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曉松,伍玉宙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創意的激發與引導:情緒版在日用陶瓷設計流程中的運用
鄒曉松,伍玉宙
(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403)
本文以景德鎮陶瓷大學國家資助項目日用陶瓷設計創新人才培養高級研修班的日用陶瓷設計實踐課程為樣本,就該課程的改革理念、內容安排以及學生的反饋等方面對日用陶瓷設計流程中引入情緒版以激發與引導設計創意進行了具體介紹與分析,希望能夠對同類課程的課程改革有所啟示。
情緒版;日用陶瓷;設計;創意
在設計創意的生成階段,受制于時間緊迫、材料緊缺等情況,往往會出現毫無靈感的狀況。在創意的實現、評估階段,受制于設計師與管理者的理解、認知偏差,設計方案與設計目標往往會存在偏差,從而導致不斷返工的情形。因此,在設計的初始階段,從不同的視角探索靈感源,啟發設計師的創意,明確設計特征,建立設計規范,對設計出符合設計目標的方案極為必要。然而,受制于傳統藝術教育背景,在陶瓷設計中過于強調創意產生的獨特性、突發性與天才性,而忽視了創意靈感產生之前的啟發以及創意產生之后的引導、規范。而通過在設計前期導入情緒版,在陶瓷設計的過程中幫助設計師理解用戶使用的情境、陶瓷產品的視覺特征,從而使設計師通過多種方式獲得諸多啟發,進而產生設計概念并完善設計的視覺標準。鑒于此,在本次日用陶瓷設計實踐課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對傳統的日用陶瓷設計實踐課程進行改革,在設計過程中導入情緒版工具,啟發學生衍生設計創意,引導學生規范設計流程。在下文中,將對該課程的理念、設計的流程以及學生的課程作品進行分析,對情緒版在日用陶瓷設計中的作用與局限性進行探討,以供廣大陶瓷設計的同仁參考。
通信聯系人:鄒曉松(1965-),男,教授。
創意思維在設計活動中具有“突創、先導、催化的作用”[1],通過創意的誘發,可以使得我們所面臨的設計問題獲得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激發、引導設計的創意將對設計問題的解決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設計創意的突發性、被動性、模糊性與獨創性[2]特征,使得創意的出現與發展并不易于被人掌控。因此,考慮到設計歷程中“設計者與情境材料之間的對話”特征[3],在設計創意的起始階段,尋找啟發靈感的材料、創造設計的發生情境,并以之引導設計創意顯得尤為必要。鑒于此,本課程在日用陶瓷設計的流程中導入視覺化的情緒版,通過分析用戶的使用情境、挖掘極富感染力的素材對設計師的視覺情緒進行刺激,啟發設計者尋找設計過程中所需的感覺,激發設計者獲取設計靈感、生成設計概念;通過視覺感受、心理感受的分析,幫助設計者完善視覺化的設計標準,強化設計者對設計目標的心理認知,引導設計概念的發散、完善。
Correspondent author:ZOU Xiaosong(1965-), male, Professor.
