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明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43)
中國網聯卡車的發展趨勢展望
袁宏明
(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43)
2009年被稱為中國車聯網的發展元年,自此之后,國內的車聯網產業迅速發展。整車廠、零部件廠商、互聯網廠家,以至于不少創業公司都投入了這一產業。社會各界對網聯卡車的發展趨勢和方向都有不同的認識,汽車的網聯又和大數據、自動駕駛技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時間網聯卡車的概念和內涵含混不清。文章回顧了今年來國內外網聯卡車相關技術和產品的發展,從技術和需求兩個方面綜合進行分析,并特別針對卡車企業提出了網聯卡車的發展路徑。
網聯卡車;車聯網;大數據;發展趨勢
CLC NO.:U469.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 (2016)07-04-04
2009年被稱為中國車聯網的發展元年,豐田的G-Book和通用的安吉星車聯網服務被引入中國。隨后,汽車產業的各大巨頭紛紛在中國引入類似的服務。而國內自主品牌也不甘示弱,紛紛建立了自己的車聯網服務品牌。同時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在整車廠發展前裝車聯網服務的同時,一些廠商也開始嘗試后裝業務。
在商用車領域,由于政策的推動,車輛的安全監控系統廣泛普及。商用車的GPS/北斗監控終端一年的出貨量曾達到數百萬臺,各類安全監控和增值服務平臺層出不窮。2014年7月以來,借助于交通部《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的推廣實施,國內主流商用車企業加快了車聯網業務的步伐。盡管自主乘用車和商用車品牌在車聯網領域的起步時間近乎同步,但是商用車車聯網的前裝率目前已經遠遠高于自主乘用車,在數據積累和應用上也較少受到用戶隱私問題的牽絆,因而被一些專業人士看作車聯網產業內有望率先實現穩定盈利的細分領域。
2012年之后,互聯網創業熱潮方興未艾,大數據產業開始興起。基礎的資訊類服務和監控類應用不再占據主導地位,以數據挖掘技術為基礎的UBI業務、精準營銷業務、配貨以及其他LBS業務開始興起,業界認為“車聯網”以及“Telematics”概念不再能夠體現新興業務的內涵,因此逐漸采用了“網聯汽車”的概念,對應的,也有“網聯卡車”這一細分概念。
自2014年Mobileye公司上市之后,google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在商用化上也進展迅速,一時間自動駕駛和ADAS領域變得炙手可熱。更加Uber公司發展勢頭不減,汽車共享也成為業界熱點。可以說,網聯企業相關領域內的技術發展和產品創新層出不窮,給整車廠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
本文梳理了國內網聯卡車的產品方向,并簡要對比了國內外產品和技術的差異。從需求和數據兩個角度分析了國外技術的發展原因,從而為國內廠商特別是整車企業提供了網聯卡車發展路徑的參考。
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現狀概述:首先從需求的角度討論目前國內網聯卡車的幾大發展方向,然后介紹國內整車廠的發展策略。接下來重點討論幾個專題:國內外網聯卡車的差距;大數據和網聯卡車的關系;以及自動駕駛和網聯的關系。
1.1 國內網聯卡車的發展方向
1.1.1 安全監管
對卡車附加網聯設備,實現數據通信,最為顯著的需求是安全監管。自2011年起,國家各部委陸續發布了《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終端技術要求》、《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等文件,大大加強了安全監管的力度,有效降低了事故率。
自從針對“兩客一危”的聯網聯控平臺上線以來,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專門進行安全監控的服務公司(例如中交興路的分公司體系),這類公司分別為當地的交管部門提供安全監控的公共服務,通過出售終端以及收取服務費來實現盈利。
這個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交興路公司,這家企業建立了全國性的分公司體系,為地方交通管理部門提供安全監管服務,并開發了“公共貨運平臺”,實現了車輛監控平臺的統一。
