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凌吉 王冬東
大數據背景下我軍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思考
文/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凌吉 王冬東
強化政治工作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著力抓好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供了一個契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引入數字技術,特別是大數據,革新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解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傳統與科學的結合才是政治工作活力的不竭源泉。
大數據;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積極推進政治工作思維理念、運行模式、指導方式、方法手段創新,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制化、科學化水平,形成全方位、寬領域、軍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增強政治工作主動性和實效性。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政治工作的說服力,提高政治工作的威信,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發展之路。
一是80后90后成為官兵主體,日益開放的軍營不斷受到來自微信、QQ、博客等網絡信息的狂轟濫炸和多元價值觀的強烈沖擊。官兵思想受到的侵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如何及時地掌握官兵的思想動態并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廣大官兵聚焦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是擺在部隊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大現實課題。
二是手段單一,方式落后,效果不好是當下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另一個隱憂。當前,部分思想政治工作還停留在簡單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搞老一套的落后階段。沒有與時俱進,沒有融入現代的教學方式,體現不出時代感,缺乏針對性,特別是在信息化社會環境下,不能打動官兵,效果非常有限。
如何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含金量,提高官兵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渴望,使廣大官兵真正感覺到思想政治工作能凈化思想,是思想上和工作中的指南者和領路人,是當前我們廣大基層政治工作者亟須解決的問題。
大數據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大數據時代》的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認為:“人們能在大規模數據的基礎之上做到的事情,并且這些事情在小規模數據的基礎上無法完成,就叫做大數據。人們能夠通過大數據獲得更新認知、創造更新的價值觀念;大數據還可以改變組織機構和市場,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科學和社會價值。有人這樣評價大數據時代:“人類處在不斷的發展中,但即便是現代社會飛速的發展中,人們也必須依賴局部數據、全面數據和片面數據、抽樣數據,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機會,在很多領域與很深入的層次獲取和利用完整數據、全面數據和系統數據,透徹地分析現實的規律,獲得從前無法獲得的知識。”對于部隊思想政治工作來說,大數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一)大數據完善官兵信息管理。政工干部面對的是官兵隨時變化和跳躍的“活思想”,要做到全面深入細致,真實掌握官兵思想底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部隊對于官兵的信息采集方式單一,項目有限,條塊分割,這樣反映的官兵情況不夠科學全面,而大數據關注整體而非局部,強調不留盲區和死角。大數據的末梢能深入政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個角落,依托其全面、分析、共享和預測的特性,可以全面掌握官兵思想動態的即時變化,建立真實可信有說服力的“兵情數據庫”,為提高政治工作針對性提供真實有效的依據參考,成為及時反映官兵活思想的“晴雨表”。當今,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可以利用網絡收集官兵的信息,即時了解官兵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狀況,掌握官兵的思想動態。對官兵信息的數據化管理能夠極大提高部隊工作效率,為部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有的放矢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大數據為政治工作“把脈”。預判,是比決策更重要的先決環節。如果說大數據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感知參考功能,那么其核心價值則是科學的預測——通過對數據的開放整合和深度分析,挖掘出新的潛在價值,對官兵思想進行“把脈”。在信息社會中,熱點焦點問題傳播迅速,小道消息、各種傳言充斥網絡空間,有時往往不經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介,就已為基層官兵所獲取;官兵主體的現實需求不盡相同,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據此積極探索新領域、研究新問題,將數據力量與預測力量有機結合,對官兵思想可能發生的變化進行細致分析、綜合研判,對可能發生的傾向性問題做到未雨綢繆,及時跟進解讀,第一時間掌握官兵所關注話題的話語權,將“惡之花”止于未發,將思想引領貫穿始終,確保“生命線”不偏移、不走樣。
(三)大數據拓寬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大數據還能為官兵提供一個釋放自我、主動受教育的數據平臺。生活在部隊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群體內,人的信息需要會促使官兵通過某種手段去獲取知識、加強交流。當前部隊的網絡系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大數據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網絡來加強對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完善微博、論壇和建言獻策等平臺,可以在各單位主頁上宣傳有利于提高官兵思想政治水平的模范事跡,可以在論壇里發帖子引導官兵積極參與思想政治教育。適度進行引導介入,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官兵在學習和娛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使教育內容在信息交流互動中得以入腦入心。
[1]趙偉.大數據在中國(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
[2]郭昕,夢曄.大數據的力量(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3]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閆強.緊跟時代發展樹立數據政工理念(J).政工學刊,2014(7).
[5]王忠.美國推動大數據技術發展的戰略價值及啟示(J).中國發展觀察,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