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那些事兒(一)——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有什么不同
單位社保一般指的是職工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這幾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義務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承擔,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義務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而個人社保指的是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為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國家針對不同類別的靈活就業人員推出不同的社保優惠政策。
小貼士:靈活就業人員社保中需要了解一個概念——居民社保。如果你在城市,居民社保被稱為城鎮居民社保;如果你在農村,居民社保就是常說的新農合。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即居民社保主要針對的是兒童、老年人、無業居民或自由職業者。
每個人步入職場的那一刻,就與“勞動保障”聯系在了一起。所謂勞動保障,是指以保護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為的總和。而勞動保障制度就是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為目的。隨著民眾法制意識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事關自身權益的勞保知識。基于此,我們從本期起開設“勞保小課堂”欄目,為廣大讀者朋友普及勞動保障方面的相關知識,解疑釋惑。
單位社保和個人社保最基本的不同之處就是需繳納的險種不同。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的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會保險只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按照規定,靈活就業的人員,以個人名義自愿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不納入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參加人群范圍。
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是帶有強制性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72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而個人繳納社保則是自愿行為。
小貼士:以往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捆綁在一起,參保者沒有選擇權。但在2015年人社部新的生育保險政策頒布后,成都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調整生育保險繳費費率等規定的通知》,其中一項規定就取消了這一捆綁。
目前新政對成都市三類參保人群的影響各有不同:第一類是企業員工,由于他們的生育保險一直由企業繳納,所以不受影響;第二類是以個人身份購買社保的老參保者,即已購買過生育保險的個人參保者。這類人可自愿選擇是否繼續購買;第三類是想要以個人身份參加社保的新參保者。根據《通知》,新政實施起不再新增辦理個體人員的生育保險參保手續。也就是說這部分人不再購買生育保險。但他們只要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生育醫療待遇將納入基本醫療保險進行保障。走醫保和走生育保險的報銷標準一致,并無不同。
此外,還有一點區別:購買生育保險的用人單位或個體老參保者,除報銷醫療費外,會有一項生育津貼。這一津貼是發給用人單位用以支付員工產假期間工資等費用的。個體老參保者因為支付了數年的生育保險,所以不取消這一津貼。走醫療保險的生育者則沒有這一待遇。
社會保險是勞保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勞保小課堂不妨就從社保那些事兒講起。
社會保險是指國家為了預防和分擔年老、失業、疾病以及死亡等社會風險,實現社會安全,而強制社會多數成員參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其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如果你在職,公司的HR會將社保幫你處理的妥妥當當,但如果你是自由職業者或有其他原因需要自己繳納社保,又該怎么辦呢?
本期第一堂課,小編將為你介紹個人繳納社保和公司繳納社保都有哪些不同。
●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
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收入不一樣,其繳費基數自然有所差異。
以2016年6月成都市最新單位社保繳費標準為例: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超過企業工資總額的19%,職工個人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費。
醫療保險:用人單位繳費比例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5%左右,職工繳費比例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
失業保險:失業保險費率為0.6%,個人繳費比例為0.4%。
工傷保險:單位根據行業確定基準費率,行業不同,繳費比例也有所不同。
生育保險: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以內。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以成都市為例,從2016年6月起,成都市個體參保(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共分四個檔次,分別為40%、60%、80%、100%,個人可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進行繳納。
小貼士:由于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實行雇主責任制,由用人單位單方繳費,個人不繳費。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則需要全部由個人負擔。

●年齡
女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年齡是有區別的。就目前來說,單位的女干部55歲,女工人50歲;個人的一律55歲。
男性參保人員退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則沒有單位的和個人的區別,都是60歲。
●參保時限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繳費至滿15年,再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單位參保人員則是因為單位負責繳納大部分的保險費,所以沒有具體時間限制,到退休年齡后,按月領取養老保險。
●領取養老金額
養老保險遵循“多繳費多領取”的原則,跟交費時間和交費基數成正比。一般來說,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根據你的工齡和繳費年限來確定。如果靈活就業人員與單位職工退休時間一樣,交費基數和時間一樣,那養老金是一樣多的。但如果兩者退休時間、繳費時間和比例不一樣,計算退休待遇時就會有所差別。
小貼士:最后,小編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想了解更為詳細的社保情況,建議你咨詢當地社保局,畢竟不同地方的政策還是有差異,以當地政策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