1.1.2 車隊管理
國內的車隊管理市場從2005年左右開始萌發,當時GPS定位以及GPRS數據通信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運輸企業能夠實現以定位監控為基礎的車隊管理。一些物流和IT行業的交叉領域出現了不少專門從事車隊管理系統開發的企業。國內的優秀代表是易流科技和匯通天下。易流科技和匯通天下在經營的過程中,經常在大型物流會議上發表演說,傳播自己的思想,在行業內進行客戶教育。實質上,這些演講都可以看作產品推介的鋪墊。這類產品加咨詢服務的模式決定了企業只能在高端市場進行發展,而且必須提供一定的定制化能力。目前,這兩家企業基本占據了快遞運輸企業車隊管理系統的大部分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整車企業的網聯卡車服務大多數都是車隊管理的內容。
1.1.3 遠程診斷和售后服務
實際上在國內開展遠程診斷服務的企業并不多,主要是整車廠的網聯卡車集成了簡單的故障碼解析功能,形成了比較簡單的遠程診斷體系。實際上2011年開始形成了一股OBD投資的熱潮,眾多汽車電子廠家推出了后裝的OBD產品,對于卡車來說,其J1939公開協議容易解析,因此也有很多專門針對卡車的OBD產品出現。OBD終端能夠獲取車輛的DM故障碼,但是僅僅依靠簡單的故障碼解析所實現的遠程診斷很難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后裝OBD產品受到成本的約束,其質量不佳,很快被市場淘汰。
1.1.4 物流配貨
2014年曾經是物流配貨最受矚目的時間,一時間出現了很多大型的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原本致力于車隊管理的匯通天下也推出了貨運人平臺,對應的,易流也推出了好多車平臺。此外,眾多的互聯網公司投資了如羅計物流、貨車幫等平臺,一時資金非常密集,有些企業每月虧損數千萬元進行市場推廣。然而這類平臺的衰落也非常突然,自2016年以后這方面的投資幾乎不見報道。
1.1.5 車聯網保險
當前,在網聯汽車/卡車領域中,車聯網保險是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在2011年的OBD熱潮中,也曾經有廠商嘗試利用OBD數據發展車聯網保險業務。但是由于當時保險政策環境和數據質量的問題,部分產品流于一種網絡銷售的傳統保險形態,沒有形成真正的UBI產品。
隨著Mobileye公司的成功,以圖像識別和存儲為基礎的ADAS設備開始興起,這些廠商重新轉向保險公司。而整車企業,特別是商用車企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前裝車聯網用戶,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已有一些創業公司專門在前裝數據上下文章,希望通過總線數據來提取廣義線性模型因子,從而設計UBI產品。
有利的是,自2014年7月,保監會已經批準6省市實行保費改革試點,即將在全國推廣。而當前的數據質量和數量已經完全可以支撐UBI產品的實現,一場大的變革即將發生。當然,網聯卡車的數據又優于乘用車數據,保險的費用也遠遠高于乘用車,對價格更加敏感,因此網聯卡車的創新保險業務被業界看好。
總體來說,國內的網聯卡車已經發展出諸多的業務方向,也獲得了一些投資機構的青睞。但在發展過程中多次出現“試錯”的痛苦歷程。一方面受到國外技術的拉動,一方面被資本所推動,呈現出略微浮躁的局面。但是在這個領域踏實發展技術研究市場的企業還是會面臨非常好的前景。
1.2 國內整車廠發展策略
國內整車企業中,較早發展網聯卡車的是陜汽集團,自2011年天行健系統上線以來,目前已積累車輛超過10萬,在功能上以車隊管理和車貸管控為主。福田ifoton系統實際上自2010年就開始啟動,由于福田智科本身是一個物流公司,因此ifoton一開始就特別注重對內部的服務。重汽的智能通與天行健功能類似,一汽D-partner系統更關注對駕駛員的服務,東風在此領域的起步稍晚。其他較小的卡車企業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車聯網服務系統。
總體來說,整車廠的網聯卡車在功能上局限在車隊管理、駕駛員資訊服務、車貸管控等有限的幾個方面,自主技術欠缺,開發中供應商的話語權比較重。
1.3 國內外差距
上兩節介紹了國內網聯卡車的發展方向,其中特別關注了整車廠的網聯卡車發展現狀。這里簡要介紹國外網聯卡車的發展情況,并提出幾點主要的差距。
1.3.1 歐洲整車企業
