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雪
河北省香河縣渠口鎮東梨園中心小學
?
如何創設靈活多變的小學語文課堂
王 雪
河北省香河縣渠口鎮東梨園中心小學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引起和維持人的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內部因素。一旦學生的興趣被激發出來,積極的情緒就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思維敏捷,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進而實現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教學也會取得事半功倍之功效。
但目前實際小學生語文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課堂單一、氛圍封閉或千變萬化、毫無條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難以體現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更不適應未來教育教學的發展要求。想打破這一現狀,就必須創設更加靈活多變課堂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真正使學生動起來,提升主體參與意識。如何創設靈活多變的課堂,提高學生主動意識,我想,具體的實踐做法可從以下開展:
語文原本來源于生活,自然也應回歸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把課堂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只有學生親身經歷、耳濡目染事物,他們才能在熟知中凝煉感性認識,從而上升成理性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把握好教材自身特點,揣摩好知識與生活經驗的銜接,讓學生在學文中融入生活情感,同時也把課堂中的知識帶入課外生活中去應用。從而達到教學相長,教為應用的具體目的。如:教學《黃鶴樓送別》,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首先出示幾幅圖片,幾個送別的場景:(1)涕淚交加;(2)依依不舍、一步三回頭;(3)瀟灑拱手、飲酒告別;(4)送完就走。讓學生體悟,根據自己生活體驗,你喜歡哪種送別方式?如果送的是朋友,你選哪種?為什么?如果是兩個大男人,兩個大詩人應是哪一種?選完后,讓我們來看書,學文。其次,與學生交流,你們與朋友送別時會說什么,心情如何?再與文中李白與孟浩然的送別場景對比:體悟豪情。你還想起了幾種送別或有關送別的詩?積累一下。最后,你是即將畢業六年級同學如何與好朋友、好同學告別?具體有什么想法和做法?這幾個環節目的只有一個,把送別詩和生活中送別情景融為一體,學文更是應用,拓展更是熏陶。學生在學文中理解男人之間送別的豪情與柳永說的“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睦”相思送別的區別,更會把這其中送別詩,送別的想念詩,應用到生活中,達到物我兩相合的境界。運用生活中的經驗與文本交織,互相融合、互相滲透的方法,會形成了一種開放式的課堂,讓學生暢所欲言,真正把學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了起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是知識源泉。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只有這樣才能填補教材的空白,拓展教學資源,豐富文本表達的內涵,使教學活動更創新,更具生氣。如《船長》一文中,諾曼底號被瑪麗號巨輪撞擊后,人們“亂的不可開交”場面的想像也是一例。“亂得不可開交”就為船長指揮大家救人“井然有序”,產生鮮明的對比,并以此來烘托船長高大形象。因此想像“亂得不可開交”也屬豐富課堂一類。合理的想像,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由于是自己的想像,帶有自己個性化特點,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豐富想像,互相碰撞、互相啟發,還能產生新的智慧火花。為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起了推波助瀾和激蕩回應的作用。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其中除了強調要注重圈點勾畫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動筆寫。讀能陶冶性情,寫方能抒其心態,光讀不寫,學生往往猶如蜻蜓點水,只能獲得浮光掠影的粗淺認識。只有讀寫結合,學生才能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才能有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和獨特感受,從而享受讀書和審美樂趣。如一位教師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學生沉痛而悲傷地結束最后一句“她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后,學生對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的同情,以及對黑暗社會的憤怒溢于言表,而那位老師沒有說一句話,只是輕輕用電腦投影一首,劉倩倩小女孩寫的詩《你別問這是什么》。讓學生在配樂的情景中聆聽誦讀,再輕聲跟讀,讀著讀著,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輕輕抽泣,老師沒有勸阻,沒有評價,只是輕輕說了一句:“同學們,此時,你想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些什么呢?拿出筆寫寫,讓在天堂的小女孩知道你的心意”。學生“情到深處自然濃”,有不少學生仿寫出一首首送給小女孩的詩,也有不少學生議論熱烈,也有的想像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的歡樂情景等,學生寫得真摯動人!緊接著,那位教師又適時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生讀得動情,寫得高興,議得熱烈,抓住了這個讀訓練點又達到了寫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還告訴了學生學語文,寫作文就是要表達真情實感,讀書就是要有自己的經驗等等。這種讀寫自然結合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自然,又調動了其積極性,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由于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真正的為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質變的飛躍,真正的語文教學改革的春天已來臨。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綱要》的頒布,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風起云涌,我們真正告別了“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時代。這就讓我們新時期的小學語文課堂改革更具活力。雖然我們現在看來,好多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有溢、過之嫌,大都有時之士都在糾偏,都反對過多的多媒體及新方法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干擾,但這與多種媒介、多管齊下學習語文的大方向并沒有矛盾。大家不是排斥多種媒介、多種方法,只是研究多種媒介、多種方法結合語文課堂,誰更有有效的問題。我想多管齊下才能讓語文學習課堂更精彩。
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果課堂氣氛不適宜,呈現消極、沉悶的局面,學生的思維感到壓抑,窒息智慧火花,沒有學習的熱情。反之,學生學習情緒高昂,智力活動呈最佳狀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充滿生機的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邀游在知識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