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夢君
摘要:隨著低碳經濟的發展,低碳會計也隨之產生。分析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現狀并提出相應的建議。本文簡單的闡釋了低碳會計以及我國低碳會計發展現狀的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低碳會計;低碳要素;會計規范
1.低碳會計概念
低碳會計是在傳統會計,生態資源理論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低碳會計采用專門的方法計量污染物排放的成本,是反映、報告和衡量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一門新興學科。低碳會計的產生是為了幫助企業實現節能減排、履行低碳責任。企業通過對低碳會計信息的披露,既滿足了國家對于環保的要求,又樹立了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2.低碳會計研究意義
2.1 能源結構現狀要求發展低碳會計
據資料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城鎮化,工業化加速發展,中國的一次性能源生產總量從第十個五年計劃末的21.6億噸標準煤上升到2010年的29.6億噸標準煤,年均增長6.5%;而另一份資料也表明,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現狀中,煤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氣占2.6%,而新能源只占7%,通過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現狀比較突出,占主導地位。而煤炭又屬于高碳排能源,據計算,每噸煤炭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多30%和70%。
2.2 經濟的高速發展要求發展低碳會計
我國目前處于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高速發展階段,能源消耗量大,城市和農村基礎建設及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特別是進入21世紀,我國加快了經濟步伐,在總量上成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一直停留在“高碳經濟”模式,能源消耗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面對嚴峻的現實問題迫使我國要跟上時代發展潮流,轉變低效率高污染的經濟發展方式,緩解國內生態環境壓力,積極推進符合低碳經濟發展的變革。
鑒于我國的能源現狀及發展需要致使我國的碳排放量較高,加快低碳會計建設意義重大。要積極構建低碳會計體系,幫助企業對碳成本和收益進行全面的計量,利于企業對環境相關決策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從而走好低碳發展之路。
3.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現狀
我國在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下,一直致力于發展低碳經濟。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雖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2011 年 11 月北京、深圳、上海等 7個省市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為第一批在我國境內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2014 年全國十余個城市的環境交易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環境交易機構合作聯盟”。目前我國低碳會計研究處于摸索階段,相關研究工作還不是很到位,我國低碳會計的實施依然問題眾多。
3.1低碳會計方面的法律有待完善
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主要有《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但是其中并沒有規定低碳要素的確認和計量以及會計信息的披露方式,使得低碳會計在操作中沒有統一的方法。企業在披露低碳會計信息時就會有不同的方法,從而導致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得到真實全面的信息,降低了低碳會計信息質量。
3.2低碳會計方面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有待加強
我國低碳會計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對于低碳會計的基礎知識認知沒有權威的理論。而且,目前我國對低碳會計的研究以規范性研究為主,研究低碳會計的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要素確認等內容,理論研究的匱乏使得實證研究寥寥無幾。
3.3缺乏精通低碳會計的會計人員
我國會計行業的從業人員有1500余萬人,規模十分浩大,但是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很少出現精通低碳會計的專業人員。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低碳會計的發展階段還不夠成熟,在這一方面的理論還不夠規范化和科學化,當然在實踐中就會有很大的困難。
3.4社會公眾對于低碳會計不夠重視
我國低碳會計的發展相比其他國家來說相對較遲,在低碳會計的理論和實踐方面都不夠成熟。會計人員以及社會公眾對低碳會計的認識匱乏,從而影響了低碳會計的發展速度。只有社會公眾重視低碳會計,才能促進低碳會計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從國家層面來說,有必要加強對低碳會計的政策支持和宣傳,引導我國低碳會計早日走上正軌。
4.我國低碳會計發展的對策
4.1完善低碳會計法律制度,制定低碳會計規范
發展低碳會計,最主要是將其納入會計準則的范圍內,制定相關的會計準則,統一規范低碳會計的目標。要素和信息披露方式,使其有法可依。這樣才能在實踐中規范企業對低碳會計信息的披露,督促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低碳會計信息。
4.2加強低碳會計理論實證研究
我國低碳會計的研究在理論上和實證方面都相當缺乏,應將西方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國實際,建立適合我國實際的低碳會計體系。同時,理論研究的深入,要依靠實證研究來支撐,而實證研究又需要相關的理論依據。將理論和實證相結合,促進我國低碳會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4.3培養低碳會計專業人才,提高專業水平
低碳會計的實施離不開高水平的會計人員。國家應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會計人員也有責任和義務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熟練掌握會計技能,以及經濟管理知識的基礎上儲備一定的環境知識。此外,對涉及生態、能源、環境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4.4提供公眾環保意識,發動社會輿論監督
我們要大力宣傳低碳會計,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氛圍,提高全社會的低碳環保意識,特別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為低碳會計的開展做好思想工作。而通過社會公眾的監督,使得企業培養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承擔相應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文靜.低碳會計的思考[J].財會通訊,2011(07)
[2]張殿英,文桂江.構建企業低碳會計體系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