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肖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小關小學
?
語文作業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
王玉肖
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鎮小關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設計作業,既要顧及作業的一般作用與功能,更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改革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從而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得到提高。
修訂版《大綱》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于“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導致作業陷入了機械重復、單調封閉的誤區。教師布置作業總是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學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學語文要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因此,這種單一的書寫作業已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單調的書寫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做或不完成作業的原因之一。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外作業,爭取使作業富有創造性,使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得到切實的訓練。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我設計了許多類型的作業。有的是隨堂練習;有的是課前的預習;更多的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實踐性很強的作業。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布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作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作,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學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承認并尊重這種差異性,是主體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性,便于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在教學中,我經常把作業設計成“快餐”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如a套餐的題型靈活多樣,偏重于理解、想象、運用;b套餐的題型再低一層次;而c套餐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作業。這樣的作業布置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另外,在作業形式上實行了多樣化,使作業從“寫”的單一形式中走出來,聽、說、讀、寫全面開花,將聽、說、讀、寫與演、唱、畫、游戲以及參觀、訪問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巧妙結合,讓作業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獨立性是創造者的必備品質,但在具有獨立性的同時,創造者還應具有合作精神。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也不能局限于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于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語文教學的觸角要伸向小學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如學了《院子里的悄悄話》后,我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進一步了解年輪的三個作用;學了《火燒云》一課后,讓學生利用傍晚時間觀察火燒云的變化,并根據自己的觀察寫一篇觀察日記;要求學生每天看新聞、說新聞;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廣告語、警示語進行交流……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兒童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以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創新能力,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得到高。
新的課改理念告訴我們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全面的評價,能起到激勵教育的作用。因此,在作業評價中我將對純知識結果的關注轉向了對學生個體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是我對學生評價的指導思想。作業的評價功能將重在幫助學生發現與發展潛能,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學生整體的發展。另外,在評價方式上,應提倡多元評價,淡化單一的,終結性評價,注重語文作業對學生成長的教育發展功能。
(1)分層評價,鼓勵為主。對于分層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對的,即可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后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娃娃或寫一兩句評語。
(2)亮點評價,激勵當先。評價時我們改變過去那種“區分性評價”為“激勵性評價”,盡量捕捉學生作業中的亮點。如有的學生字寫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顆;有的學生理解與眾不同,富有創新,即可得笑臉一個……
(3)多向評價,共同參與。過去的作業評價上教師單向的評價,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處于“休克”狀態,不利于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我改變了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孩子們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樹立信心,敢想敢說,虛心聽取意見,互相取長補短,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
(4)建立檔案,快樂成長。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開展爭星活動,讓學生在情趣中完成課外作業,真正讓每個孩子都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