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穎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汪 穎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教師專業發展是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態,包括其基本信息、教學情況、科研現狀、專業發展狀況,并深刻分析了其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和發展策略。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信息的飛速發展,高職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高職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養質量即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眾多因素中,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是重要保障。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這一最重要的信息載體,已經滲透到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得到廣泛關注。
吳一安教授認為外語教師知識包括兩個重要維度:一是外語學科知識和外語教學知識的融通,即外語學科教學知識——教學觀和學科教學能力;二是解放性知識,其特點是精神的,涉及教師的觀念、態度、自省和發展意識、德性、境界、追求等,這類知識是教師發展所必須的,是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包括英語學科教學能力、英語教師職業觀和職業道德、英語教學觀、英語教師學習與發展觀,但如何培養以上能力素質的專業發展途徑是教師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實地深入高職院校的問卷調查和個人訪談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析大致了解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基本信息、教學情況、科研現狀、專業發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年齡和學歷結構不合理,大多數教師初始學歷為本科甚至有一小部分為專科,通過在職進修獲得的碩士學位,全日制碩士較少,更是沒有博士畢業者。崗前培訓時間較短,且面向的是所有學科,沒有英語專業教學的針對性,對于非師范類院校畢業,對于系統的師范教訓、教學手段掌握得不是很好。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匱乏和發展途徑狹窄,在職英語教師的職業培訓進修機會和時間較少,不能及時獲取高校英語教學的先進理念與教學方法。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比較薄弱,由于大部分教師的授課量比較大,人均基本達到周16學時,但教學結構單一和重復授課想象嚴重,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導致教師無力或無意于科研工作,如此惡性循環,科研現狀不容樂觀。同時高職院校對于大學英語公共課教師的素質、水平提升方面管理與激勵制度不夠,也是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結合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本文從以下幾方面提出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和途徑。
第一,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歷水平。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由于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很少有人能夠脫產研讀碩士學位課程,而出國留學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提升學歷水平已經成為大部分高職英語教師的迫切要求,同時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喚醒自身發展的自我意識,從主體上去實現去完成學習,通過學習英語學科相關知識、學習英美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對學習英語的相關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以達到快速提高自己知識面的目的;與此同時不斷提升職業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行為規范,提高自我發展需要的自覺性。
第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增強創新意識。高職英語教師要適時改變教育教學觀念,主要包括教育觀、學生觀和教育活動觀,及時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性質、英語教學特點以及學科價值,從思想意識,課程理念,到角色定位,教學行為方式等方面都要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滿足社會進步的需要,滿足時代與時俱進的需要。高職英語教師要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使自己獲取開放的頭腦、進取的精神和探究的興趣,能夠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風格,不斷地探索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第三,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及時更新學科專業知識,逐漸提高自身語言素養。高職英語教師英語教師要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好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系統的英語語言基本知識,如英語語法、詞匯、語音、語篇等知識;教師要熟練掌握包括英語教學手法、英語教學測評體系、二語習得理論知識、英語教學研究在內的英語學科理論知識,還應及時關注國內外關于外語學習理論的更新,掌握最前沿的學科;教師要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能用英語閱讀專業文獻,參加學術交流。
第四,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開展教學反思,促進專業可持續發展。反思,對教師而言就是反思性教學,是教師負責以自己的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核和分析。教學反思是在教學實踐中觀察自身和他人教學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并結合理論指導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行為,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第五,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水平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高職英語教師要具備網絡工具應用的能力、信息獲取能力,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不僅會利用多媒體去講課,更要利用這種先進的手段來武器自己的頭腦,這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體現。高職英語教師要具有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能正確評估自己的專業發展狀況,確定自己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
總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在探索性、反思性的教學中錘煉的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其中孕育著由典型的環境、人物與事件作為催化劑的質變和頓悟,對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希冀本文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途徑的探索能夠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1] Richard,J.& T.Farrel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Language Teachers:Strategies fir Teacher Learning.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 王海嘯.大學教師與教學情況調查分析[J].外語界,2009(4).
[3] 文秋芳.《英語教學中的行動研究方法》評介[J].中國外語教育,2011(3).
[4] 吳一安.優秀外語教師專業素質探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3).
[5] 夏紀梅.外語教師發展知與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知識建構與專業發展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414214。
汪穎(1977-),女,河北保定人,學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
g715
A
1672-5832(2016)01-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