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旅游文化軟實力屬于旅游產業的可控因素,對區域影響力和旅游事業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良好的旅游文化能以自身魅力提升旅游地整體形象,形成獨有的文化影響力和文化吸引力,促進旅游事業和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因此,要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通過有效路徑不斷提升區域旅游文化軟實力。
一、區域旅游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景區文化特色不夠鮮明,主題定位不夠準確
部分景區景點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設的高端大氣,鄉村景區城市化趨勢明顯。在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開發中忽視旅游地歷史的、民俗的等區域文化資源的主題定位和特色彰顯,內涵挖掘不深,底蘊凸顯不夠,失去文化支撐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與旅游發展相脫節,文化發展缺乏規劃
旅游文化軟實力建設需要整體規劃、統籌安排、系統發展,要把旅游文化發展與旅游及其他社會事業的發展有機融合才能實現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視或忽略了涉及面廣、周期長、顯效慢的旅游文化軟實力發展問題。
(三)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景區文化吸引不足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變和文化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熱衷于文化旅游,喜歡到富有文化內涵的旅游地去體驗民俗風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時陶冶情操。旅游文化發展滯后,沒有文化內涵和文化影響的旅游地勢必難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資源嚴重匱乏,文化發展后續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蘊和內涵的景區景點地處偏遠、條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所需的各類策劃、營銷、管理人才引進難、留不住。加之個別地方政府對旅游文化事業發展認識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藝無人傳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夠,文化發展缺乏合力
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文化軟實力的加強絕不能單憑市場調節和民間自覺。部分地方政府對強化旅游文化軟實力缺乏統一規劃和長效機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總體協調,政府主導作用和宏觀調控不利帶來了無序、盲目發展,發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區域旅游文化軟實力的對策建議
(一)準確定位區域旅游文化主題,打造區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地區形成旅游吸引力,發展旅游事業的靈魂。地方政府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區域旅游文化事業發展做出長遠規劃和主題定位。要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風土人情、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文化資源的普查、征集與調研,為制定規劃,定位主題,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實基礎。聘請專家學者對區域特有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論證、整理、開發、包裝和宣傳,力爭開發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產業鏈。
(二)大力發展區域旅游文化產業,夯實區域旅游文化發展基礎
旅游產業發展是旅游文化軟實力發展的直接載體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過政策支持,鼓勵扶持專業人才組建區域旅游文化產業研發機構,并積極將研究成果進行轉化,促進旅游文化事業長效發展。旅游文化軟實力提升要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實現有機融合、資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設施和場所建設中要體現區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藝創作、文化活動、媒體宣傳中要鼓勵繼承、發展和宣傳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區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區域旅游文化資源,形成區域旅游文化發展合力
旅游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必須以人文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遺產、民俗風情體驗等文化資源的充分整合為基礎。要把詩詞歌賦、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風土人情等有機融入自然景觀、生態資源和文物遺址中,使旅游地的歷史、文化、社會變遷、經濟發展歷程等能夠讓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發揮歷史紀念館、人文生活館、主題文化園等載體和民俗風情表演、民俗文化節、文化旅游節、學術論壇研討等形式加大對區域文化的宣傳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軟實力。
(四)培養引進區域旅游文化人才,促進區域旅游文化提檔升級
人才是旅游文化軟實力提升的智力支撐。要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和專業文化機構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檔次。積極培養和引進素質高、潛力大、經驗足、能創新的優秀人才,保證他們的工資福利、學習培訓、評優晉級等待遇,使他們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業發展。要創造條件給民間文化團體、民間文藝骨干、民間藝人等提供成長空間和展示舞臺,保證基層本土文化人才儲備充足。通過獎勵機制激發全社會的熱情和潛能,通過群策群力促進旅游文化提檔升級。
(五)拓寬區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確保旅游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旅游文化事業是一項投入資金大、回報周期長的陽光產業,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文化軟實力吸引客商投入當地旅游文化事業,同時通過投資者參與旅游文化事業發展提升地區的旅游文化軟實力。要以市場為導向,制定優惠政策,放寬準入條件,創新合作方式,引進更多的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旅游文化事業發展。要整合項目資金,設立專項扶持獎勵基金,對為地方旅游文化事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資金補貼和獎勵。
(作者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延壽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