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燕
河北省晉州市槐樹鎮北張里學校
?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
齊 燕
河北省晉州市槐樹鎮北張里學校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課程觀、學生觀、知識觀、教師觀等發生了變化,培養目標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要從課堂、教材、知識、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成長以及以學定教。分析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觀念、教學策略、教學結構及師生關系的變化,并指出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變的關鍵點。
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語文對小學教育很重要,為了進一步豐富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展視野,小學開展小班化教學,利用小班化教學的特殊環境積極創新,豐富課堂教學策略的多樣性,把語文知識以多維度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這一做法得到了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與認可。許多人都認為,小班化語文教學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融洽平等關系,而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并大幅提高教育質量。
“趣味性”是語文課程活的靈魂。良好的課堂氣氛是語文趣味教學的形成環境,教師要以對學生真誠的愛和正確的情感示范來牽動學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包括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教師的獨特語言,師生的平等對話等等,有了這樣的前提,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在語文課堂里,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應充分挖掘趣味資源,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生命領域,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的身心參與其中,讓課堂充滿趣味,課堂才能由此煥發生命活力,才能彰顯語文教學的藝術性,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講授有關毛澤東的課文《七律·長征》《開國大典》《毛主席在花山》等,如果教師單純把書上的內容搬到課堂上,學生理解不了那個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心理活動、思想感情,教師便實現不了教學目標,課堂上也不會有精彩生成。如果教師和學生在學這一單元之前都能詳細了解紅軍長征時的歷史背景及長征路上的感人故事,播放多媒體課件,再現抗戰的光榮歷史,認識毛澤東文學作品的特點,則會幫助師生深入理解文本。
分層教學策略的主旨就是教師摸清學生客觀差異,通過這些差異來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利用不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尋求發展。
比如說,將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的學生分為3個層次,并對他們的學習提出不同要求,然后進行分層教育,它遵循“同步教、異步學”的方式,所謂“同步教”就是按照正常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進行統一的教學,“異步學”就是在統一教學內容下制定不同教學要求,例如給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建立學習成果下限,但是沒有實際學習目標上限的策略,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而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不同知識點,甚至是擴展到課外的部分,讓他們去挖掘、理解以及學習知識。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低年級學生要多識字,盡快地進入閱讀階段。如何讓學生在單調枯燥的橫、撇、豎、捺中學得有情有趣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因此,在詞串識字教學中,我從整體入手盡量讓這些字在學生的腦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畫”。如教學“寒流、大雪、北風,蠟梅、翠竹、蒼松,蟒蛇、螞蟻、刺猬,滑雪、跑步、跳繩。”一課時,我首先用多媒體手段顯示寒流侵襲、大雪紛飛、北風呼嘯的場面,讓學生說說此時此刻的感覺。有的說:“真冷呀!”“在這么惡劣的氣候里,你們看它們表現得怎么樣?”多媒體依次出現蠟梅怒放、蒼松挺拔、翠竹挺立的畫面,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見所感。有的說:“它們真勇敢!”有的說:“它們真是好樣的,是個小英雄!”“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些小英雄的名字吧!”“蠟梅、翠竹、蒼松!”學生朗讀的聲音變了,語調變了,就連姿態和神情都變得個個腰桿挺直、精神飽滿,儼然就是一個個小英雄。接著,我把話題一轉:“小朋友們,你們再看它們又在干什么呢?”學生看到三種動物冬眠的圖片都笑著說:“它們都在睡覺呢!”“對了,有些動物到了冬季就不吃不喝,這叫冬眠。你們看它們睡得多香呀!我們應該怎么讀呢?”學生紛紛說:“我們應該輕輕地讀,不要把小動物們吵醒了!”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跳躍、靈性在升騰……
語感是學習規范語言長期積淀的結晶,只有強化聽說讀寫的實踐,持之以恒,養成習慣,才能形成對文章的感受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的實踐活動:聽,就是教師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諸如上課聽講、聽別人講話、聽電視廣播等。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及時捕捉語言信息,了解內容,抓住中心和要點等。這有助于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說,就是在一定的場合中,讓學生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一過程就是言語的口頭運用,在說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在積極地活動,組織語言極快,要求說話的語言準確、連貫、得體。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安排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開故事會、舉行朗誦比賽、表演話劇等,在語言運用中增強語感能力。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而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總之,只要我們不斷努力,一定會讓小學生更愛語文課堂,都能在語文的知識海洋中收獲更多的驚喜和寶藏。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張云嵐.提高低年級學生識字效率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3]趙華.淺談如何優化小學作文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