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從文化產業和電子商務的性質為出發點,主要講述了電子商務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融洽發展促進了文化產業模型不斷地轉變和升級;通過對中國文化貿易出口的現狀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中國文化的折扣,并且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在境外市場得到了擴展;通過對制度創造利益、創造平臺和運用大數據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制定了跨境電子商務與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發展戰略
自從中國入世的過渡期結束之后,我國就要求將國家文化走出去,隨著國際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要求文化產業的建設必須要加入到國際文化產業的建設中,文化產業中所生產出來產品和服務質量都必須支持把國家文化走出去的戰略目標。
一、電子商務推動了文化產業模型的轉變
在2004年,我國家統計局第一次將文化產業進行了標準分類,據統計,從2004年到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在不斷地提高,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3.6%,2011年文化產業增加值與2010年的文化產業增加值相比,增長率為21.9%,雖然仍然處于兩位數的增長趨勢,但我們可以看出增長速度明顯降低。因此我國文化產業已經到了模型轉變的時期。隨著文化產業格局的變化,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的動力不再是將投資,而變成了消費,發展方式也不再是注重生產的數量,而是在乎產品的質量,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來推動產業的發展,在進一步激起人們的需求欲望,并使文化產業提供新的產品,按照這種循環方式不斷地向前發展。
當今社會,發展最快的商務模式就是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的發展完全離不開完備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兩者之間的融合完全符合文化產業模型轉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為交易機制不夠完善并且沒有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導致文化產業生產效率低,生產渠道受到阻礙等問題,所以文化企業想要通過電子商務來達到有效整合資源的目的,使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文化產業非常需要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一定要具備整合中國與國際文化的能力,通過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最后將文化產業與特色產業集群供需對接起來。文化產業與電子商務共同發展的模式可以使我國文化產業中的經營方式和營銷手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推動了文化產業模型的轉變。
二、跨境電子商務作為貿易出口的有效途徑
電子商務是沒有國界之分的,伴隨數字技術不斷地應用,電子商務給貿易出口和文化產品帶來了有利的條件。將文化產業與電子商務結合在一起,將徹底改變原有的貿易方式,打造出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會。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一般要經過19個環節,隨著電子商務的引進,減少到了7個環節,并且降低了成本,為消費者帶來了利益,有助于開拓文化產品的市場。
目前,有許多文化產品歸屬于內容產品,本身就具有虛擬的特性,非常適合在網上銷售,這種銷售渠道既有效又快捷。所以,符合網絡本性的市場就包括網絡文化市場。文化產品與貨物貿易不同,在跨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文化會產生折扣和增值的情況。文化折扣制約了文化貿易出口,然而文化的增值現象促進了文化貿易出口。判定文化的標準和價值是多元的,文化具有主流和小眾之分,主流文化一般都會使文化折扣,小眾文化會使文化增值。互聯網的文化增值的方向發展。所以,跨境電子商務作為貿易出口的有效途徑。
三、跨境電子商務與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
1.制定相關的制度,創造利益。利用制定新制度來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的文化產業發展。我們要了解電子商務出口經營主體是什么、創建電子商務出口檢查、提倡用銀行和支付寶對跨境電子商務進行支付、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出口監管機制等。對我國提倡的文化產品不收取增值稅,對我國提倡的文化服務出口不收取營業稅。稅務總局會和相關的財政部門確定具有優惠稅收政策的國家主要提倡的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具體范圍。
2.打造跨境文化產業電子商務貿易平臺。因為跨境文化產業電子商務貿易平臺短缺,導致貿易雙方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所以,創造公平、公開、信譽度高的跨境文化電子商務平臺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創新監管服務方式、降低通關成本和創建便捷的繳稅方法等措施,減少之前進出口環節所消耗的費用,確保跨境交易的物流快、價格低、質量高、稅費清晰、售后服務態度好等優勢,與此同時也希望該平臺可以成為中國消費者面吸取國外文化產業的一個貿易平臺。
3.利用大數據來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的文化企業的競爭力。文化產業中有了大數據的參與,會促進文化產業的模型轉換。利用大數據,可以有效地處理文化產品供需不能均衡的問題,有助于處理我國原創的文化含金量低的問題。通過該項技術,我們還可以大規模地對人們的興趣進行數據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人們的需求,生產出大眾所喜愛的文化產品。文化產業中有了大數據的參與,可以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的文化產業的競爭力。跨境電子商務的文化企業應用大數據可以精確化地進行推廣服務,提高推廣效率。
結束語
將跨境電子商務和文化產業結合在一起是目前討論的熱點話題,雖然當前的發展前景不是很樂觀,并且貿易模式還沒有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在未來卻有著相當大的市場空間。文化產業和跨境電子商務的融合存在一些缺點,例如信息不能相互對應,并且批次之間了解不夠透徹,所以我們要增強兩者之間的交流,讓對方更好地認識自己。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解決跨境電子商務和文化產業結合所產生的一些問題,如支付方式、保護知識產權和政策保護問題等。我們還要通過實踐累積的經驗和更多的理論研究促進兩者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鄒立清.跨境電子商務與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22):14-15.
[2]陳德寶,許德友.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分析[J].商業時代,2016(06):76-78.
[3]劉小麗.廣東中小企業發展B2C跨境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5(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