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 邊立新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實施大部制探析
文/河北唐山三友集團有限公司 邊立新
本文介紹了大部制改革的內涵和特征,結合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現狀,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大部制方式提供了借鑒,并對其可產生的積極效果進行探析,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完善。
大部制改革;企業監督管理;紀檢監察
隨著國家行政機構改革不斷深入,近年來逐漸確立了大部制架構,政府組織體制也逐步走向完善。而國有企業也應順應改革發展洪流,對有必要進行大部制改革的單位積極創新,轉變固有模式。眾所周知,國有企業監察部門肩負著企業經營管理監管和紀律監察等多重責任,而對經營活動監管權力卻分散到財物和審計等若干部門中,很難進行統一高效的效能監管。在大部制工作思路的指引下,適宜建立紀檢、監察、審計等合署辦公,從效能監察進行突破,一查(查隱患)、一提(提整改建議)、一跟進(跟進處理)、一追究(追究責任),有助于企業構建良好的企業經營模式,同時激勵各經營部門高效運行,推動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健康發展。
大部制這一重要議題曾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學術各方給予了高度重視。其核心和本質在于行政管理職能的調整與優化,其基本特征大體概括如下:
(一)職能整合、運轉協調。職能整合是大部制最重要的特征。大部制首先強調的是各部門職能的相互整合、配套、銜接與補充,并由此形成高效運作、職能互補、整體聯動的良性運行機制,變部門間的協調為大部內的協調,從而提高行政決策效率和運行效率。
(二)機構精簡、裁汰冗員。從外在形式的角度來說,大部制要求職能部門對組織機構進行精簡,同時意味著管理層次的減少,從而有效地避免職能交叉重疊,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
(三)統一領導、一致行動。當組織中出現部分職能交叉或業務性質相近的部門時,大部制的優點就更突出地顯現出來。大部制要求將這些職能相似和業務性質相近的部門歸口統一到一個大部,便利于權力的集中;便利于工作的統一規劃。
在實際監管過程中,其監督權力和監督能力卻是有限的,這就使國企紀檢監察部門在行使監察權時暴露了諸多弊端。
(一)監督程序不暢。目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落實企業內部監督黨規黨紀及效能監察職能,紀委和效能監察普遍合署工作。在日常經辦立項任務中,存在事前不知曉,事中參與牽扯過多精力,事后督查無力的現狀,獨立辦公更加重了業務分離,因為程序節點問題,極易形成人員不夠使,以致匱乏無力。
(二)機構設置單一。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組織機構類似國家機關中督查職能,該監督職能的設置,為具體落實單一案件有利,并可以獨立于經濟審計和合同審結等重要活動之外。這樣設置過于單一化,不能形成良好的聯合執紀基礎,未能更好地發揮審計、財務、工程項目、法律顧問等職能平臺作用。
(三)職能專業欠佳。隨高科技的不斷發展,紀檢監察部門原有的執法執紀的手段有待完善,要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事,還需借助其他組織部門的力量,因此常常處于被動地位,職責的履行極易受到制約,對達到紀檢監察工作防患于未然、懲防并舉的目標束縛了手腳,懲戒力度也受到影響。
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應將工作重心放在生產經營建設中來,把紀檢監察工作融入企業日常經營運行中,發揮正能量,做到內強外立。
(一)保證紀委監督權獨立。根據大部制的工作思想和紀委獨立行使監督檢查權的原則,減少非正常因素對紀委監督權的干擾,通過大部制的思想保證紀委獨立行使監督權。
(二)調整紀檢監察部門機構設置。在機構設置上,將企業各監管部門整合到一起,形成大監督部門,擴展系統工作,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實現工作到位、責任到位、管理到位。即應吸收財務系統的內部審計職能;具備法務部門的合規性審查職能;整合工程審計和技術中心監督工程的職能。
大部制改革思路下的企業紀檢監察部門集紀檢監察、財務審計、工程審計、法務審查、技術監督為一體,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工作高效,能夠在以下方面起到積極效果。
(一)大部制紀檢部門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審查效率,加快審查速度。大部制紀檢部門對審查效率的提升體現在速度和質量兩方面。一方面,紀律監察、財務審計、工程審計、法務審查和技術監督合署辦公可以簡化工作流程,免去不必要的蓋章程序,大幅度提升審查速度。另一方面,將專業的審查人員集中到一個部門進行審查工作,實現信息和技術共享,打破了財務人員法律知識欠缺,法務人員技術匱乏的尷尬局面,使各審查環節都更加專業化,有效提升審查質量。
(二)大部制紀檢部門可以激勵其他部門的工作熱情。有效的激勵有利于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對工作動機和工作性質的認識得到升華。只有當員工以超越和自我超越為動力、當外界的鞭策轉變為內化其中的主觀努力時,員工自身巨大的潛能才有可能被開發,工作的出發點也會由利己觀念轉而形成服務于企業愿景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