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11月26日
國際能源署表示,雖然印度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費總量還低于非洲國家,但是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隨著印度經濟增長和印度人口數量成為全球第一,印度將成為全球石油需求量的增長引擎。中國的能源消耗總量在全球也處于領先地位。
在過去的10年里,中國占據世界石油消費增長的60%,在2014年以前也推動了石油價格的增長。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與印度經濟下行,國際能源署預測,假設全球氣候變暖的幅度控制在2℃的目標無法達到,到2040年中國日消耗石油量將比現在增加410萬桶,而印度日消耗石油量將增加600萬桶。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稱,發達國家人均年石油消耗量達10~25桶,而貧窮國家人均石油消耗量僅1~3桶。其預測在未來25年內,全球汽車將從10億增加到20億,因此增加的石油消耗量將抵消西方國家石油需求量下降的部分。新興市場對柴油的需求量將持續上升,隨著中國與印度使用飛機出行的數量增加,煤油的需求量也會相應增加。
在中國與印度,大城市存在一定的污染問題,所以對汽車的數量有所控制。但是隨著富裕人口的增加,石油消耗量隨著汽車數量增加也在相應增長。但是這種石油的消費模式將會與西方國家不太一樣。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王韜表示,盡管現在汽車排放標準越來越嚴格,一些大城市已經在實施汽車限購來減少污染和交通擁堵的情況,而且現在的汽車越來越節能,但中國用于汽車的能源銷量還會膨脹。同時,隨著經濟向服務和輕工制造轉移,用于工業和道路貨運的柴油消費量正在下降。
與印度類似,中國正在推廣遠程巴士和貨車使用液化天然氣,而輕型車輛使用壓縮天然氣。但這兩種燃料在去年全年的消耗量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跌也急劇減少,但是有跡象表明天然氣市場將會復蘇。
《展望》12月號
今年1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未來10年內投40億美元資助無人駕駛技術和車輛安全技術的計劃。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成為各大車企最熱衷的事情之一,福特、豐田等車企也推出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此外,還有最早被大家知曉的谷歌無人車。除了車企外,優步在匹茲堡也開始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早期在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時發現,測試過程中,測試駕駛員被迫中途停止多次,且車輛只能按設置的固定路線行駛?,F實中,除了自動化程度不高,無人駕駛汽車還面臨安全問題。隨著事故增多,對這項技術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如果這項技術真的成熟了,那將會讓所有貨車和汽車司機失業。
《財富》11月24日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全球財富研究發現,自六月份脫歐公投以來,由于英鎊貶值,英國人的財富按美元計蒸發了1.5萬億美元。自6月23日舉行公投以來,英鎊兌美元貶值約16%,這意味著按美元計算,英國的財富大幅縮水。瑞士信貸的研究還預測,未來五年,全世界將誕生約945位億萬富翁,億萬富翁的總人數將達到3000人。瑞士信貸在發布的報告中寫道:“超過300位新晉億萬富翁將來自北美。預計中國新增億萬富翁人數將超過歐洲各國的總和,中國億萬富翁總人數將超過420人。”2016年至2021年期間,中國百萬富翁的總人數預計將增加70%以上,接近2800萬人。許多銀行,包括蘇黎世的瑞士信貸,均依靠中國財富的持續增長,來幫助抵消歐洲市場的疲軟。
《新聞周刊》11月21日
特朗普和歐洲一些右翼政治家可能會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一個很厲害的國家領導人,他正在帶領俄羅斯走向一個復蘇的超級大國。然而很諷刺的是,俄羅斯國家現今的醫療保障體系還只是第三世界國家水平。該國1.75萬個市鎮鄉村依然還沒有任何醫療設備和機構。俄羅斯國家醫院和診所環境非常惡劣,很多醫療設備已經過時或者損壞,很多醫院的醫生、藥物和病床遠遠不夠。根據勒瓦達中心的一項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僅僅只有2%的俄羅斯人認為他們國家的醫療保障體系很完善。更糟糕的是,俄羅斯政府最近宣布計劃明年縮減33%的醫療服務支出,預計將減少58億美元醫療預算。
《天下》11月23日
11月12日晚,百萬憤怒的韓國人走上街頭抗議,幾乎讓整個首爾市中心癱瘓。這股集體的憤怒,已創下韓國史上最大的示威抗議潮。這次樸槿惠的丑聞風暴,不只是在政治圈發酵,也波及和韓國政治緊緊綁在一起的韓國經濟界。韓國最有影響力的幾家財團,都卷入這次閨蜜門事件。一旦檢方開始對樸槿惠政府展開偵查,她提出的經濟改革方案將跟著延宕。樸槿惠如果下臺,韓國憲法規定在60天內選出一位新總統。這將對韓國國內推崇樸正熙的保守派是一大挫折。據預測,樸槿惠在接下來的日子會做出一些讓步,來安撫反對派?,F實殘酷,無論樸槿惠下臺與否,領導中心已經中空,韓國失去了一位實質的國家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