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鴻斌
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開工助力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文|李鴻斌
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是廣東省和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在《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港口樞紐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排首位。9月27日,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順利開工,為實現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提速。

2016年9月27日,國際航運樞紐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開工建設啟動大會在港口中心舉行。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周亞偉出席會議。廣東省港航局、市發改委、市交委、市海洋與漁業局、南沙區政府、廣州海事局等各有關單位,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長江南京航道工程局、廣州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廣州粵科工程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天津天科工程監理咨詢事務所、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參建單位,廣州港集團、中外運等港口航運企業代表,馬士基等國際集裝箱班輪公司區域負責人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據了解,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是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在《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港口樞紐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排首位。項目自2011年啟動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有關領導和部門的大力支持,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對項目建設十分關心,親自協調解決有關問題,督辦項目進度。通過不懈努力,該項目于今年4月完成了前期所有報批手續。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按滿足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與15萬噸級集裝箱船雙向通航的標準建設,在已建廣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的基礎上,將南沙港區龍穴島作業區以南至珠江口外隘洲島西側全長66.6公里航道由目前的243米拓寬至385米,設計底標高-17.0米。
廣州港出海航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不僅是珠三角港口群連接國際航道、通達國內外港口的水路運輸大動脈,也是廣州港、虎門港和深圳西部港區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從“九五”期開始,廣州市委、市政府就以浚深廣州港的出海航道作為推動港口發展的重要措施。此次深水航道拓寬工程總投資預算約為27.43億元,為歷史之最。浚深航道的費用全部由政府出資,保障港口生產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直接降低港航企業及其他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廣州港的快速發展,為港口經濟腹地特別是珠三角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經濟腹地的高速發展,又對港口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間的貿易往來更為頻繁,貨流量急劇膨脹,運輸船舶也已經朝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2015年通過廣州港出海航道3千噸及以上的船舶已超4萬艘次,馬士基旗下18000標準箱的“美迪馬士基”輪、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荷載量為19100標準箱的“中海環球”輪均成功靠泊廣州港裝卸作業,15萬噸級“云頂夢號”郵輪即將于2016年11月在廣州港運營,越來越多的巨輪靠泊標志著廣州港已具備一流的碼頭接卸能力,但也對廣州港出海航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國際航運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推動腹地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促進廣州港碼頭布局和結構優化調整,充分發揮已有大型深水泊位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廣州港航道等級就顯得十分必要。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66.6公里航道將分兩期實施,即將開工建設的一期工程,長度50.2公里,占拓寬工程總里程的四分之三,預算總費用約7.4億元,疏浚工程量約2800萬方。一期工程計劃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實現伶仃航道F點以南到珠江口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船舶雙向通航,基本解決大型船舶進出港對遇問題。
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的實施,將為廣州港以及周邊港口注入新的動力,更好地服務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航運樞紐,對廣州市、廣東省乃至泛珠江三角地區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