歐洲整車企業的具體路線主要是利用網聯卡車配合整車銷售、加強遠程診斷能力建設,獲得維修、配件收入。其代表產品如德國的MAN公司提供的TeleMatics服務。MAN提供的車隊管理軟件能夠遠程下載轉速紀錄,從而更好的監控車輛運行。中心服務器還能向運營車輛發送物流運輸指令。對于復雜的物流運輸任務,中心服務器不僅能夠向駕駛員正確提示各個裝卸點的精確位置,還能優化運輸路徑和裝卸順序。其中的核心功能是故障遠程診斷和維修保養系統。
其他主流車廠的發展思路也非常類似,自2014年以來,歐洲主流卡車已經完全實現了網聯化。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整車企業往往和實力很強的IT供應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例如MAN和Microlise,IVECO和Astrata等。VOLVO公司的Dynafleet和奔馳公司的Fleetboard屬于集團自主研發的產品,背后是其強大的IT能力作為支撐。
歐洲整車企業的后市場利潤要占到全部利潤的70%,網聯卡車所收集的數據是開展維修保養服務的重要依據,整車廠得以進行遠程診斷和車輛的預維護,甚至簽訂延保合同,以獲取后市場利潤。
歐洲廠商還積極利用網聯卡車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內部提升,VOLVO發表過一些利用車聯網數據進行市場研究和產品研究的文章。
1.3.2 解決方案供應商
歐美從事專業網聯卡車解決方案的企業有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比較有代表性的是Telogis公司,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美國維耶荷市,基于云端的位置智能服務平臺,為客戶提供動態線路規劃、實時工作訂單管理、導航、遠程信息處理及移動服務集成等服務。Telogis提供強大的車隊管理功能,通過采集和分析員工、車輛、資產數據,計算最小的車輛空閑時間與里程數,減少勞動力投入及燃料成本。通過 企業儀表盤發現車輛及車隊的運行情況,提供維修提醒、風險預警(超速預警、空閑時間、油料異常等)等服務。此外,管理者可以使用移動端與員工保持聯系,完成車輛調度,實時訂單管理等。附加服務包括:車輛行駛線路動態設定、自動報告生成、天氣預警服務、API接口等。Telogis于2013年10月獲得9300萬美元的投資,目前累計融資9500萬美元。
以色列Traffilog公司也是較為成功的代表,Traffilog在運營中注重每月主動提供分析報告,并提出專業的提升建議。目前Traffilog已經和金旅客車達成合作協議。
1.4 大數據和網聯卡車
大數據和網聯卡車的關系可以分成兩個方面。首先來說,網聯卡車是重要的數據來源;其次,網聯卡車的增值服務,很多都依賴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挖掘的成果。一般意義上,大數據泛指采用分布式存儲和計算技術開發的數據平臺,能夠實現大規模數據的統計和挖掘。以hadoop及其派生的Claudera和Hortonworks商業化平臺為代表。
網聯卡車的數據量仍將快速增長,依靠傳統的數據庫很難完成大規模數據的存儲和計算,這時就需要借助大數據平臺的技術。
1.5 自動駕駛和網聯卡車
自動駕駛技術是汽車智能化的終極發展方向。2014年奔馳已經發布了其無人卡車產品,一旦無人卡車和汽車共享結合,將對整個物流市場產生革命性的影響。網聯和自動駕駛的關系并不簡單。當然,無人卡車必然是網聯卡車。實際上,網聯卡車所收集的行駛數據、環境數據,還是開發無人卡車的必要條件。
目前,國內網聯卡車面臨著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安全監管的法規促進了前裝T-Box的普及,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卡車用戶更易接受數據化管理和服務,而保監會的政策也逐步開放,在可預計的一段時間內,網聯卡車的市場仍將快速擴張。當前是進行戰略規劃的重要節點,這里從兩個方面來討論未來的發展路徑要點:
2.1 市場需求
不可否認,歐洲卡車企業和車聯網服務企業,仍然是這個領域先進技術和創新產品的代表。從當前網聯卡車的盈利情況來看,歐洲企業是把維修保養、保險以及車隊管理作為核心的盈利點來經營。從總的卡車運營成本來看,保險成本、維保成本以及油耗成本是最大的幾個支出,后市場服務就必須圍繞這些需求來開發。廠家并不倚靠互聯網產品盈利,而是引導客戶進行原廠的維保,購買指定保險,以及接受咨詢服務來實現盈利。
國內客戶有自身的特點,一味模仿歐洲企業的產品不一定能夠獲得回報。還是需要關注國內客戶的需求,根據其心理、文化特點設計商業模式,堅持正向研發。
2.2 數據可用性
