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潔 趙 玉
(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
?
江西省地質旅游及產業發展研究
羅 潔 趙 玉
(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13)
江西省地質旅游資源豐富,加快地質旅游及產業的協調發展,是提升江西省旅游經濟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途徑。目前,江西省地質旅游業存在發展效率低,旅游產業配套不完善,結構不合理,旅游市場客源結構不平衡等問題。為實現江西地質旅游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以下對策措施:通過加強地質旅游項目開發,加大5A級景區創建力度,開發地質旅游專線,加大旅游宣傳力度等。
江西?。坏刭|旅游;產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知識旅游活動的開展,地質旅游資源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江西省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地質旅游資源種類繁多。本文對江西省地質旅游發展情況進行梳理,進而為合理地開發地質旅游資源,有效地推動旅游業發展提供借鑒。
(一)江西省地質旅游資源豐富,類型齊全
江西省地質資源以山水風光自然資源為主,兼具地學考察和旅游觀賞雙重價值。世界文化景觀有廬山;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為鄱陽湖候鳥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有廬山、井岡山、龍虎山、大覺山;國家森林公園有靖安、三百山、梅嶺、馬祖山、鄱陽湖口;城市天然濕地有艾溪湖森林公園、瑤湖郊野森林公園等。江西省地質旅游資源按地質成因大致可分為四類:地貌旅游資源、地質構造旅游資源、水體旅游資源和礦業旅游資源(如表1所示)。

表1 江西省地質旅游資源
(二)江西省地質旅游業快速發展情況
近年來,江西省地質旅游業連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5年接待游客總人數38569.1萬人次,同比增長23.2%;其中,國內旅游人數38392.2萬人次,同比增長23.3%;入境旅游人數176.9萬人次,同比增長3.1%。2015年旅游總收入3637.7億元,同比增長37.3%;其中,國內旅游收入3600.5億元,同比增長37.7%;旅游外匯收入56700.2萬美元,同比增長2.0%。2015年江西省地質旅游人數增長最快的是澳門同胞,同比增長11.3%,人數最多的是香港同胞,為52.4萬人次,占入境旅游人數的29.6%(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5年江西省地質旅游情況
(一)旅游產業發展效率低
旅游產業發展效率是指在一定區域內,投入一定的產業要素,推動產業發展,創造產出,使旅游產業達到一定的效果與水平。旅游產業發展效率對提高地區旅游業的質量和推動其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江西省旅游資源還沒有全面開發,利用程度不高,部分旅游景區停留于表面層次的景觀開發,功能結構單一,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缺乏吸引力。提供給游客的產品多為觀光旅游產品,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知識文化學習高度融合的旅游文化產品較少。此外,有些旅游資源在前期開發過程中沒有考慮可持續發展問題,景區景點開發后不注意環境、資源的保護,有些景點已經受到破壞,造成資源浪費。有些景區過度開發、超前開發,使得當前的旅游產業在資源投入過程中受到一定限制,投入與產出比例不科學。
(二)地質旅游產業配套條件不完善
目前,江西省旅游住宿、餐飲業總體數量和層次結構不足以支撐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這是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的短板。旅游交通體系還不完善,省內鄉村旅游公路、自行車觀光公路、城市與景區、景區與景區之間的旅游高速路里程不足,需加快投入建設。在鐵路和航空方面,旅游交通大環境沒有改善,到達旅游景點的動車和高鐵很少,國內國際航空線路不多。旅游交通問題影響了江西省地質旅游景區進入的通暢性,制約了地質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地質旅游產業結構不夠優化
旅游產業結構是指旅游產業各部門、地區以及各種經濟成分和經濟活動的構成及其相互之間的比例關系。由于人們對地質旅游市場發展認識滯后,地質旅游市場化轉型較慢,江西省地質旅游產業要素內部發展不平衡。旅游資源品質雖較高,但低端產品過多,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嚴重缺失,產業鏈有待延伸。旅游企業集團化建設起步較晚、步伐緩慢,發展滯后,集團化產業規模效益不顯著。雖然目前正在加快組建企業集團,但在發展程度、規模、數量和市場影響力方面還不高。
(四)旅游市場客源結構不平衡
江西省地質旅游客源市場主要以國內游客為主,以2015年為例,江西省地質旅游總人數為3.86億人次,國內游客為3.84億人次,占接待總人數的99.48%,入境游客人數為176.9萬人次,僅占接待總人數的0.5%。江西省旅游總收入為3637.7億元,國內旅游收入為3600.5億元,占總收入的98.8%,旅游外匯收入56700.2萬美元,占總收入比重僅為1.2%。由此可見,江西省地質旅游客源市場客源結構嚴重失衡,入境游客數量較少。
