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楊冬梅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圖書管理思考
文/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楊冬梅
本文論述了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圖書管理工作。內容有:提升大學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調整大學圖書館藏書結構增加電子資源;加快大學圖書館的網絡信息化基礎建設。
網絡環境;大學;圖書管理;思考
大學圖書館一直以來都是完善的現代大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圖書館是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獲取額外知識的重要來源之一。
隨著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學圖書館的發展管理不可避免地也置身于一個大的網絡環境下,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順應這一潮流,達到自身的進一步發展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問題,這也是本文致力于探討與思考的。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圖書館日常管理首先是對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是大學圖書館正常運作的核心保障之一,大學圖書館的日常運行離不開一定人員的維護與管理。
大學圖書管理員除了平時簡單的對圖書的整理、分類等基礎工作外,還承擔著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主要表現在對圖書的借閱與歸還這一問題的協調上。大學的圖書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專業的圖書管理能力與素質,首先就是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發自內心地喜愛圖書管理工作。其次,在新的網絡化時代背景下,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網絡文化素質,積極學習掌握先進的網絡知識,以便更好地運用到工作中,更方便地為學生服務。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應該定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最先進的網絡圖書管理知識。學校相關機構也要對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提起充分的重視,定期組織開展各項培訓,有條件的還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去網絡技術應用比較早實施比較成功的名牌大學的圖書館進行交流參觀學習,加強兄弟院校的溝通交流,大學圖書館不能是一個閉塞的系統,而應該是開放的,博采眾長的。
大學圖書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運用計算機等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能力,熟練掌握常用的網絡辦公軟件,堅持與時俱進,堅定終身學習的理念。
同時,大學圖書管理人員在平時對學生的服務過程中要注意有一個良好的態度,展現圖書館甚至是一個學校的高素質,把它作為一個文明的窗口,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工作的尊重。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還要注重從自身的藏書結構出發進行相應的結構調整,適當多增加一些網絡電子資源。大學圖書館的藏書一定程度上是能夠代表一個大學的文化底蘊的,它也是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縮影,因此做好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書中,一定要從源頭開始把關,在選定藏書的時候必須經過專家認真科學的考證,不能由一個或幾個領導決定,而應該是專業的圖書管理專家根據大學圖書館的合理發展趨勢去制定相應的藏書結構計劃,要建立科學的責任追查機制,要對圖書館的藏書實行嚴格的責任制。此外,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大學圖書館的藏書結構也應該發生適當的調整,應該有意識地從傳統的紙質藏書向現代的電子資源傾斜。
電子圖書具有許多自身的優點,比如占地面積小、使用方便快捷等,特別是針對大學生這一群體來講,電子圖書是更加符合他們的興趣點與接受能力的,大學生可能會更加樂于使用電子圖書。大學圖書管理人員應該正視這一情況,將傳統的紙質圖書與現代的電子圖書進行有機地結合,建立并相應地增大網絡電子圖書資源,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數據庫,使圖書館形成多結構、多層次的藏書結構,以此來滿足學生們不同層面的需求。
網絡環境下加快大學圖書館的網絡信息化基礎建設是構建現代網絡信息圖書館的必然要求。大學圖書館要適應新的時代變化發展需求,不斷提高自身運用新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全面的知識信息資源的能力。網絡環境下我們應該致力于打造具有人性化管理特征的圖書館,圖書館不應該冷冰冰的,而應該是充滿人情味的,要提供一定的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與工具,滿足學生逐步提高的文化以及心理需求。
對于傳統的圖書館已有資源來講,要給予適當的合理運用,不能全部拋棄,可以在原有的資源基礎上通過WEB以及相關的搜索引擎等來彌補其中的不足。同時,我們應該明確一點,大學圖書館除了主要為學生服務外還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扮演著一定的公益角色,大學圖書館在網絡環境下應該有一個更加開闊的心胸,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與能力,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價值,要充分考慮各個階層對于網絡技術以及知識的不同需求,建立多個角度的搜索引擎入口,使用多功能的檢索手段,建立起高水平高質量覆蓋全面的電子資源統一檢索平臺,達到對圖書資源的多層次開發利用。
同時,大學圖書館還應該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高水平代表性的網絡資源,比如能夠代表專業科研水平前沿的CNKI期刊查詢系統等優秀的數字網絡資源,要加大對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建立相應的開發平臺。
圖書館的網絡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表現,圖書館特別是大學圖書館的網絡信息化發展是既符合時代特征又符合大學生這一接受群體的身心發展特征的,我們應該積極地適應這一趨勢,不斷創新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使其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大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