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古扎努爾·買買提
從擬放“痛經假”看女性正當權益維護
文/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古扎努爾·買買提
女性權益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權益保護的程度,成為衡量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社會生活中女性正當權益被侵害的問題日益凸顯。只有加強婦女受教育程度,不斷健全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女性正當權益的維護,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夢。
女性;正當權益;權益維護
當今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女性更加自立自強,在社會化的大生產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之而來的,女性對男女平等地位的追求,不僅體現在了家庭生活中,更多的體現在了社會就業、職務晉升等一系列具體社會實踐中。女性維權意識的增強,與有限的現行政策法規之間的矛盾日趨突出,如何維護好女性的正當權益成為了當今比較熱門和亟待進一步解決的重要社會問題。
權益,是指每一個公民受法律保護的利益和權利。所謂的正當權益就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在法制社會里,法律保護著每個公民的正當權益,比如說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和榮譽權等。一個人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要符合社會的政策、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的要求,也要符合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樣的權益才能稱之為正當權益。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擁護下,生存和發展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和優化的環境下,女性的正當權益也進一步得到了法律上的保障,女性權益保障層次也不斷得到了提高,女性正當權益維護工作的日益健全,也使社會大眾依法維權意識日益增強,男女平等的社會環境也正在逐漸優化。
特別是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同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且 2005 年 8月 28 日經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進行了修改、完善,為女性權益的維護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女性權益保障法的實施,對進一步保障女性正當權益,提高女性社會地位,充分調動廣大女性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法律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比如女性參政比例偏低,女性就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偏見和歧視,相關女性的一些政策、勞動保護得不到落實,一些企業或用人單位等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男女不平等現象。
如何看待市場經濟和女性勞動,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其中女性正當權益的維護,不僅是社會文明、和諧發展的重要表現,更是加快依法治國進程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近日,廣東省擬出臺的婦女“痛經假”,再一次將如何維護好女性合法權益的問題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1月6日,廣東省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辦法在省法制辦官網上征求群眾意見,送審稿提出,如果有醫療機構的相關證明,女職工可以帶薪休一天的痛經假。對于這樣的規定,有些女性表示贊同,認為這是以人為本,而有些女性則認為這看上去好像是維護了婦女的合法權益,事實上卻侵犯了婦女的隱私權等等,在具體的司法實踐過程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此看來,女性正當權益維護和保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在法制化進程中不斷地去研究解決。
(一)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在大多數人們的觀念中,“男主外,女主內”是傳統的分工模式,男人在外面闖世界,女人守候家的溫馨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認為, 在社會需要方面,男性的各種特性優越于女性,男性的能力強于女性,因此男性的活動比女性的活動更有價值。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不少女性也有了自己確實在某方面不如男性的想法,使自己更加趨于消極的男女不平等怪圈中,從而影響了女性自身事業的發展進步。
(二)社會生產中的性別歧視。近些年,雖然經過輿論的廣泛呼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企事業單位在用工招聘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有所好轉,但是一些針對女性的“特別條款”卻沒有從根本上加以根治。比如,有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以為單位利益考慮為由,強制性規定禁止女員工在職期間談戀愛、結婚,禁止女員工在職期間懷孕、生育孩子;還有的企業會明確在合同中規定,若女員工在職期間懷孕將自動解除合同中的雇傭關系,等等。
再比如,當前的退休金制度主要取決于繳費工資基數、繳費年限和個人賬戶的存儲額,也就是說退休越晚退休金拿得就越高,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大部分企業女員工的退休年齡要普遍提前于男性。
