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榮
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鎮野河
?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評價語言
王志榮
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鎮野河
新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式,逐漸呈現出多樣性與開放性,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有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課堂上的評價語言不應拘泥于一種形式,它應因人而異,因課而異,因時而異,因發生的情況而異,教師要有創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真正讓課堂評價語言具有魅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傾聽每一位學生的發言,應根據學生的回答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與不足,既對學生表現出色之處給予肯定,同時又有針對性地提醒并糾正學生的不足。
教師準確生動的評價語言,飽含著真情,發出磁石一樣的力量,扣動孩子們的心弦,引起孩子們心靈的共鳴,使孩子們“親其師,信其言”。教師準確生動的評價語言,能于一問一答之間有柳暗花明之巧;又能似行云流水,娓娓道來,一言一語充滿著詩意和內涵;更能點石成金,一言一語好似春風化雨,滲透孩子們的心田;一吟一誦,更使孩子們如坐春風之中,得到美的感受,心靈的啟迪,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準確生動的教學語言具有巨大的藝術魅力。它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體形象,富有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課上,老師運用形象鮮明、優美流暢的語言能夠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積極的思維,促使學生廣泛參與。老師那富有磁性的、穿透力極強的語言,能深深打動學生,使之更好地學習。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起無休止的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師不僅要善于激發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而且更要善于利用豐富的評價語言,讓學生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
作為學生,由于認知水平的差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盡相同。當學生的回答有失偏頗的時候,以往大多數老師便以“錯了,請坐!”“不對,誰再來?”這些單一的語言來否定學生的回答,并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而現在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老師們善于運用自己巧妙機智的語言來糾正,鼓勵學生的回答,注意情緒導向,做到引而不發。如有位教師在教《坐井觀天》時,對課文進行總結時說:“我們認識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目光狹小。”這時有位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認為青蛙也沒有錯,因為它沒有撒謊,看到天多大,就說多大,應該算個誠實的孩子?!憋@然學生在學完這則寓言故事得到的感悟是獨到的。那位教師對于這個突發事件作了很好的處理:“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話,青蛙沒有撒謊,確實沒有錯。我們今天學習《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故事,就是想讓你們知道一個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有些事物的認識,即使是你親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所以我們要多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盡量使自己站得高些,認識事物盡量全面些?!崩蠋熯@樣的評價無疑是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讓學生在課后自己深入地去思考,去探索生活,發現問題。
在師生心與心交流的過程中,只要老師對學生懷著一種積極的希望之情,就會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使每個學生都會比原來做得更好。在評價時,教者的語氣、語調、眼神、微笑和每一個肢體語言都真切而熱情地向學生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孩子,你是最棒的。這種情感性評價,營造了一個寬松而又自信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并將自己的見解大膽地表達出來。在關鍵時刻老師一些真誠而又充滿深情的贊賞,會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賞識自己,找到進步的方向,平添無窮的力量,以飽滿的情緒積極參與課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項充滿快樂、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動,也使課堂教學更加契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做到及時的交流與溝通。
評價語言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對,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深埋在學生的心。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優劣。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自己精湛的語言評價藝術,創設教育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給他們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的評價,變成一種賞識,一種啟發,一種幫助,一種激勵,既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為,更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在新課程中教學評價應該充滿激勵,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濃厚興趣,從而實現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運用評價語言,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