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敏
[摘 要]近年來我國持續推行交通可持續發展,西安市為響應落實國家發展理念,推出了公共自行車交通運行系統,引導市民廣泛使用公共自行車,以緩解交通運行壓力,減少碳排放量、改善空氣質量。文章通過調查西安市公共自行車使用現狀,指出公共自行車在系統建設、基礎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系統運行建設、發展規劃建設等建議,以期改善公共自行車使用率低的尷尬局面,帶動市民綠色出行。
[關鍵詞]公共自行車;綠色出行;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180
1 調查背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汽車已然占據人們的生活空間,城市道路交通也變得水泄不通,車馬輻輳的私家車更是加劇了空氣污染的程度,人們的生存環境正在不斷地接受挑戰。人們逐漸意識到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途徑在于發展公共交通,改善城市環境的關鍵在于減少碳排放量,因此,自行車出行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西安市政府推出公共自行車旨在減少空氣污染、緩解道路壓力、提供方便出行、引導健康出行,據統計,在2011年4月,西安市首批投入300輛公共自行車在西安市設置10個網點進行使用運行,截至 2016年,西安市已投入5萬輛公共自行車,使用人數已達33萬人。但在投入使用的初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網點分布不均勻、系統保障機制不完整、公共服務系統不完整,基于以上問題的考慮,筆者通過在2016年1月至6月期間對西安市公共自行車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從城市規劃的角度出發,為公共自行車系統未來發展提出意見與建議,以供參考。
2 公共自行車使用現狀
2.1 對公共自行車了解甚少
本次調查對象為西安市內十六歲以上市民,調查范圍覆蓋西安市4個區(雁塔區、長安區、高新區、曲江新區)。調查中,實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883份,問卷的有效率88.3%,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有41.53%的市民對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狀況不了解,從而導致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率不高。大多數市民表示政府對公共自行車的宣傳力度不足,號召力不大,導致市民仍未形成使用公共自行車的意識。
2.2 辦卡程序復雜
調查數據顯示,有42.08%的市民對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方式及辦卡程序不了解,導致不曾嘗試去使用公共自行車。其次,使用過程太麻煩了,暫時不會辦理或使用公共自行車。
2.3 辦卡押金高
經在公共自行車網點進行實地調查,筆者得到了不使用公共自行車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有22.4%的市民認為公共自行車的辦卡押金太高,并認為辦卡押金理應抵押成車費進行租車使用。
2.4 網點分布不均勻
調查數據顯示,有60%的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車是為了上下班,使用者以中青年為主。由調查數據得出:21%的市民希望在特殊地段的社區附近建立公共自行車租賃點,應考慮小區居民的出行方便;17%的市民希望在大型公交車站設立租賃點,便于乘車;14%的市民要求在學校附近建立租賃點,因為學生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可能有點遠,所以上學期間使用率會高于假期;13%的市民要求在大型超市附近設立租賃點,方便市民購物。
3 公共自行車的建設意見
調查數據顯示,市民不使用公共自行車主要因為不了解公共自行車的使用程序,所占比例為41.53%。辦卡太復雜、找不到辦卡點占42.08%;其次是距離太短,沒有必要使用占28.96%;辦卡押金太高,占22.4%;其他和對自行車不滿意(嫌自行車太舊,太臟,不舒適)同占14.21%;使用費用太高占7.1%。因此,增設停車點與辦卡點能讓市民更加了解公共自行車的使用情況。媒體加強對綠色出行和使用公共自行車的宣傳,使市民更好地了解自行車,從而替代出行。增設更多的停車點與辦卡點,將解決市民辦卡太復雜和找不到辦卡點的問題。降低押金和公共自行車的費用,能解決自行車辦卡押金過高和使用費用的問題。因此,針對西安市公共自行車使用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租賃點設置具有顯著性
租賃點的布局應遵循以下原則:
(1)自行成網原則。給公共自行車安裝導航系統,隨時隨地找到最近的停車點,分擔交通。
(2)換乘方便原則。公共自行車服務點應主要設置在社區、公交站、地鐵站、購物中心、學校等人流集中的區域,將公共自行車站點與周邊交通方式相結合方便市民換乘。
(3)景觀協調原則。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建立應結合周邊環境,形成景觀與服務為一體的服務設施,租賃點還應設置管理車棚或管理亭,避免自行車暴曬雨淋。
(4)老少皆宜原則。目前城市所投放的公共自行車都是純一色的自行車,缺乏新鮮感,應投入各類樣式不同的自行車,如情侶雙人腳踏車、年輕時尚山地車、安全平穩中年車等,吸引市民體驗。
3.2 建立多功能一體化服務站
設置服務站是為了方便管理自行車日常的租賃與歸還,同時為自行車系統的運營提供相關服務,如磁卡辦理、充值、退卡、掛失補辦等手續。服務站點提升其功能性,并可以結合報刊亭、電話亭、充電亭、ATM機、地圖查詢器、旅游咨詢服務等設施,如此一來,既能方便廣大市民,又能實現多功能一體化服務。
3.3 舉辦趣味文化活動
設置公共自行車的益處之一在于能夠鼓勵全民健身。針對這一好處,可以定期舉辦自行車競賽活動,利用西安城墻這一特色文化優勢,舉行自行車環墻行比賽。西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同時也具備這樣的條件和資源,這不僅能為本地市民的文化活動提供一個創新點,還能吸引游客,通過包裝宣傳發展成為西安特色文化活動,具有深遠意義。
4 公共自行車的發展優勢
4.1 緩解交通運營壓力
由于近年來普遍存在的停車難、交通擁擠、交通事故多等問題,自行車以體積小、靈活性等優點,使其能在人群聚集區或道路擁堵段順利通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運營壓力。
4.2 彌補公共交通不足
公共交通是城市運營交通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公共交通靈活性差,可達性低,服務范圍有限,仍需要依靠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合和銜接才能完成旅客的運營,公共自行車靈活,便捷,可達性好,恰好彌補了公共交通存在的缺陷,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建立使公共交通服務更加完善,極大程度地促進了公共交通的發展,優化了城市客運交通的結構。
4.3 低碳環保與節能
從各種交通工具的廢氣排放量來看,除了步行,自行車是不產生污染的交通工具之一,它以零排放的特色成為國際公認的綠色出行方式,同時自行車還具有噪音低的優點,對減少環境污染起積極作用并在建設低碳型交通體系中起重要作用。
4.4 鼓勵全民健身,倡導健康生活
社會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忙碌的工作使人們越來越忽視運動的重要性,城市化的加劇在帶來城市病的同時,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現了極大的偏差,伴隨而來的則是肥胖、疾病等困擾。自行車的使用,能給市民提供一種便捷的運動方式,旨在鼓勵全民健身,倡導健康生活。
4.5 營造良好的社會效益
自行車系統的建立,其一,為城市增加了新的就業崗位;其二,公共自行車的租賃費用較低,適用于不同階層的人群,尤其是低收人階層的人群;其三,公共自行車的推廣,使機動車使用量下降;其四,改善非機動車亂停車的現象,規范自行車車輛的停放;其五,極大程度上減少機動車亂停堵車等現象,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正浩.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遠期發展規模分析[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0(2).
[2]高瑩.城市旅游中的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分析[C].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