目前法律中明確規定,法定退休年齡男性年滿六十周歲,女性年滿五十周歲,女干部年滿五十五周歲,并且連續工作工齡滿十年的;男性年滿五十五周歲,女性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作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健康工作的;男性年滿五十周歲,女性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作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予以批準。由此可以看出,這些法律相關規定粗暴地侵犯了女性平等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職業生涯卻變得短暫,年齡上的歧視,性別上的偏見,待遇上的歧視,更加使得女性維權任重而道遠。
(三)運用法律維權意識淡薄。調查研究顯示,近些年來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逐漸提高,但是男女受教育的水平依然存在差異,并且隨著學歷增高而不斷增大。受教育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漠,往往使得女性在自身正當權益受到侵犯時,不懂維權、不會維權、難以維權。特別是受教育程度偏低的欠發達地區婦女、農村婦女顯得尤為突出。再加上,受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禮制的影響和束縛,許多女性對自身“名節”的過分倚重,甚至主動放棄維權。比如,很多女性在面對來自職場不同形式的性騷擾時,往往因為害怕“敗壞名聲”而選擇忍氣吞聲;再比如,對于婚姻生活中出現的家庭暴力、重婚納妾等現象,在所謂“家丑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的驅使之下,很多女性則是不敢說、不敢反抗,聽之任之。由于女性自身法律維權意識的淡薄,直接影響了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法律地位及合法權益。
隨著現代社會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的觀念意識也在發生著變化,人們的思維模式也隨著時代在不斷進步,女性不管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家庭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權益保護的程度,成為直接衡量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
(一)提升自立自強意識。人們大多認為女性優柔寡斷,把愛情看得重于事業,同性之間的嫉妒心理較強,不善于創新,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男性。由于長期在這種觀念的束縛之下,女性自認為是“柔弱群體”,自我意識錯位, 使得女性自我定位也存在問題。男女平等是基本的人權之一,對社會和諧發展有著極為重大的影響。毛主席曾經說“婦女能頂半邊天。”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進步,傳統的男尊女卑的觀念早已過時,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半邊天的作用,在建設團結、和諧、法制、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環境下,通過不斷學習,來培養提高自立自強、獨立自主的素養,使自己堅強應對來自社會、家庭和事業各個方面的壓力和挑戰。
(二)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教育是推進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教化人們擺脫愚昧提高素養的主要抓手。女性想要在職業發展道路上更好更長遠地發展,就必須經過系統化的教育,尤其是要加強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的普及廣度,通過掌握豐富的知識提升自身素質,開拓視野,增長才干。除此之外,還要加大高等教育的力度。事實證明,受過高學歷教育的女性更有組織創造能力,對于突破和成功更有動力,她們更加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出更大更多的財富。只有不斷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才能幫助她們站在更高的境界看待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才能更好地理解、包容和他人相處,才能更好地關心上一代、教育下一代,妥善地處理解決家庭與事業之間的矛盾。
(三)健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法治社會背景下,任何人任何事都應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進行。對于現有的法律法規,應該讓條款具體化提高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并對相應的行為做出明確的界定和處罰。加大對現有法律法規的執行力度,嚴格執法,不能縱容任何以加速經濟發展為由對婦女正當權益的侵害行為。與司法機關相配合公正司法,聯合司法行政部門加大婦女法律援助力度,加大婦聯在女性維權方面的力度和作用,推動各級法院設立相關的女性維權合議庭等,擴大維權工作的覆蓋面和執行力度。以信息科學技術為導向,加強網絡維權建設,為廣大女性提供方便迅捷的維權服務。并借鑒國外一些國家在處理和解決女性權益受侵害的做法和法律法規,完善我國的法律體制機制,及時研究解決現今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女性權益受侵害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女性正當權益維護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和堅強的制度保障。
[1]王政,陳雁主編.百年中國女權思潮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2][英]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瑛譯.女權辯護——關于政治和道德問題的批評.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3]潘鳳.淺析后現代女權主義.法制與社會,2009(21).
[4]加麗貝卡?J?庫克著.黃列譯.婦女的人權——國家和國際的視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 12 頁.
[5]卜衛.社會性別視角中的傳播技術與女性[J].婦女研究論叢,2002(02).
[6]黃菡.試析大眾傳播中性別歧視的成因[J].婦女研究論叢,2002(02).
[7]寧本榮.新時期女性職業發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 2005 (4) : 24.
[8]蘭玲.促進當代女性職業發展的途徑[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 2003,(2)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