E-mail:zxs9551@126.com
情緒版(Moodboard)是指通過對要設計的對象及相關主題方向的材料收集、整理,從而引起某種情緒反應,并以之作為設計方向或視覺形式參考的一種素材。情緒版可以運用于整個設計流程。
2.1的抽取:設計方向的初步確立
情緒版中搜集的情緒是設計師的情緒感受,更是用戶的情感需要。因而,在情緒版素材搜集之前需要界定具體的設計問題,理解通過新的設計方案能夠為目標用戶到來何種性質的體驗(使用方面、情感體驗方面、文化象征方面),從而獲取設計應該具備的特殊性質。設計師可以通過文獻調查、用戶觀察、故事板、角色創建等方式去理解用戶體驗,把握設計目標,在此基礎上再結合自己對于設計性質的理解,抽象出設計的關鍵詞,并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發散設計思維,以之引導設計的方向。
2.2 情緒版的制作:設計特征的視覺化呈現
情緒版的繪制是感性創作與理性分析相結合的過程。依照設計方向,憑借直覺盡可能多的搜集原始素材,再根據設計者自己對目標用戶、使用環境、使用方式、產品類別等方面的理解將視覺素材進行分類,并通過設計者自己的意象就每個方向繪制一幅臨時的拼貼畫。當確立拼貼畫能夠呈現出設計目標所需的大部分情緒特征之后,再根據需要,在顏色、形式、材質等方面進行視覺延伸,抽取視覺特征,使產品的使用情境、用戶需求、方案特點得到心理方面、視覺方面的參照。
2.3 情緒版的運用:設計特征在方案中的表現
在整個設計流程中,設計師通過情緒版獲得諸多啟發,衍生并完善設計構思。在設計流程的初始階段,設計師通過尋找視覺素材的過程,體驗情緒特征、激發視覺情緒;通過素材的判斷與選擇,設計師可以逐漸找到設計過程中所需的感覺;在情緒版與設計情境的對照過程中,設計師可能得到設計的靈感;在設計的細化與完善過程中,情緒版能夠確立產品的色彩、風格、材質、肌理等特征;在設計流程的末期,情緒版所出現的心理特征、視覺特征還將為設計評價提供相應的參考。
在該設計方案中,學生嚴格執行課程安排(界定設計問題、繪制情緒版、實現設計創意),并獲取了具有一定創意水準、前后一致性較好的設計方案?,F小結如下。
3.1 設計問題界定
用戶定位: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產階層。
用戶生活特征:(1)居住于極簡風格的現代化空間之中;(2)具有較好的生活品味,講求美食美器;(3)對于日常用品的要求是精致、溫馨、健康而富有情趣。
現有餐具特征:(1)國產的餐具樣式呈現為傳統餐具樣式與西餐具樣式 兩種,基本面向中低端市場;(2)具有現代設計感、樣式別致的中國化餐具在市場上較少。
設計目標的設定:設計一款符合現代生活方式、滿足中產階層需要、適應現代家居環境的餐具。
3.2 情緒版繪制
(1)選取與特征衍生
根據用戶調查、分析,獲取目標用戶的需求,抽出關于飲食方面為:便捷、健康、情趣。通過這些
運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在視覺、心理、物品方面衍生出各種特征,比如就便捷而言:在視覺方面激發極簡風格、扁平化、一致性、整齊排列等;在心里方面映射出方便、快捷、易用、合理、輕便、速度等;在物化方面可以映射出Ipad、動車、智能手機、快遞等。具體如表1所示。
(2)素材選取與視覺呈現
(a)通過用戶分析、提取,按照自己對
的理解,就以上三個方面在網絡上查找圖片,選擇合適的素材,制作符合設計目標特征的粘貼畫,并審視、調整,使之涵蓋用戶的大部分體驗需要(如圖1所示)。

表1Tab.1

圖1Fig.1
(b)對粘貼畫進行精細化處理,選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在形式風格、色彩、材質等方面抽取參照點,以供設計師參考(如圖2所示)。通過情緒版的繪制,在色彩方面,我們可以初步確立以白色作為主調,其次考慮米色、綠色、藍色;在材質方面,可以參考絲綢、羊脂玉的含蘊與光潔,其次可以考慮亞光所帶來的豐富觸感;在造型方面考慮簡潔的幾何型,主要考慮圓角矩形、正三角形,圓角矩形體現的和諧、穩定與細膩,三角形則表達運動感。

圖2Fig.2
3.3 在設計中的運用
在碗盤設計流程中,通過理解用戶、抽取、素材搜集,強化了設計師對設計特征的理解,調動了設計師的視覺感受。通過信息豐富的招貼畫,從各種領域獲得的圖片,能夠促使設計從不同的視角來探索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案,啟發了設計師的創造靈感。在設計中,通過視覺圖像的類比獲取相關的設計參照:將碗與盤的設計與平板、電腦等相關性較遠的信息電子產品聯系起來,獲得了極簡設計、現代化生活等相關方面的參照;而與絲綢、瓷碗、玉器等關系詳盡的傳統用品進行類比,獲取品味、文化方面的參照。同時,還抽象
,發展情緒感受特征,將于便捷、健康、品味的屬性匹配到盤碗的設計之中,具體的手法主要體現在去除不必要的裝飾、光滑的表面、干凈的造型以及具有力量感的線條。在情感特征的賦予中,情感特征并不能直白的表現于盤、碗,以避免設計中的“俗氣”。
設計方案中(如圖3),在造型方面,設計師采用了情緒版中抽取出來的圓角矩形、三角形作為造型的主要元素,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觀念,剛柔并濟;在材質方面,設計師參照絲綢、羊脂玉的特征,采用光滑的釉面,通過較厚的釉層增加設計的含蘊、沈靜,提升設計的品味;在色彩方面,以干凈的白色作為主色,點綴少量的藍色,傳達陶瓷設計中的中國傳統意味;在細節處理中,秉承少就是多的極簡主義原則,將細節融入到整體造型中,消除一切彰顯的細部,使整個設計都顯得非常干凈。從設計結果來看,整套設計方案基本體現了設計預期中的情感特征,通過簡潔的造型、干凈的色彩、瑩潤光滑的質感傳達出設計師對便捷、健康、品味的理解。然而,從藝術審美角度來看,設計方案則稍顯平淡,豐富性不夠。這也許是設計過程中一致保持整體性所付出的代價。
