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玲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馬渡中心小學
?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鄧美玲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馬渡中心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以人為本。
語文教學;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性活動,更是一門藝術。在當今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呢?因此,努力構建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成為我們極其關注的主要問題。那么,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呢?我有以下幾點膚淺的認識。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它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一節課開始,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系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教學《煙臺的海》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自己所了解或體驗過的海邊的生活情景,以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背景知識。然后播放煙臺、渤海灣、膠東半島、西伯利亞、南太平洋等地的風光圖片,讓學生進行比較。最后,設置“煙臺的海有什么獨特之處呢?”這一懸念,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毫無疑問,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導語的設計。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首先應是一篇流淌著詩意的美的散文。對一個老師來說,他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
如教學《煙臺的海》一文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先瀏覽,作好圈畫批注,重點引導學生精讀品味煙臺海的“凝重、壯麗”。首先指導學生抓住“氣勢洶洶”“像萬頭暴怒的獅子”“撲向……濺起……發出……掀到……”等詞句,結合題頭照片,感受煙臺海巨浪洶涌的壯觀景象。接著引導學生通過對“紛紛頂著……觀賞……不顧……站在……拍照留念”等詞語的品味,體會課文用煙臺人和外地游客不畏嚴寒、不怕風浪來襯托煙臺海的壯觀。然后,引導學生欣賞煙臺冬季這道“凝重而又壯麗”的風景線。在精讀品味中,老師的激情講解,在學生的心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樣以情激情,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在他們的朗讀中,我似乎看到了冬季煙臺的海這道“凝重而又壯麗”的風景線。所以,教師運用審美化、情感化的語言去上課,能極大地喚起學生的感情,充分顯示出教學語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有問題才會去思考。教師應根據自己對教材的鉆研和掌握,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用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
如教學《煙臺的海》一文時,教師質疑:為什么作者把煙臺的海說成是“畫”,是“廣闊的背景”,是“壯麗的舞臺”?這里的“畫”“背景”“舞臺”是指什么?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形成一個共識。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對煙臺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觀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的目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形成以“學生探索明白”為主,學生就變成了主動探索者。
俗話說:“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若學生學語文知識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會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
如《煙臺的海》一文教學結束時,我根據課文的特點,在班上開展一次“我是一個小導游”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向身邊的人介紹自己的家鄉。問題一提出,課堂立刻活躍起來,同學們自由組合,討論熱烈。不一會兒,李偉發言了:“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安底,我很高興做你們的導游。這里依山傍水,有高大的白虎山,著名的金沙溫泉,更有勤勞、淳樸的人民。”緊接著寄居在外婆家的蘇敏站了起來:“各位游客,現在你們已經來到歷史名城遵義,在這里曾經召開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遵義會議’,扭轉了中國革命的局面,同時還可以讓你飽覽正在騰飛中的遵義。”蘇敏話音剛落,教室的一角又響起了說話聲“各位遠道而來的朋友,你們好,本次行程將由我為你們作全程服務,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緬甸,這里不僅有熱情好客的人民,而且還有東南亞綺麗的熱帶風光和特有的熱帶風情,定會讓你流連忘返,陶醉其中。”大家把目光投向寄居姑姑家的王強……教師出神入化地為學生創設情境,激起了學生跌宕起伏的萬般思緒,為學生營造了盡情想像的更大空間。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創新。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都在發生著令人欣慰的質的變化。努力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深化課程改革,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
[1]劉甲鳳,劉西娟。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2]徐龍啟。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