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道德觀念和意識,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幼兒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戲可以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良好行為習慣
孩子通過游戲角色來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可以為孩子將來的行為習慣打下基礎 ,還可以提高孩子生活中處理事情的能力。著名的教育專家陳鶴琴曾說過,幼兒從生活實踐中獲取知識,而幼兒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種游戲。由此可以看出讓幼兒通過游戲的角色去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于老師來說,教學也會更加的輕松自然。
一、游戲角色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可謂是萬千寵愛于一身,因此,孩子們生活中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性格較為自私、任性,不會為他人考慮。所以,我們應該利用游戲角色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熱愛集體,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行為和精神。例如:在“我是優秀的理貨員”游戲中,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整理陳列超市的服裝區、玩具區、日化區及食品區的貨物,組內成員相互合作進行,男孩子負責擺貨品,女孩子進行貨品分類,孩子們逼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努力做好,以自己的勞動換取超市的成功營業。然后,由教師評價哪個小組的理貨工作做得昀棒,看到井井有條的貨品陳列,就說明幼兒們已經產生了一定的集體觀念和責任感,以及互幫互助的合作精神。
二、游戲角色對幼兒發展社會交往能力的影響
游戲角色可以提供給幼兒對社會實踐的條件和機會,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和體驗生活,這也是游戲角色的優勢所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通過游戲角色的扮演,展現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去模仿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互動過程,學習正確的待人方式、禮貌用語,培養孩子正確的思想觀念。幼兒在特定的情景游戲中,通過角色的扮演,真切地展現所表演角色的特點,從而辨析善惡美丑,從小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例如:在乘坐公共汽車的場景中,設定幼兒扮演售票員的角色,要求孩子接待乘客要禮貌,售票和檢票要細心,還要給乘客做出為老人和孕婦讓座這樣的提示。通過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幼兒學會關愛他人,培養尊老愛幼的美好品質。而且,在生活中再遇到相似的場景,幼兒自然而然會為老年人讓座,幫助生活中需要幫助的人,從小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當然,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日常生活的認知和理解設計和編排情景,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能力去完成游戲角色的任務。幼兒的生活經驗越多,其扮演的角色水平就會越高,收獲就越多。
三、游戲角色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父母的過度呵護,幼兒們普遍都缺乏突發問題的解決能力,什么事情都第一時間地求助家長,這樣的現狀對于幼兒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多角度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利用游戲活動中的角色扮演增強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幼兒獨立、自主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例如,設置這樣的生活場景,小朋友獨自一人在家,這時有人來敲門,自稱是爸爸的同事,幫爸爸回來取一份工作用的文件,然后,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往下進行,有的孩子會立刻開門,沒有任何防備心理;而有的孩子就會產生一定的疑慮,不會輕易開門。這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分析這個事件可能出現的危險性,列舉幾項類似的應對措施,如立刻打電話給父母確認,或者要求對方自己去找父母回來等等,以此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及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同時,要鼓勵幼兒獨自分析解決問題,挖掘幼兒的發散思維及創造能力,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促使幼兒養成勇敢自信的行為習慣。為他們以后步入社會,在社會上立足做好準備。
四、游戲角色對體育運動的有效影響
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對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只是機械性地去練習動作,只能給孩子帶來枯燥的感覺,所以,教師應該在體育運動中穿插孩子感興趣的游戲角色。比如,幼兒營救隊員的活動,教師安排幼兒扮演救護員,之后由隊員負責抬擔架,抬過小溪上的獨木橋,穿過叢林,此處的獨木橋、小溪、叢林可以由積木、繩子、椅子桌子等組成,然后把傷員再抬回來。這些練習的過程中,可以使孩子們特別自然地進入活動之中,主動地鍛煉和學習。除此之外,在活動中,教師還結合情景讓幼兒自主探究。比如,老師結合日常救治傷員的場景,讓孩子們去觀察現有的材料,開動腦筋,怎么樣有效地利用現有材料,跨越障礙去救治傷員。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在活動中將智力和體力結合起來,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五、結論
總之,通過角色扮演的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成效會比反復說教好得多。孩子們可以在角色中自主地創新游戲,并且在角色中體驗情感,獲取知識并且領悟道理,對幼兒的成長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王偉.談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