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忠
[摘 要]田徑運動是最古老的體育競技項目之一,包含了跑、跳、投等最基礎的運動元素,被視為其他體育項目的基礎,最能夠展現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但是,近年來全國普通高校體育的田徑教學遇到了一些難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造成了田徑運動教學質量不斷下降。文章針對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為田徑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普通高校;田徑教學;質量提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41
當前,高校開展個性化教學培養,很多高校體育教學出現師生雙選制、選課制、俱樂部制等多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興趣體育,健身體育的理念。在課程的安排上也引進了許多的大眾娛樂項目加入到體育課程中來,像網球、足球、健美操、太極拳等,這些項目在豐富了學生興趣選擇的過程中也使得學校田徑教學出現了危機。通過對一些大學體育課田徑教學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設有田徑體育課,只有五分之一的高校開設了田徑選修課,大部分高校由于選修人少,學生不喜歡等原因沒有開設相關田徑課程。可見,我國高校田徑體育課現狀不容樂觀,提升教學質量更是難上加難。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田徑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成為擺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面前的一道難題。要破解教學調整對田徑課程帶來的不利影響,解決教學改革中面臨的難題需要分析當前田徑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策略,為高校教學改革排憂解難。
1 普通高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田徑課時偏少
當前教學改革越來越朝著綜合素質培養前進,提倡厚基礎,提倡一專多能。高校在落實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也對高校的田徑課教學計劃做了相應的調整,但是,田徑課程的課時是越調整越少。然而,田徑課程是一項對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都有提高的學科,需要學生花費一些精力,此外,其成績的好壞、教學質量都與田徑的訓練課時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田徑是體育運動的基礎科目,它涉及運動中的跑、跳、投等基本動作訓練,對其他運動水平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其重要性決定了它在體育科目中的重要性,也是一個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很明顯,田徑課程當前受到的重視程度與其重要性并不相符,田徑課時的減少給高校田徑教學帶來了相當大的影響。
1.2 師資力量不完善
高校經過了大規模擴招、擴建之后,各個高校學生數量突飛猛進、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在大規模擴招、擴建之后,各個高校的學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數量,但是與大幅上升的學生相比,學校的師資力量并沒有跟上:學校的操場、教學樓、運動器材的建設嚴重滯后。在教學中由于教師資源的稀缺,很多高校出現了一個教師同時給幾百個學生授課、幾十個人一起做一個運動練習、課后學生無法進行相應練習、一個教師同時擔任多門課教學等情況,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田徑練習質量,對田徑的興趣自然也就無法提高。此外,高校在引進人才方面還有些偏差,很多高校在引進教師方面只注重學歷,這雖然提高了教師的整體學歷水平,但是高學歷、高職稱并不能夠與高素質,高能力畫上等號,我們還要重視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做到“能文能武,知行合一”。
1.3 指導思想不明確
當前大學生對田徑課程的熱情不高,與學生課余生活豐富多彩,體育課程選擇更加多樣化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田徑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造成的。在傳統觀念中,田徑只是一項競技項目,認為跑、跳、投等沒有什么意思,從而忽視了田徑對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的鍛煉。在教學中教師也基本上都是在強調技能的提升,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田徑學習的樂趣,使得課程索然無味。同時,高校在貫徹“健康教育”“終身體育”的教學理念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實際行動,學生不能夠充分認識到田徑項目的重要性,學生觀念上有偏差就會降低田徑活動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很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
此外,高校對田徑課程的宣傳不夠,造成學生思想認知上的偏差,對這一古老體育項目的理解片面,影響課程的選擇。
1.4 田徑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田徑教學由于內容多、難度大、課時少,很多田徑教師教學中往往采用最簡單的教學方式——講解示范法,教師在講解中首先將田徑科目動作分步驟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其次,教師講解完就會讓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錯誤,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緩解學時的緊張和教學任務繁重之間的矛盾,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教師、學生、環境的不同,無視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將不同學生用一種方式進行教學,導致了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的缺失,對學生的學習熱情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這種過度強調“教”而忽視“學”的教學方式,將田徑教學完全模式化了,不利于教學改革提倡的探究式、合作式,不利于對學生田徑項目興趣的培養,抹殺了學生對田徑項目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 普通高校田徑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
