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高職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進行了論述,針對目前專業基礎課程實施中的困難,將數據挖掘技術引入課程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分析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知識聯系、影響學生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主要因素、學生學習核心知識點的主要影響因素以及知識評價體系等方面,完善專業基礎課程的建設。
【關鍵詞】數據挖掘 專業基礎課程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C-0068-02
如今,大數據挖掘技術已經應用于各領域,在知識發現、信息決策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教育模式、教學方法、課程建設等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改革的步伐中,高職院校試圖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尋找新的改革契機,論證和完善改革成果,讓數據先行,為改革提供有力的依據。教育教學改革碩果累累的同時,專業基礎課的改革卻顯緩慢,遠遠地落后于專業改革的進程。
一、高職院校專業基礎課程改革的現狀
(一)專業基礎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學習專業課程打基礎的課程,把學生由淺入深地逐漸領進專業,為學生將來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一直以來,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仍沿用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實驗驗證為輔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落后于現有高職教育的改革實踐。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改革要想有成效,就要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創新是推動高職教育從本質上進行改革創新、更新舊模式的基礎,只有根基牢固了才能更進一步促進專業更新、改革與發展。
(二)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專業基礎課程的建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有:首先,高職改革中學校的精力更多的放在專業課程的建設和改革中,對專業基礎課的建設重視度不夠。對于專業基礎課程,大多數人認為已經成熟、經驗豐富,再建設也難以出成果,所以學校大多會把更多精力、更好的資源放在發展專業課程建設、實驗實訓的建設等方面,因為更能立竿見影、立見成效,卻都忽視了幾乎所有專業基礎課程一直以來都還在沿用本科教學的方式、方法,少有的一些改革也只是在內容上進行修剪,事實上,專業基礎課程的建設和改革一直都是欠缺的。
再者,為配合專業建設,學校會在專業人才選拔中精挑細選,卻大多忽略了專業基礎課師資建設的重要性。大多學校其實也意識到了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于是把承擔專業基礎課程的師資劃分入各專業,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讓專業基礎課服務于專業。但在此過程中卻忽視了政策的引導,部分專業基礎課教師實際并沒有很好地融入專業及團隊。
另外,專業基礎課程課時大量縮減以補貼專業課程的建設。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公共基礎課程的課時基本固定了下來。因此,專業建設時難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削減專業基礎課課時上。針對專業基礎課程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在現有政策、資源、師資和學時的基礎上,把專業基礎課程建設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數據挖掘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數據挖掘(Data Mining,DM)是數據庫中的知識發現(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KDD)的同義詞,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數據庫領域研究的熱點,它是從數據庫的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數據中揭示出隱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潛在價值的信息的過程。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從大量的數據中尋找有價值的信息,用以信息管理、查詢優化、決策支持等。近些年,數據挖掘技術也逐漸被引入學校,在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制度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挖掘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知識聯系
為了適應發展削減專業基礎課程的課時無可厚非,在課時減少的情況下,專業基礎課程還得更好地服務于專業,這就得對課程知識修剪,這方面的工作一般由任課老師根據經驗對知識點進行篩選,如果任課老師對專業知識非常熟悉,篩選的知識大多應該是有效的,但如果是缺乏經驗的老師,或許就難以做到。所以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計劃時,教學知識應更多的考慮將來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可持續性。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發掘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程知識體系之間的關聯性,利用關聯規則、決策樹等方法找到哪些知識與專業有關,哪些知識與專業關聯度不大,制定大綱和計劃時把關聯度大的作為重點,把不相關的知識作為擴展,或者自學知識。這樣就可以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課時,教授學生將來在專業學習中急需的知識,獲取效率最大化。
(二)尋找影響學生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主要因素
高職學校的生源一般基礎會稍有欠缺,理論知識不扎實,學習積極性受過打擊。學生在學習理論性偏強的課程時,尤其表現出排斥。教學中教師很難抓住學生的特點來授課,就會造成學生厭惡學習的惡性循環。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尋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比如生源、高考成績、公共基礎學習情況、專業基礎課程(先行)學習情況、學習態度、教師等多方面因素,也可運用關聯規則等方法分析學生學習專業基礎課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然后根據這些影響因素找到學生學習的規律,適時調整授課方法、進度等。
(三)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核心知識點的主要因素
考量學生在學習核心教學知識點時的影響因素,以便教師在授課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收集歷屆學生學習此類知識點的情況,教師授課的情況,挖掘出學生對于某知識點的學習規律,及適合的學習方法、授課方法等,精確找到適合每個知識點、某一小節、某一章節的教學方法。這樣就不會造成所有的教學決策全憑任課教師的主觀決斷,尊重了學生的成長規律,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效率,由于有針對性地找到了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學習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四)完善知識評價體系
知識評價體系是評估教學質量、學生學習成果等的重要途徑,制定合理的知識評價體系也會反推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展開,激勵學生端正學習態度。知識評價包括理論評價和實踐能力等的評價,需要根據課程核心能力要求、學生能力培養要求、與后續課程的銜接等多方面來制定考核辦法。制定完善的評價體系是一個困難的過程,初期可以結合往屆評價方法設計一些調查問卷,分別對學生、相關專業教師進行調查,利用數據挖掘進行數據分析,總結出合適的評價體系。經過實施以后,再根據學生的情況、教師的反饋進行完善與調整。
同時,根據數據挖掘對各知識聯接的分析結論,結合專業教師的討論意見,專業基礎課程教師可以根據后續專業學習的需要挑揀出合適的知識,重新編制適合本專業學生學習的教材。對于專業基礎課程教師的培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專業基礎課程教師融入專業,熟悉專業課程有利于更好地結合專業需求、現場案例詮釋基礎知識,學生從心理上來說,因為有專業的支撐,也能更好地接受復雜又繁瑣的專業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周麗娟.大數據時代下的當代職業教育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
[2]段向紅,張飛舟.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07(7)
[3]陳忠仁,何業軍,王桂蓮.高職電工基礎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4(7)
[4]陳曉明,唐新宇.基于數據挖掘的AHP算法在職業教育教學評價系統中的應用[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4)
【作者簡介】于燕平(1982— ),女,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能質量分析及數據挖掘,病態嗓音識別。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