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中職旅游專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旅游人才,而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在以“創業帶動就業”理念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中職旅游專業將SYB理念納入課程設置。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目前我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課程設置改革的緊迫性,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初步探索課程設置改革的思路。
一、SYB的主要思想和述評
創業是一項艱巨而又具有挑戰性的社會活動。我國為以創業促就業、實現就業的倍增效應,于2000年引進了國際勞工組織開發的SIYB即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創業培訓項目。SYB(StartYourBusiness)是SIYB項目中的一個子項目,該子項目主要涉及如何創辦、擁有自己的企業。SYB多采用參與性培訓方法,如講課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法、頭腦風暴法、討論法、練習法、SYB游戲法等方法,教學也多利用黑白板、多媒體、掛紙、卡片、實物等多種視覺直觀教具,注重利用空間、時間、物體、手勢、模仿、接觸等非語言性表達來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創造性思維、創造力的培養與提升,是一個“教材實用、教法獨特、效果顯著、社會實踐價值極強”的培訓項目。它的培訓課程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見表一)
二、目前我國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機械,傳統
教育部對各專業的課程設置都有一個基本的宏觀要求,現在許多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是直接套用國家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而這種課程設置機械、傳統,未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很多應用型學科課程開設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的合理調整和補充,導致學生畢業時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距甚遠。
(二)理論知識與實踐體驗分配不合理
旅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它對實踐的要求比理論高多了,但是大多數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卻是更加偏向理論知識,對實踐體驗活動安排得太少,絕大多數學校的實踐體驗活動都放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找出的學校所學與企業需要的那些差距,都不能很好的進行總結與解決,慢慢地就業就顯得很被動。
(三)教材編制傳統,課程內容老套
中職教育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專業教材的科目和版本已成一定規模,旅游專業也不例外,同一門課程甚至有十多個版本,然而數量與質量卻不是成正比的。我國長期以來教材編制的傳統是編寫人員多為專業理論研究專家,而行業一線員工很少參與,從而導致課程內容偏向傳統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缺乏時效性,沒有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未能及時更新和補充課程內容,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只能被動就業,填鴨式就業。
三、中職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的緊迫性
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其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合理的課程內容和合理的課程結構。合理的課程內容指課程的內容要遵循知識論規律,能夠反映學科的主要知識、時代發展要求及主要方法論。合理的課程結構則指各門課程之間的結構安排要合理,包括開設的課程、課程開設的先后,以及各課程之間的銜接順序都要合理,使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與練習,能獲得這一專業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常德幾所辦學效果好、就業率高的中職學校旅游專業畢業生及教師進行的關于學生就業情況、創業存在的障礙以及對在學校開設創業指導認同度等問題的問卷調查,得出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高,但其就業穩定性差,許多中職學生將眼光瞄準了創業,試圖通過創業來解決就業問題,以創業求生存、以創業謀發展。雖然很多中職學校已經開始意識到創業教育,但只是將其納入到職業規劃教育中,創業教師基本是由德育老師擔任,側重的是學生就業創業觀念的培養,并沒有安排專業的創業培訓,更是很少涉及到旅游本專業的創業思路、步驟及方法,從而導致學生想創業卻難創業,因此,融入SYB理念的課程設置改革顯得尤為急切。
四、基于SYB理念的課程設置改革思路
(一)課程設置的目標:適應社會生活滿足社會需求
課程應該在社會需求中尋找其基礎,學校應該幫助學生適應現存的社會秩序,使學生滿足國家的需求以及為順應社會價值與規范而做準備,使學生在社會重建中改進社會。課程設置應以培養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為主題,通過合理科學的課程標準,把校內的專業學習和校外的實踐體驗結合起來,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課程設置應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及變化,及時地得以更改。以前中職旅游專業主要培養能勝任導游服務、景點講解、旅游飯店的前廳、客房、餐飲等服務與管理的工作。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復蘇與快速發展,酒店行業涉及的服務越來越廣,會展旅游、康樂服務、茶藝服務等越來越熱門,而這些相關課程則已逐漸納入學生必修科目,并得以重視。
(二)課程設置的模式:注重專業基礎知識和企業體驗的結合
中職教育是以培養有一技或數技之長的技術型勞動者為主要目的,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是中職學校課程設置的出發點。(見表二)
(三)課程設置的重點:SYB理念貫穿整個中職學習生涯
開設SYB培訓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擁有創業意識、掌握創業知識,挖掘潛能、開發創業所需的基本素質、培養創業綜合能力,達到提高學生自我就業的目的,使更多的求職者變成職業崗位的創造者,變被動創業為主動創業。中職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應融合在課堂中,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深入工作情境、增加學生鍛煉的機會。一是開設創業性的教育課程,如市場營銷、企業法律知識等。二是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式、SYB游戲法、頭腦風暴法等。三是企業參與課程設置和課程設計,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完善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四是邀請企業、成功創業人士、失敗創業人士等以開講座形式對學生進行實例教育。
(四)課程實施:將SYB能力提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目前中職學校教學是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應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一是課程設置要合理分配理論學習與實踐體驗的時間,增加實踐課時的比重。二是要調整教材,將SYB培訓整合到各專業課程。三是要建立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機制。鼓勵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的運作、親身感受真正的企業精神,尤其是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價值觀、企業文化、服務理念、運作規范、企業風險等。四是開展創業教育活動。利用學生社團、創業設計比賽、學科競賽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常德財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