(一)加強地質旅游項目開發
通過加強地質旅游項目開發能推動地質旅游的發展,并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雖然一些旅游行業的巨頭與江西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但各地市之間的旅游投資總額不均衡,中小型旅游項目多,大型旅游開發項目較少。要推進地質旅游項目的發展,就應按一定比例分層次分重點逐步開發。首先,開發地質旅游重點項目,由省級重點到地市級重點項目層層開發。其次,在政策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如在土地、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通過集中調度、現場調度、分類調度、應急調度等方式對旅游重點項目給予調度支持。掌握旅游重點項目動態,按時通報建設進度,優先、快速并統籌解決地質旅游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形成每年有旅游項目儲備待報、旅游項目立項、旅游項目投入建設、旅游項目開放的局面。
(二)加大5A級景區創建力度
5A級景區是旅游業的“招牌”,江西省擁有6個5A級景區,但總量與建設地質旅游強省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應把創建5A級景區作為旅游強省的核心工程和發展地質旅游的重點,是促進江西省景區建設由粗放式向標準化轉型的重要途徑。在建設過程中各景區應對照5A級景區創建的各項標準加強建設力度,對創建成功的景區加大宣傳并進行獎勵,吸引游客來參觀旅游。2015年,明月山、大覺山創建5A級景區成功,2016年,龜峰、仙女湖、滕王閣將陸續實現創建目標。
(三)開發地質旅游專線
目前,簡單的風景旅游已經難以滿足游客的需要,應該充分利用奇異的地質地貌特點和礦業資源,開發一些地質旅游專線,讓游客身臨其境,一覽奇特的大自然風景,增加旅游經濟效益。如修建棧道、石階路、自行車專線路,推動野外生存游、生態環境游、登山探險游的開發。有的地質旅游專線極具開發價值,如贛南世界鎢都考察路線、三百山飲水資源游、“廬山第四紀冰川和鄱陽湖第四紀地質”考察路線等。
(四)發展特色地質旅游產業
由于江西省地質旅游產業缺乏特色旅游產品,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一些景區的珠寶類、觀賞石等旅游產品缺乏特色,與泰山、黃山景區的珠寶類、觀賞石等飾品相比差距明顯。江西省的礦物標本、觀賞石資源豐富,可以開發利用,如鎢礦標本、銅礦標本、輝銻礦晶體等深受游客歡迎。信豐的恐龍蛋化石類型豐富,形狀各異,化石圖文呈放射狀排列,是值得收藏的珍貴化石。贛南麥飯石被稱為“神奇的藥石”,已開發成系列化產品,麥飯石酒被評為江西省名優產品,暢銷廣東、香港等地。開發富有特色、具有收藏和觀賞價值的地質旅游產品,可推動地質旅游產業的發展,增加旅游產業的附加值。
(五)加大旅游宣傳力度
在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應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使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大對江西省地質旅游的宣傳力度,讓游客了解地質旅游的內容和特色,增加入境游客數量和旅游外匯收入。在宣傳內容和渠道選擇上可以加大景區景點的展示,在旅游網站上發布各項旅游信息和圖片,宣傳地質旅游的特色;制作地質旅游景點宣傳圖片、海報;建立各旅游景點微信公眾號;建立電子游客服務中心,與旅行團合作,實現旅游出行交通、食宿、售票網上訂購,方便游客出行;強化售后服務,讓游客出行無后顧之憂。
地質旅游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江西省旅游景區在進行開發和規劃的同時,要對地質地貌景觀和生態環境要加強保護,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地質資源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張樹明.江西地質旅游資源特點綜述[J].華東地質學院學報,2000(3).
[2]江西省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處.2015年江西省旅游增勢強勁[R].2015-03-03.
[3]張廣海,馮英梅.我國旅游產業效率測度及區域差異分析[J].商業研究,2013(5).
[4]劉春濟,馮學鋼,高靜.中國旅游產業結構變遷對旅游經濟增長的影響[J].旅游學刊(第29卷),2014(8).
(責任編輯:張彤彤 梁宏偉)
羅潔(1981-),女,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趙玉(1982-),男,東華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東華理工大學地質資源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項目“江西省地質旅游開發及旅游產業發展研究”(項目編號:15GL04);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以江西省為例”(項目編號:15YD023)。
F59
A
2095-3283(2016)10-0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