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君
手指發麻是一種常見癥狀,在睡眠中更容易發生。手指偶爾發麻,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都可能出現,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但中老年人如果有持續手麻的現象,或是間歇性手麻,往往可能是某些疾病發出的信號,應加以警覺,并及時到醫院檢查。經常手指發麻可能是由以下這些疾病引起的。
高血壓:血壓升高后血管收縮,全身小血管痙攣,管腔變窄,致使肢體遠端的肌肉血供減少,出現末梢循環障礙,營養暫缺,就可使肢體麻木,尤其是指、趾更為敏感。麻木可僅在幾個指、趾發生,短暫持續后又可緩解。
頸椎病:中老年人由于頸椎椎骨退變、骨質增生等原因,增生的骨質會壓迫鄰近的頸髓神經根,致使受支配的手指麻木不靈,或累及前臂或肩部,癥狀會因頸部的活動而加重或減輕。當拍片時,可見明顯的骨質增生或生理曲度消失。頸椎病作為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頸椎病的癥狀多種多樣,手指發麻僅是其中之一。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外,還伴有其他癥狀,如頸肩部肌肉酸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
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糖尿病神經病變可累及神經系統的任何一個部分,以末梢神經炎最為常見,通常為對稱性,下肢較上肢嚴重。本病的前期表現為肢端的感覺異常,如麻木、針刺感、灼熱感,或如踏棉墊感,有時感覺異常的部位呈手套或襪子樣分布。后期才有肌力和肌張力的下降,以至肌萎縮和癱瘓。因此,當手部出現手套狀分布的麻木或刺痛感時要及時就醫。
一過性腦缺血: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癥。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加上晚上睡覺時血流相對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一過性腦缺血而引起手指發麻。
腦卒中預兆:對于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單側的手麻可能是腦卒中的征兆。進展型腦卒中通常都有一側肢體發麻,然后出現肢體肌力和肌張力的改變,即出現偏癱。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經常出現頭痛、眩暈、頭重腳輕、手麻、肢體麻木、舌頭發僵等癥狀,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上肢神經卡壓:手部麻痛,常常是上肢神經卡壓的信號。一種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有時在舉手拿電話、梳頭或拿報紙時均可使手麻加重。當癥狀加重,則出現精細動作受限,如手拿硬幣、系紐扣困難、編織時手不靈活等;另外一種是無名指、小指的麻木疼痛,有夜間麻醒史。出現手部乏力、握力減退、手部活動笨拙、抓不緊東西等癥狀,常常在屈肘活動時癥狀加重。
腕管綜合征:腕管綜合征是中老年人,特別是中老年婦女常見病,發作時表現為拇指、食指、中指、半側無名指麻木疼痛。這是由于腕部過度運動,使包繞腕部肌腱、神經的腕管變得狹窄,若壓迫支配拇指、食指、中指、半邊無名指的正中神經,可出現手指麻、痛,并常在夜間因麻痛而驚醒。有的人還表現為拇指、食指無力,拿東西時抓不住。
椎管內占位病變:有些頸髓外腫瘤,早期可致某側指掌麻木、乏力。若胸腰段腫瘤,則可致某側的趾、足背等麻木,足如踏棉花,并可向上伸延,兼有痛覺減退。做共振檢查可診斷。
營養不良:老年人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導致末梢神經炎,從而出現手指發麻。
更年期綜合征:進入更年期的婦女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會出現一系列性激素減少所致的癥狀,也包括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候群,此即更年期綜合征。其中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的癥候群中就有手麻的現象,但并不很明顯,隨著更年期的結束,手麻現象就會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