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軼飛
【摘要】要想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師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用心指導,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文教師才能奏響一支動聽的習作教學的樂章,讓學生、老師不再害怕作文,而是一種期待,一種幸福。
【關鍵詞】作文;老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學生怕作文原因有二。一是不知道寫什么,苦于沒有內容而無從下筆;二是擔心字數不夠要重寫。教師怕作文也不外乎這兩點。無內容可寫這是學生作文中最大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作文能力強的孩子特別注重生活中的細節,總能在細節中有所發現,而且他們的生活感悟力極高,這在我們平時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不難發現。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學生問:“老師寫多少字?”其實我們知道高年級習作水平高的學生,無論寫什么,字數都能上去,因為他們掌握了習作的方法,懂得怎樣寫具體、生動,而那些習作能力差的學生正是欠缺這一點,所以他們很關心字數。怎樣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不把習作當負擔,聯系我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我覺得從以下四個方面嘗試會有不錯的效果。
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實現寫作的真實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許多習作是與口語交際相聯系的,口語交際是一個打開學生習作思路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口語交際中思想與思想相互碰撞,相互啟發,打開學生思想的枷鎖,讓他們發現身邊有許多的話題,做到作文不說空話、假話,有話可說。
第二,緊密結合學生現實生活,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生活世界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如果把寫作活動當作是多彩生活的一個延續,那么就會煥發出寫作的無窮的動力。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留個不停。”把握時機,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讓學生敢于寫、樂于寫。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波動:學生讀書到動情處時、受委屈時,興奮時、失落時……都是寫作的好時機。這時,引導他把自己心里話寫出來。這時能讓學生寫的有真情,且能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妙用——宣泄激情、解脫自己,展示、發表學生真情實感的習作,讓學生“需要”寫。
第三,要讓學生參與作文批改,在批改中提高習作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常常是教師收上來學生的習作后,花費較大的時間和精力去批改,而學生并不一定認真琢磨老師的批改、評語,有的甚至只看一下分數就合上作文本,作文批改要改變這種模式,要讓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并養成習慣。作文講評課,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到評改作文中來。在參與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看到別人的閃光點。日常教學中我通常是從以下兩方面培養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1.培養學生養成寫完作文后反復看的習慣。學生寫完作文后,教師不要急于收上來,一定要求學生多讀幾遍,邊讀邊想,找出毛病。學生讀一遍,也許會找出幾處毛病,但不易找全:第二遍搜索,可能還會找出隱蔽的錯誤;再讀一遍,還可能會找出一些細枝末節的毛病。
2. 學生間互相修改作文,在修改中互相借鑒經驗。蘇軾有句著名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說的是看不清廬山真面目,是因為自己站在廬山之中,眼界受到了局限。讓別人從另一個角度看文章,自己未發現的不足之處往往容易被別人發現。學生之間相互修改得特別認真,他們會學著老師的樣子把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旁邊還有批語。例如:我班有一個學生作文這樣寫道“九月的一天早晨,溫哥華的大街上車水馬龍,熱鬧極了。”批改作文的學生很認真的劃出此句并寫道“寫出了溫哥華的熱鬧,這句寫得很好。”再比如:在抓特點寫人物的習作中,有位同學寫到“不過,她的笑分為兩種:一種想讓人笑,一種是笑得很奇怪。但我們還是很喜歡她的笑容。”經學生修改后成為“不過,她的笑雖然有時會很刺耳,可是我們都覺得這是一種幸福。因為和她玩,聽她的笑也是一種不同的快樂。”孩子修改作文的能力真的超乎你想象,我想這樣的修改老師可能也想不到,但與同學朝夕相處的她們卻真切地感受到了,所以才有如此精彩的修改。學生在修改作文時很細致,甚至連作文題目都注意到了。一個學生題目是“我家的藏獒米琪”學生改為“有靈性的米琪”很明顯修改后的題目更吸引讀者。學生在批閱完后有的還寫上了自己的評語。從批語中我們也能窺見孩子們的收獲。有的批閱寫到“你的作文非常生動,但是你沒有寫題目。最后一個自然段‘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非常貼切。”還有的寫到“這只‘大白很可愛,讓我情不自禁地喜歡上它。從這兩件事中可以看出大白的調皮和你對大白的喜愛。如果字寫得好些,就更完美了。”孩子們真誠的話語不僅有贊美也委婉地指出了不足,這不正體現了我們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嗎?
當然布置此項作業時,作為教師得有目的發放作文。習作差的給他發習作好的同學的作文讓他修改并學習,習作好的給他發習作差的作文請他修改,這對他也是一種習作能力的提高,同時又有效地減少了語文教師的工作量,效果反而比自己親自批閱好。
第四,在相互欣賞中提高學習自己修改習作的自覺性。在學生作文完成后,好的作文多給他們讀一讀,以便于學生對比聯想,更多地發現自己作文中的問題。利用課前幾分鐘,讓每位學生上前誦讀自己的單元作文。剛開始學生可能只是讀作文,并沒有對老師的批語重視對作文進行及時修改,但隨著讀作文的同學越來越多時,他們會發現別人的作文比自己的通順,比自己的好,于是下次再輪到他,他會提前修改好,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同學。在這里對于聽的同學也要提出要求,如寫一件事,讓學生概括出作文中的一件事;如寫小動物的,讓學生說出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什 ? ? ?么……這樣既相互間品讀了作文,也練習了聽記,又鍛煉了表達,一舉三得。
要想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教師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用心指導,讓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文教師才能奏響一支動聽的習作教學的樂章,讓學生、老師不再害怕作文,而是一種期待,一種幸福。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