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陽 肖 俠 譚云艷
基于面板數據的江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關聯性研究
駱陽肖俠譚云艷
本文以82家江蘇民營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數據為基礎,實證分析了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互為顯著正相關;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相互跨期影響,而且顯著性更強。
江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財務績效
自20世紀初期企業社會責任概念首次被提出以來,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一個熱點。特別是隨著近十年來國內一系列企業社會責任缺失事件的發生,這一問題進一步引起國內學者的廣泛探討和我國政府的深度關注。我國政府及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引導企業社會責任行為,行業組織也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發布相應規范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2006年新修訂的《公司法》明確提出,公司要承擔社會責任,這是首次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規范。2008年,國資委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八個方面內容,并要求有條件的中央企業要定期向社會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同年,中國工經聯與中國煤炭、中國機械等11家工業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中國工業企業及工業協會社會責任指南》,要求工業企業從管理體系、制度體系、信息體系和監督體系四個方面建立社會責任體系。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國有企業應成為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進一步明確了國有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領頭羊作用。政府出臺的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及行業組織發布的相關規范有效促進了國有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但眾多民營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不容樂觀。通過對本文選定的82家江蘇民營上市公司公布的企業年報和社會責任報告分析發現,在滿分為100分的情況下,平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只有28.92分,可見,江蘇民營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遠遠不足。那么,公司履行社會責任能否有效促進公司發展,提升公司財務業績呢?財務業績的提升對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會產生積極影響么?公司履行社會責任與財務業績提升之間是否存在滯后效應呢?本文試圖以江蘇民營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的面板數據為基礎,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與財務績效關聯性問題進行探討,以促進江蘇民營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
按照“經濟人”假設,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能充分反映公司社會責任履行狀況,公司利益相關者通過對公司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分析,會作出一些自利的行為,如員工會做出繼續留職或辭職,供應商會選擇繼續合作或拒絕合作,股東會選擇繼續投資或撤資等決策。所有這些利益相關者提供的資源是公司實現財務績效的基礎,如果公司社會責任履行地好,利益相關者會將更多更優質的資源投入公司,有助于公司更好成長,實現更高的財務績效。沈洪濤(2005)的研究也表明,公司采取一些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動會提高經營效率,最終會帶來更好的財務業績。因此,提出假設1: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公司財務績效越好。
公司社會責任的履行離不開一定的財力支撐。公司財務績效好,才有能力獲取各種資源投入各項社會責任活動。雖然公司可能希望在任何時候表現出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但它們能否實現這個愿望以及實際所能采取的行動受到公司資源的約束。很難想象一個經營上舉步維艱、陷入生存困境的公司還能主動履行好社會責任。因此,提出假設2:公司財務績效越好,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
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傳遞到利益相關者手中需要一個過程,利益相關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決策又需要一個過程,利益相關者的決策體現到公司財務績效中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從公司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到體現在財務績效中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即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特別在我國資本市場弱勢有效的情況下,信息傳遞過程更不順暢,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體現到財務績效中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同樣地,公司開展社會責任投資需要一個決策過程,決策方案的組織實施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從公司實現財務績效到最終社會責任投資落實到位并形成社會責任信息對外披露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提出假設3: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相互跨期影響。
(一)樣本確定與數據來源
本文以2012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江蘇民營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將這些上市公司在2012年—2015年所披露的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年報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以下標準進行了剔除:(1)ST、*ST類公司;(2)數據缺失的上市公司;(3)連續四年未在年報中單列“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公司或未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經過篩選,最后得到82家樣本公司,共計328個樣本觀測值。樣本公司社會責任報告以及年報資料來源于巨潮咨詢網、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文中所需數據由筆者手工整理所得。
(二)變量解釋
1.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
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衡量有多種方法,如聲譽指數法、污染指數法、問卷調查法、專業機構數據庫、內容分析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鑒于江蘇民營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內容分析法衡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根據對江蘇民營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情況的分析,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本文將企業社會責任內容劃分為員工、中小股東及債權人、消費者及供應商、政府、環境保護、遵紀守法、社區及公益事業等7大類,對這7大類再進一步細分成18小類。通過咨詢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領域的專家,按照專家意見對每一小類賦予不同權重分值,權重總分值為100分。先對各小類打分匯總得出大類得分,再進一步匯總得出每家公司的總得分。企業社會責任內容具體分類及分值設定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內容分類
由于上述評分標準僅依照量化信息和非量化信息來評分,缺乏對信息詳細情況的區分度,本文針對不同項目適合的不同表達形式,按照披露內容的詳細程度細分為詳細、較詳細、簡略、無信息四個等級,并賦予不同的權重,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評分標準表
2.財務績效
縱觀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企業財務績效地衡量分為市場指標和會計指標兩大類。由于我國資產市場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屬于弱勢有效市場,市場指標并不能很好地真實反映企業經營當期的實際業績。雖然會計指標可能存在一定的盈余管理影響,但它是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并認可的,即使存在,也是較為合理的。衡量財務績效地會計指標主要有總資產報酬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兩個。其中,總資產報酬率更具有綜合性,不僅反映所有者投入資金的盈利能力,也反映債權人借入資金的增值情況,更能全面體現企業開展社會責任活動的績效。因此,本研究采用總資產報酬率這一會計指標來衡量公司的財務績效。
3.控制變量
參照張兆國、靳小翠、李庚秦(2013),溫素彬、方苑(2008)等大量研究文獻,本文選擇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資產負債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等作為控制變量。
前述各變量的解釋具體見表3。
(三)模型構建
為了檢驗當期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本文構建如下兩個模型:
ROAi,t=a0+a1CSRi,t+a2SIZEi,t+a3ST1i,t+a4SHB i,t+a5LEVi,t+a6ICGi,t(1)
CSRi,t=b0+b1ROAi,t+b2SIZEi,t+b3ST1i,t+b4SHB i, t+b5LEVi,t+b6ICGi,t(2)
為了進一步驗證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是否存在相互跨期影響,本文構建如下兩個模型:

