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
有一點可以肯定,劉葉煥不會因此停歇。心有多大,他的舞臺就有多大。今年是劉葉煥的第二個本命年,他經常對人說“青春就是在可以冒險的年齡冒險。”
“信連心·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發起人,長沙市創益青年公益促進會理事長,湖南微猴科技有限公司CEO,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校園類公眾號“玩轉大學”創始人,這一個個標簽背后,很少人能想這是一個還正在湖南大學金融系讀研的90后——劉葉煥。
4月10日,記者采訪了劉葉煥。到達微猴公司時,他正在送一位客戶,開門、送客、關門,每一個動作都十分注重禮儀。初次見劉葉煥,第一印象是雖身為商人但卻有著學者的儒雅,白凈帥氣的臉上笑起來會露出兩顆可愛的小虎牙。
短暫的談話中,劉葉煥多次流露出90后少有的成熟和遠見,而他的創業故事,也讓大家看到了90后的激情與希望。
生于貧寒,2.4寸MP4成人生創業導師
用朋友的話說:“能有這樣的小孩真好,成績優異不說,讀書還不用父母操心。”
劉葉煥出生于浙江龍泉的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好,家里經常為他的學費發愁。在他讀5年級時,父母外出打工,身邊沒有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他開始一個人獨自生活。
雖然一個人生活,但是劉葉煥非常自覺,從小學習刻苦努力,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初中時劉葉煥寄宿的學校條件落后,冬天沒有熱水供應,清晨溫度很低,他始終堅持每天早上5點多就起床學習,經常出現刷牙時擠好牙膏后牙杯已經凍住粘在洗漱臺上的情況。
除此之外,劉葉煥平日里還保持大量的閱讀。他曾經堅持每周閱讀2本以上的書籍。但是他從來不死讀書,讀死書,他十分注重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極高。本科期間在創業、做公益的同時,成績依然列湖南大學金融專業前10%,獲得了湖大金融專業保研資格。
記者問劉葉煥:“為何比同齡人有更敏銳的商機?”他笑著說:“因為家里太窮了。”
為了擺脫貧困,劉葉煥對商機從小就有著異于常人的敏銳力。還在讀初中的時候,他就通過在網上上傳學習資料,賺了3000多塊錢。他用自己賺的錢,買了一個2.4寸的mp4。劉葉煥當時下載了許多馬云、柳傳志等成功人士關于創業的演說視頻放在這個小小的mp4里,每天晚上臨睡前,他都會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他們的演說視頻,看了一遍又遍,每次看完后他內心都十分澎湃,久久無法平靜,期待著自己以后也可以在商場上大展拳腳。劉葉煥說,就是這個小小的mp4成為了他創業的啟蒙導師,至今他仍珍藏著它。
矢志創業,4次失敗后終見彩虹
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的成功,卻看不到他背后的辛酸。別看劉葉煥只有20出頭,但是從高考畢業至今,他已經經歷了5次創業。而每一次創業,不管成功與否,對他來說,都是人生寶貴的課堂。劉葉煥第一次創業是在高考后的暑假,他在家附近辦了個中小學假期培訓機構,一年后倒閉了。
大一下學期,在學生會公關部鍛煉了一年的他,發掘到了校園商家招學生代理的商機。于是他在長沙注冊了人生第一家公司——長沙明月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辦了校米網,與學校周邊商家合作做校園O2O。他和3個核心成員一起,招了30個大一的學弟學妹,但是校米網中除了旅游板塊盈利,其余的版塊因為市場接受度不高,團隊效率低下,并沒取得理想的業績,第二次創業失敗了。
半年后,他將校米網轉型為專做學生旅游的青驢網,但由于學生跟團旅游市場不斷下滑,青驢網難以有大作為,維持7個月后被解散。
此時,三次創業未果的劉葉煥已經讀大三了。劉葉煥想要保研,開始將精力放在學習上。
“雖然我愛折騰,但是成績一直還可以,而且只要閑下來我就會往圖書館鉆,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
2014年6月,保研成功的劉葉煥又開始折騰起來了。這次他將目光鎖定在方興未艾的新媒體上。當時劉葉煥在網上看到某學校的公眾微信號通過賣外賣掙了幾十萬。于是他和隊友開通了服務湖大學生的公眾號“湖大百事通”的公眾號做微信外賣。但是做進去之后,才發現媒體的報道夸張了,再加上微信外賣市場競爭激烈,他們的微信外賣業務不僅沒有掙錢,還虧本了。第四次創業也宣告失敗。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非但沒有讓劉葉煥氣餒,反而讓他越戰越勇。他打算借著新媒體的風口重新揚帆起航。2014年11月6日,劉葉煥和他的創業伙伴推出了針對全國大學生的微信公眾號——玩轉大學。
他們通過送學習資料、簡歷模板吸粉。短短2個月的時間,“玩轉大學”就吸粉50萬。目前“玩轉大學”共有80多萬粉絲,是全國粉絲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大學生類公眾號。
2015年10月,劉葉煥團隊推出全國首個新媒體應用商店——微猴(vmonkey.cn),公司正式更名為“湖南微猴科技有限公司”,市場估值達到3000萬元。目前,公司20余名全職成員全部都是90后。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很明顯,就是有激情,有時間,不怕輸。但同時劣勢也很明顯,沒資源沒經驗。作為一個創業者,什么都要會。我們公司的東西,大到打印機、投影儀,小到飲水機、燈泡,我都會修,一些簡單的技術編程我也會。”
“第五次創業至今還未失敗,但是我對未來仍充滿了擔憂。”劉葉煥的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誰也不知道新媒體的紅利還能持續多久?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劉葉煥不會因此停歇。心有多大,他的舞臺就有多大。
熱心公益,親手將調查報告交到總理手中
如果說創業是劉葉煥的興趣,那么做公益才是他的人生追求。十歲的時候,劉葉煥就立下了“精忠報國,一生為民”的志向。
作為一名留守兒童,劉葉煥非常理解留守兒童的痛苦,比起生活的貧困,更刺痛他們的是孤獨。“站在家門口久久守望卻等不到父母時的失落,看見小伙伴在父母懷著撒嬌時的羨慕……比起物質上的幫助,他們更需要心靈上的陪伴。”
2013年7月,劉葉煥和幾位同學一起發起了“信連心·關愛留守兒童”項目,號召全國的大學生志愿者與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結對,通過寫信與留守兒童進行長期深入交流。2年時間,全國共有28個省市的150余所高校的公益社團參與“信連心·關愛留守兒童”項目,成功配對的志愿者與留守兒童超過10000對。
“收到留守兒童寄給我們的自己動手做的卡片和小禮物,我內心真的十分感動,也更加堅定了將公益進行到底的信念。”
2013年10月劉葉煥創辦了長沙市創益青年公益促進會并擔任會長。
2014年3月,劉葉煥等人發起了全國首次大學生公益組織調查,全國共有27個省市的447個高校公益組織參與調查,他們根據調查結果編寫了《大學生公益組織調查報告》。4個月后李克強總理來湖南大學考察,劉葉煥在總理接見時,親手把調查報告交到了總理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