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拓展閱讀——
荀巨伯以德退敵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①,值②胡賊攻郡。友人語③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④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⑤?”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⑥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并⑦獲全⑧。
(選自《世說新語》,劉義慶著,中華書局2011年)
〔注釋〕①疾:重病。②值:恰逢,趕上。③語:動詞,對……說,告訴。④既:已經。⑤止:留下。⑥委:舍棄,拋棄。⑦并:都。⑧全:保全。

本文采用了對話描寫的方法來表現荀巨伯的義舉,他寧可代朋友死去,也不愿自己在朋友危急時刻離城而去,如此俠義感人至深。
作者把生活常態放在特定的環境下來寫,生活常態是荀巨伯去探望病友,特定環境是遇到胡人入侵,這樣更有利于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全篇語言簡潔、明快,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通過賊軍的“謂”與“還”,來側面表現荀巨伯的俠義。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種啟發:做人應該講情意,舍生取義的壯舉值得尊敬和學習。
1.本文表現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質?
2.胡賊“班軍而還”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