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慶
江西省鄱陽縣古縣渡鎮中心學校
?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鄭金慶
江西省鄱陽縣古縣渡鎮中心學校
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語文,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目標。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改革的重中之重?!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弊鳛橐幻W一線教師,我希望我的課堂是高效的、富有活力的。我正在努力地探索著。
課堂展示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還是進行自學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于課堂的始終,直接檢驗著學生自學成敗。當學生展示時,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杜絕學生答案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引導,不點撥,讓學生再答,直到山窮水盡還是解決不了。這時,教師必須細細揣摩,絕不能袖手旁觀,要“點”“導”,要點到有用之處,導到學生心里去,撥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中,只有通過“點”“導”的技巧與藝術,才能體現出高效課堂的理念及價值。但展示時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得到展示的機會,并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首先,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種讓學生敢于議論的寬松的、和諧的、平等的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在課堂講授時,可適當結合自身經歷和社會現實,與學生進行一些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談一談對社會與人生的看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做既可以調整教學氛圍,烘托課堂氣氛,也可以給學生一些心靈上的感應。教師在加強教學互動性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不是絕對權威,不能以尊長的姿態與學生交往,而應以平等的姿態加入與學生的交流;教師要建立多層次的互動,因為教學中的互動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每一方面都會對教學產生影響,充分利用多層次的教學互動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運用教學的互動性,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證。
其次,和諧的課堂氣氛還與教師的講課藝術有極大關系。藝術化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的學習之門。課堂應該是教師進行藝術化教學的場所,是一個優秀教師充分展露自己教育智慧和教學經驗的舞臺。教學藝術通過教師自然的形象氣質、激情飽滿的教學態度、豐富的面部表情、得體的言談舉止、精辟幽默的語言以及靈活的教學手段等形式展現出來,產生一種師生間的心靈激蕩、感情共鳴和思想交流。
學習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學習目標時,既要考慮班內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慮中等生及優等生的提高。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兩級分離。所以,學習目標的制定必須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學習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在日日清的拓展題中做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于那些后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教學過程中多種不同教學手段的使用,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各種音頻、視頻和動畫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把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趣味橫生,化靜為動,能夠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起到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蝙蝠和雷達》一課的教學時,我們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找出它們之間外形上的相似點。然后再播放蝙蝠如何捕捉食物的模擬動畫,讓學生們看完后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蝙蝠捕食全過程。最后展示雷達工作原理的模擬動畫片,讓學生總結其特點,并比較雷達工作原理和蝙蝠捕食過程,總結其共同點。在上述過程中,學生們一邊看動畫一邊討論,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課文的學習,同時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獲得了有關雷達的工作原理的科學知識。
就語文課來說,自主學習互動展示環節的設計基本采用“兩個導學、互動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第一個導學,讓學生自主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然后在老師引導下學生再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二導學,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展示自己的才能。在這兩個環節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提供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其教學模式的構建還有很多種,這需要我們語文教師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但是不管采取何種模式,都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其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充分運用激勵、鼓舞等手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學中樂、樂中學的方式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1]許麗君.例談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