2.1 改變觀念,加強宣傳
田徑是一項內容豐富的體育項目,能夠培養頑強的性格和拼搏精神、能夠全面地有針對性地鍛煉身體,尤其是對自我保護、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質都有很好的提升。田徑的學習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專項素質和一般素質,給其他各方面體育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因為其如此重要的作用,歷來田徑都是各國最重視的體育項目,高校的基礎課程,由于科技的快速發展,高校政策的不重視,近些年來田徑課程的地位才日趨低下,受到學生漠視。但這都是客觀條件導致,為了讓高校大學生對田徑有一個全面、深入的認識,高校應該將田徑課程重視起來,給予其相應的課時,將其提升到必修課的高度,進一步提高田徑在學生心中的認知。
2.2 加強投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導致教學質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資源不足,這其中包括兩點:第一,教師負擔過重。高校教師資源的稀缺,導致一個教師要同時進行課堂教學、室外教學、器材教學等,這使得教師過于繁忙,無法靜下心來研究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第二,硬件設施不健全,很多高校盲目擴招,學生人數大量增加,硬件設施卻嚴重落后,學生上課有的都找不到應有的設備,這些都對學生學習田徑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所以,高校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根本上去解決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采取積極措施為教師提供便利,精簡教學管理中的煩瑣流程,在教學管理中以老師為主,發揮教師教學的自主性,形成特色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引進教師資源,人才是一個高校發展的必要保障,不僅僅在科研,也在教學質量方面,同時改善教師工作環境,為教師的教學提供良好的平臺;最后,完善體操教學硬件設施,增加與學生相關的硬件建設,比如,專業教室、網絡學習平臺、田徑相關器材等,使學生在田徑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
2.3 改革現行的田徑指導體系,完善教學考核體系
(1)教學內容與時代接軌。時代的快速發展增強了信息傳播的多樣性,教學內容也要及時更新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在教學內容上要注重科學性、實踐性、發展性與整體性,更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在教學內容上還要使其更加具有趣味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育人為本,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指導思想與組織體系也不斷發展完善。現行田徑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要兼顧學生的合作精神、意志表現和學習態度等各種因素。不僅從學生對田徑技術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還要從學生的努力程度、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考察評價,特別是評價體系要將學生自身成績的提高幅度占比加重,使學生在田徑學習中有一種滿足感,消除對田徑運動的恐懼感。
(3)注重田徑項目的運用能力考核。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逐漸滿足,精神文明發展越來越快,而高校大學生正處于運動的黃金時間段,只有理論而不加以實踐運用是不可能的,田徑運動是運動項目中的基礎項目,它能夠給其他項目運動打下良好的基礎,高校應該加強田徑項目的運用能力考核,使大學生積極參與多樣化的運動項目,鍛煉身體,報效祖國。
2.4 促進多樣化教學模式發展
(1)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首先在教學中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與學生建立一種對等的關系,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田徑教學中來,而不是作為聽眾。教師的角色應該轉變,在田徑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動腦、動手,在實踐中消化田徑知識。
(2)豐富教學方式。教學質量的提升僅靠示范講解強塞給學生是不夠的,要他們自己去理解、去思考才能真正學以致用。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根據課程特點與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模式,開發更具有實踐意義的多元化、開放式的教學手段,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在教學中引入日常生活,引入游戲,寓教于樂,提高學習的熱情。還要將田徑教學與當前新興技術相結合,加強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利用多媒體語音、動畫、圖片的多樣性加強學生對動作的認知;加強體育器材的運用,使學生有一種游戲新鮮感;加強比賽競爭,使學生在競爭中將田徑運動發揮到極致,增強成功的喜悅感。
3 結 論
高校田徑教學質量的提升一定要從觀念著手,加強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發揮田徑項目在大學生身心方面的培養作用。文章從當前高校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結合實際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一些策略:改變觀念加強宣傳、加強投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改革現行的田徑指導體系完善教學考核體系、促進多樣化教學模式發展等,希望通過這些辦法提高學生對田徑項目的熱情,扭轉當前田徑教學的尷尬局面,提升田徑教學的整體質量,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瑞玉,韋春暉.高校田徑教學面臨困境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南方論刊,2008(4).
[2]畢紅星.我國部分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改革關鍵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1).
[3]王文中.提高普通高校田徑教學質量之我見[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2000(4).
[4]何婉晨.高校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