表3 變量定義一覽表
ROAi,t=c0+c1CSRi,t-1+c2SIZEi,t+c3ST1i,t+c4SHB i, t+c5LEVi,t+c6ICGi,t(3)
CSRi,t=d0+d1ROA i,t-1+d2SIZEi,t+d3ST1i,t+d4SHB i,t+d5LEVi,t+d6ICGi,t(4)
其中,CSRi,t-1表示前一期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ROA i,t-1表示前一期的總資產報酬率。
(一)描述性分析

表4 變量的描述性分析
江蘇民營上市公司2012年-2015年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CSR)、財務績效(ROA)等變量的描述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根據表4可知,江蘇民營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CSR),滿分為100分,最小值為0分,最大值為84.60分,均值為28.92分,表明江蘇民營上市公司整體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不高,而且不同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差異較大。
(二)回歸分析
1.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的相互影響
(1)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對財務績效的影響
運用SPSS19.0軟件,根據公式(1)進行回歸分析,對假設1進行檢驗,得到回歸結果見表5。
根據表5回歸結果可知,F統計量的概率遠小于0.05,表明被解釋變量財務績效與解釋變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及控制變量公司規模等之間的回歸方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在10%的水平上呈顯著正相關,即公司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其財務績效越好,這與假設1基本吻合。從表5也可看出,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對財務績效未產生顯著影響。

表5 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對財務績效的回歸結果
(2)當期財務績效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
運用SPSS19.0軟件,根據公式(2)對假設2進行檢驗,得到回歸結果見表6。

表6 當期財務績效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回歸結果
根據表6回歸結果可知,F統計量顯著,表明被解釋變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解釋變量財務績效及控制變量公司規模等之間的回歸方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間在10%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即公司的當期財務績效越好,其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越高,這與假設2基本吻合。表6也反映出,營業收入增長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未產生顯著影響。
2.考慮滯后效應時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的相互影響
(1)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對滯后一期財務績效的影響
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采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滯后一期財務績效選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總資產報酬率。將上述數據帶入SPSS19.0軟件,利用公式(3)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表7 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對滯后一期財務績效的回歸結果
根據表7列示的回歸結果分析可知,F值較為顯著,表明被解釋變量滯后一期財務績效與解釋變量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及控制變量公司規模等之間回歸方程是顯著的。滯后一期財務績效與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間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對當期的財務績效影響相比,效果更顯著。這表明公司當期的社會責任活動及其信息披露水平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存在一定程度的滯后性,這與假設3一致。表7同時反映出,公司規模、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股權制衡度對財務績效不存在顯著影響。
(2)當期財務績效對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

表8 當期財務績效對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回歸結果
當期財務績效采用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總資產報酬率,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選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得分。將上述數據帶入SPSS19.0軟件,利用公式(4)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根據表8的回歸結果分析可知,模型的F值遠低于0.05,表明被解釋變量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解釋變量財務績效及控制變量公司規模等之間的回歸方程具有顯著性。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對當期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影響相比顯著性更強。這反映出公司當期的財務績效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存在一定滯后效應,這與假設3一致。表8同時顯示,營業收入增長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不存在顯著影響。
通過對江蘇民營上市公司2012-2015年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當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互為顯著正相關;(2)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相互跨期影響,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與滯后一期財務績效及財務績效與滯后一期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水平之間仍然呈顯著正相關,而且顯著性更強。這些研究結論對江蘇出臺政策引導民營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及促進民營企業自覺開展社會責任活動具有很好地指導意義。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江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履行及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項目批準號:2015SJB66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1]尹開國,劉小芹,陳華東.基于內生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14(6):98-107.
[2]張芹秀,江少華,駱革新,姚翠紅.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質量與財務績效的關系研究—基于潤靈環球2010-2011年的社會責任報告評級的分析[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4(2):81 -85.
[3]李雙辰,張春旺,李芳.電力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研究—基于51家公司2011-2013年面板數據 [J].會計之友,2015(24):60-64.
[4]張兆國,靳小翠,李庚秦.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交互跨期影響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8):32-39.
[5]溫素彬,方苑.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利益相關者視角的面板數據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08 (10):150-160.
[6]沈洪濤.合規性、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財務業績關系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分析[D].廈門:廈門大學,2005.
[7]田虹.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的相關性—基于中國通信行業的經驗數據[J].經濟管理,2009(1):72-79.
(作者單位:淮海工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