網聯卡車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是數據技術。從成功產品背后的數據角度,也可以看出技術發展的內在邏輯。車輛總線數據和定位數據能夠支持車隊管理產品的開發;而總線數據中的故障碼和相關狀態量,再結合海量維修數據,能夠支持遠程診斷的產品;總線數據和環境監測圖像則很好的配合了UBI保險產品;最終要實現各類優秀的服務內容,離不開高質量的數據作為支持。整車廠在數據積累方面擁有極為顯著的優勢,應當自主掌握數據平臺,大量積累網聯卡車相關數據,為產品的開發提供支撐。
此外,當前還應當關注自動駕駛和汽車共享的發展,一旦這兩項技術結合,將對整個物流運輸產業產生顛覆。這一變革的時間點難以把握,但是需要時刻關注前沿進展,注意產業布局。奔馳公司現已推出其自動駕駛車輛以外,也推出了出行解決方案“Car2go”。國內的自動駕駛方案廠商和汽車共享廠商也在不斷進行嘗試。不過,作為整車廠直接去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和汽車共享平臺也并不合適,還是應當關注數據的積累,從中發現新技術的潛在應用場景,分析商業價值,從而利用社會資源實現自己的規劃。
本文梳理了近年來網聯卡車的發展脈絡,從市場需求和數據可用性兩個方面探討了網聯卡車發展的內在邏輯,并提出國內網聯卡車的發展思路如下:
3.1 堅持正向研發,關注市場需求
3.2 堅持自主,提升數據應用能力
3.3 鎖定終極目標,及早進行產業布局和路線規劃
[1] 王建強,吳辰文,李曉軍等.車聯網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J].網絡與通信,2011(4):156-158.
[2] 武鎖寧.車聯網:值得關注的問題[J].中國電信業, 2010(116):11-19.
[3] 王潔,蔣寅.車聯網產業鏈及運營商合作策略分析[J]:車聯網技術與應用[201206]11-16.
[4] 王寶云.物聯網技術研究綜述[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9, 23(12):1-7.
The outlook of development roadmap of Chinese Connected truck
Yuan Hongming
(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Shaanxi Xi 'an 710200 )
The year of 2009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start point of Chinese telematics market, and from then on, the domestic telematics industry has a rapid development. The OEMs, Tier 1 providers, internet corporations and even a lot of new found companies are all involved in this industry. The society has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and the connected truck has a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autonomous driving and big data, so the concept of connected truck becomes very confusing.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roadmap of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connected truck was overviewed, and analytics on customer requirements and data technologies were proposed, finally, the suggested connected truck roadmap for domestic OEM was stated.
Connected Truck; Telematics; Big Data; Development roadmap
U469.2
A
1671-7988(2016)07-04-04
袁宏明,就職于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