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櫻僡
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特大城市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本文對我國10個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特征進行針對性的研究。通過比較分析我國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異同點,分析揭示了各特大城市消費結構的差異性以及居民消費的重點,提出針對性建議,使得各特大城市的發展更具有針對性、目標性。
關鍵詞:特大城市;消費結構;產業結構;消費支出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8.6%上升為2014的54.77%。與此同時,我國特大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也很快。根據2014年發布的《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截至2016年,我國10個特大城市分別是西安、杭州、哈爾濱、香港、佛山、武漢、成都、南京、東莞、沈陽。研究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并對比各特大城市之間的消費結構差異,這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意義的。基于此,本文以我國10個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為研究對象,探討特大城市消費結構的差異、影響因素及其提高的潛力,這有利于探尋特大城市新的發展之路。
二、研究現狀
本文的研究綜述從國內外兩個方面闡述。國外研究綜述分為消費結構的理論研究與數量研究兩個方面;國內研究主要針對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以及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之間對比分析。
1.國外研究現狀
西方的學者們最先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研究消費結構。國外對于消費結構的研究可分為以下兩類。一類是關于消費結構的理論研究。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提出著名的恩格爾定律。另一類是關于消費結構的數量研究。Deaton和米爾鮑爾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即Alns模型,他們研究了消費者怎樣才能用最小的支出滿足當前的需求水平。其次,部分國外經濟學家利用面板數據建立模型展開研究。
2.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消費結構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晚。我國學者主要從理論和實證兩個方面展開研究。我國在實證分析方面的研究大部分以恩格爾系數分析法展開。少部分的學者采用聚類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利用面板數據建模,得出影響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相關結論。主要是關于城鎮與農村居民消費結構的研究。
三、理論與實踐意義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消費結構研究尚屬于發展階段。本文創新性的通過對我國10個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的研究,把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作為新的突破口,從縱向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的發展變遷狀況與總體特性,從橫向角度研究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的差異性,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性,這是本文有別于其他研究的理論角度創新。同時,為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調整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指導,有的放矢的實行針對性的宏觀經濟政策。
四、影響特大城市消費結構的因素
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可大致分為經濟因素以及非經濟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口結構以及產業機構是最不可忽視的經濟因素。同時,很多非經濟因素也會對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消費習慣、自然條件以及民族差別。本文針對主要的經濟因素展開分析。
1.收入水平對消費結構的影響
收入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收入水平提高會使消費從外延和內涵兩個方面有所改變。具體來說,收入水平的改變會引起消費等級和消費內容的變化,從而對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產生影響。當收入僅能購買基本的生活所需資料時,人們會減少購買其他的生活資料。而隨著收入水平的改善,消費者會在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之外,擴大對其他非必需品的消費,提高需求層次,增加購買發展資料與精神資料。這種購買傾向的改變使得消費支出比例發生較大變化,最終會引起消費結構的改變。
2.產業結構影響消費結構
產業結構對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也具有很大程度的影響。一方面,產業結構主要表現為三大產業結構,不同的產業生產出不同的消費產品,例如,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部門主要生產基本生活所需的消費資料,而第三產業部門的產品為較高層次的消費資料。產業結構下,不同的產業部門比例變化對消費結構與消費層次具有不同的影響。另一方面,各式各樣的新興產業部門層出不窮,不斷產生新的消費領域和消費品,促使消費者形成新的消費習慣,這一現象在特大城市中非常明顯。
五、研究結論
本研究根據我國10個特大城市近15年統計年鑒數據,基于描述性分析研究,從橫向以及縱向對比各大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相同點以及差異性,并重點研究了城鎮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基本消費支出和需求收入彈性差異,得出主要結論有:
1.特大城市的總體經濟水平影響消費結構
按照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的高低,本研究將10個特大城市分為不同的類別,發現不同類別下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并且與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存在較為明顯的關聯性。可以大致得出結論:特大城市總體經濟水平差異會導致消費結構的差異,這也與收入水平對消費結構的影響相吻合。造成較大差異的經濟傳導機制在于,特大城市不同的經濟水平會影響居民就業率以及可支配收入等,產生不同的消費傾向以及消費層次,形成了消費結構的差異性。
2.部分特大城市消費觀念較保守
雖然特大城市的消費結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整體來看,特大城市的居民消費觀念較為保守,仍將較大部分資金用于儲蓄或者房地產投資,消費支出較低。在這樣的現狀下,政府仍需建立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刺激居民消費需求,促使特大城市形成更加合理的消費結構。
參考文獻:
[1]胡日東,錢明輝,鄭永冰.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城鄉居民消費結構的影響——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實證分析[J].財經研究,2014,05:75-87.
[2]李曉楠,李銳.我國四大經濟地區農戶的消費結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3,09:8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