元的并不少見。2009年至2011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科研經費中列支工資福利費等1 278.11萬元,。其中2011年發生532.3萬元。有的單位甚至發了上億元。2012年至2012年,交通運輸部在沒有細化人員經費范圍和標準的情況下,從其管理的543項科研項目的15.56億元預算總額中安排人員經費1.86億元,主要用于人員工資及補貼支出。
3.虛設課題、轉移資金。有些部門為了獲取科研經費用于自身的日常開支,采取與基層科研機構相互串通的辦法,由科研單位申報課題取得科研經費,而后將科研經費從申報單位轉至這些部門。
比如:在廣東省針對2008年至2009年重大科技資金審計中發現,有1個縣級市的項目單位弄虛作假,騙取資金108萬元;部分項目單位將不屬于項目范圍的支出941萬元和項目立項之前的支出1 392萬元列入項目成本;有1個市的項目單位違反合同規定自行調減建設規模多獲資金191萬元。2008年至2010年,在廣東省級結構調整重點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執行中,有4個項目單位以不實材料申報獲取省級資金250萬元。
4.未按合同使用經費。按照科技項目計劃管理辦法及科技三項費用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科研單位在申請科研經費時,必須與科研主管部門簽訂科技合同,實行合同化管理,資金專款專用。合同中對經費的使用范圍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科研單位的經費使用往往超越了合同規定的范圍。在審計抽查中發現部分基層用款單位存在將項目經費主要用于單位的人員經費開支,不符合項目合同所規定的開支范圍。
比如:陜西審計廳審計發現,2007年至2009年,6所省屬高校自行規定,項目經費到賬后,項目負責人可按5%到20%的比例提取現金,名目包括開題費、勞務費、特支費、立題獎、獎酬金、項目津貼……三年間,共提取發放特支費等1 887.79萬元。
5.監管不力、影響效益。科研主管部門不僅履行著科研經費的分配職責,而且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承擔著監督管理的義務。從這幾年的審計中,發現一些科研主管部門只重視資金的分配,卻忽視了資金的監管,甚至出現“一撥二轉三不管”的現象。有的項目沒有及時組織驗收;有的沒有認真執行項目追蹤反饋制度,經審計抽查發現有部分上年安排的計劃項目,資金也已撥款到位,但至次年末仍未使用;對項目用款單位沒有做好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和監督,導致部分基層用款單位存在擠占、挪用科技專項現象。由于監管不到位,制約了科研資金的使用效益,甚至有的項目單位因倒閉而直接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
比如:廣東省審計廳對2008年至2010年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資金使用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時,發現了一個荒唐案例:有一個市的兩個項目承擔單位共獲取專項資金45萬元,其中一個單位已結束營業近兩年,另一個單位多次聯系不上。項目實施情況如何?主管部門竟然一無所知。
二、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意見建議
1.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相關制度宣傳教育。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和科研主管部門要密切配合,積極主動大力宣傳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發布的相關管理辦法,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定期的邀請科研經費管理方面的專家開展有關經費管理規定的培訓,采用多種形式、題材多樣的宣傳手段增強科研人員合理合法使用科研經費的意識,幫助科研人員提高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正確意識。
2.加強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科研主管部門在組織項目申報過程中增設經費預算指導環節,會同財務管理部門專門進行指導,同時財務管理部門也可以不定期的主動地與各科研課題組聯系,給予必要的指導,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改進措施,幫助課題組科學的編制預算。
3.加強科研經費使用監督。科研經費支出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執行,健全項目經費報賬制度,明確經費使用和管理的職責權限,重點規范人員費、會議費、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協作研究費等支出的管理,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有效。
4.加強科研經費信息化建設。建立融合項目組、科研主管部門、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的信息平臺,加入預算控制系統,實現對科研項目各個階段全過程的管理與控制,由事后控制轉為事中控制,由被動式管理變為主動式管理,以此提高科研經費管理的工作效率,審計部門也能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綜上所述,科研經費是開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條件和重要保障,其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使用是否得當,決定了資源配置的效率,對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重要作用,進而直接影響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現,因此,必須做好科研經費管理與審計工作。
(作者單位:南昌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