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琴+金鑫+龔婷婷
酒店業作為服務行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人才流失嚴重。如何培育一支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酒店從業人員隊伍是當今業界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金肯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實際,從課程結構、實踐教學體系等方面探討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世界酒店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酒店業發展最快的第一大國。由此,社會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目前,酒店人才普遍流失嚴重,中高層管理人才競爭激烈。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實踐基地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
本文通過總結目前本校與酒店合作的特點、學生實習表現以及取得的成效,探索建立適合本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
一、校企合作酒店的特點
與我校酒店管理專業開展合作的都是口碑較高的五星級酒店,全部由院系領導及專業老師實地考察、詳細訪談后確定。酒店地處經濟發達的南京市市中心,交通便利;建筑設施設備十分豪華,擁有各種各樣的餐廳,規模較大的會議廳和宴會廳;服務項目齊全,管理水平較高;在業界擁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力。
二、學生的表現及取得的成效
(一)總體上說,學生入職適應力較強
學生離開學校,來到酒店,面對的是忙碌的工作和陌生的生活環境。除有個別同學不能適應工作節奏和生活環境提前回校外,其余都能堅持到最后。學生均安排在基層崗位,從事中餐服務員、西餐服務員、大堂服務員、行李員等工作。
(二)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贏得酒店好評
實習期間,學校和酒店人事聯系密切。得知學生能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勞動紀律,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具有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責任感強,凡事能從酒店角度思考問題。部分同學能克服困難,春節留守酒店工作而不是回家度假。
(三)回學校后,學習勁頭十足
酒店實習期結束后,在回校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經歷,提出問題和假設,認真聽講,直至找到答案。學習目標很明確。
三、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由諸多相關要素構成的完整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指導下,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某種標準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們在實踐中形成一定的風格或特征,具有明顯的系統性與范型性”。
為了培養適應能力較強的大學生,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設置合適的課程體系
1.以工作崗位為源頭,學校與企業共同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酒店的工作崗位主要有前廳服務、客房服務、酒吧服務、餐廳服務、會議服務等等,根據這些崗位來確定學生未來所需的職業能力,校方和酒店共同開發課程體系。確保學生通過學習不同課程,獲得相應的知識和技能,習得或養成很好的職業素養,并能擁有較強的多崗就業能力和在職可持續發展能力。
2.課程體系要兼顧職業成長的需要,為學生畢業以后的成長奠定一定的基礎。建構“分層遞進、崗位上升遷移”的課程體系。酒店管理專業畢業生多從服務員等基層崗位開始做起,然后逐漸成為業務骨干,經過2年或更長的時間成為基層主管,完成“新手→骨干→基層主管”的職業成長。
3.加強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由素質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習課程構成,其中專業教育課程細分為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突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創新和創業意識,為學生就業和發展打好基礎。
(二)突出實踐教學,使其體系化
1.明確實踐教學理念。圍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充分考慮并體現本專業學科特點,以“學中練,練中學,學練融合”的教、學、做一體化為實踐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根據不同課程的要求,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或其他多種重視實訓的教學方式。
2.增加實踐比重。職業技能的培養主要針對酒店管理專業就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以及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系統設計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以實現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在課程體系中增加各種實訓、實習及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多元化實訓。通過多元化實訓,強化三個訓練層次:基本技能訓練、專項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在各項實踐環節中強調動手能力、綜合能力、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這不僅使本專業的學生專業能力得以極大提高,而且使畢業生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適應中小企業對高素質的酒店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適應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需要。
4.推進工學結合。繼續增加頂崗實習的比重。重視學生學習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有機結合,將畢業設計改革成畢業項目,并與畢業實習、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校內生產性實訓教學資源和廣泛的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資源,做到理論融于實踐,學與用零距離對接。進一步密切與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關系,推進工學結合
(三)高度發揮酒店的作用
1.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跟蹤和完善,特別是課程體系的設置,應結合現代酒店發展的文化和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來確定。
2.酒店安排人員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培訓,比如具體崗位的儀容儀表要求、服務程序和標準、操作技能等,這可作為學校校內實訓的有力補充。
3.定期或不定期安排酒店管理專業老師去合作酒店頂崗實習,使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更接地氣。培養出適合酒店需要的人才。
四、總結
本方案遵循高職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培養客觀要求,又結合學院的辦學條件和辦學特色,合理設置課程結構、實踐教學比例和職業技能考證等相關內容。人才培養方案的編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完成職業教育所必需實現的各種“對接”,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分析和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整合教學內容,構建以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指定學生必考的主證項目,配以必要的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和相應的綜合實訓項目。分析企業典型工程過程,精心選擇適合教學的典型工作任務為項目載體實施教學,實現人才培養方案中職業技能培養目標。
(作者單位:金肯職業技術學院旅游酒店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