情緒版可應用于整個設計流程,通過情緒版設計師可以體驗用戶的情感需要,并從中得到啟發。在日用陶瓷設計實踐課程中導入情緒版,從學生反饋的設計過程以及作品呈現的來看,通過情緒版的制作與運用,可以啟發學生的視覺經驗,激發設計創意的靈感產生;情緒版所抽象的色彩、材質、造型等從整體上定義了設計的特征,在設計前期即預見了設計方案的個性、風格,減少了設計流程后期的反復修改過程,在壓縮設計周期的同時保持了設計的質量。從老師對設計課程的管理來看,主要關注在設計前期情緒版的制作過程中的關鍵詞提取、素材的搜集與選取、視覺要素的提取,基于情緒版中老師與學生的共識,在后期設計開展中,指導者花費精力不多,且由于設計特征的盡早確立,設計時間與設計質量之間的關系的把握較為容易。因此,從整體來看,在日用陶瓷設計實踐課程中引入情緒版,對課程的開展、學生設計能力的發展、設計作品的品質、教師的課程管理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圖3Fig.3
當然,在課程開展過程中,仍存一些方面值得探討。其一,在情緒版繪制中,材料的選擇與處理是一種個人化的處理方式,有時候存在理解的偏差,會導致設計傳達的含義混淆,這需要設計者與管理者在設計早期保持良好溝通;其二,尋找、選擇合適視覺素材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這個過程并不一定保證信息有用、有效,這要求設計者對啟發所需的素材有著深刻理解;其三,運用情緒版抽象出來的特征,有可能會影響設計的自由度,從而降低了設計方案的豐富性,這對設計者的個人能力有著較高要求。因此,在以后的課程改革實踐中,就(1)如何更有效的獲取視覺素材、確保信息的有效,(2)如何在保持設計一致性的基礎上增加設計方案的豐富性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探索。
[1] 莫曉輝, 章新. 論靈感思維[J].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 2001, 17(6).
[2] 劉琉. 設計創新中的靈感思維研究[D]. 南京藝術學院, 2011∶4-8
[3][美]唐納德.A.舍恩著;夏林清譯. 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M]. 北京∶ 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7.1∶65
[4] 張守智, 丁易名. 品牌之殤:失落的中國日用瓷[J]. 中國陶瓷研究, 第14輯, 2015.3∶ 69
Inspire and Guide Design Idea: Leading the Moodboard into the Daily-use Ceramics Design Process
ZOU Xiaosong, WU Yuzhou
(Jingdezhen Ceramic Insi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Jiangxi, China)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nd analyze a case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daily-use ceramics design course i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from the state-funded project “Daily-Use Ceramics Design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enior Workshop: Ceramics for Daily Use Design Studio”. We introduce the case which leads the Moodboard into the design process to inspire and guide design Idea through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idea, content, arrangement and students' feedback. We consider that the reform is helpful for inspir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imilar courses.
moodboard; daily-use ceramics; design; innovation
date: 2016-03-17. Revised date: 2016-05-23.
10.13957/j.cnki.tcxb.2016.05.022
TQ174.74
A
1000-2278(2016)05-0567-05
2016-03-17。
2016-05-23。
國家藝術基金(2015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