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維芳 陸 芳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
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與培養
——以鄭州市為例
朱維芳 陸 芳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新型國際貿易方式,正逐漸成為外貿增長的新方式。我國已進入國際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時代,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以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為例,通過調研分析人才需求層次、崗位細分及崗位需求,指出鄭州市還存在現有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專業課程設置與專業技能培養不匹配、實踐教學環節與跨境電商實際業務不銜接等問題。提出“實操+創業”模式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培養特色,整合資源,利用現有師資實施模塊化教學,打造專業師資團隊,鼓勵學生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實踐、創業。
鄭州市;跨境電商;人才需求;人才培養
在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跨境電商企業迅速崛起,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發展電子商務的天然優勢,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經濟中心。隨著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批復、鄭州新鄭機場綜合保稅區的設立以及鄭州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這些都為鄭州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鄭州市對跨境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將迅速攀升。
本次調研樣本來源為河南省人才市場提供的81家用人單位人才招聘信息、鄭州市就業市場2016年畢業生春季就業雙選會53家用人單位,共134家企業樣本,基本概括了鄭州市人才需求的行業情況,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分析法、網絡資源分析法、訪談法,收集并歸納跨境電商企業的崗位設置、各崗位從業人員的基本情況、人才能力需求結構等,了解電商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預測。
(一)人才需求層次
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在人才需求層次上差異較大。34%的企業需求的人才學歷為專科生,這種需求層次的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基礎崗位,以專業型和技術型人才為主;有20%的企業需求的人才學歷為本科生,且同樣集中在基礎崗位;有12%的企業需求的人才學歷為研究生,基本為管理崗位,如業務經理等;另外,有34%的外貿企業不關注學歷,這些企業更重視人才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如圖1)。

圖1 鄭州市跨境電商人才需求層次
(二)崗位細分及崗位需求
跨境電商企業崗位主要分為技術類、商務類、管理類。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跨境電商人才崗位需求的分布分別為:技術崗位占35%,商務崗位占51%,管理崗位占14%。
1.技術類崗位
(1)網站設計/開發。主要從事電子商務網頁設計、數據庫建設、程序設計、站點管理與技術維護等。
(2)網站策劃/編輯。主要從事電子商務平臺規劃、網絡編程、電子商務平臺安全設計。
(3)跨境電商美工。具備PS基礎或審美能力,可以完成版面、圖片的審查和基本優化工作。
2.商務類崗位
(1)跨境電商運營專員。熟悉B2B2C、O2O模式,熟悉速賣通、敦煌網、亞馬遜、ebay等平臺運營,能獨立完成平臺/店鋪的運營推廣策劃并落地執行。
(2)跨境電商平臺銷售。利用網絡平臺開發國際市場,進行國際貿易。
(3)網絡營銷。主要開拓網上業務、網絡品牌管理、客戶服務等。
3.管理類崗位
(1)跨境電商采購。熟悉電商系統的價格策略、用戶心理、優化原則、物流倉儲。
(2)跨境電商經理。對接產品部門進行產品開發提案和評估,并對產品進行優化和完善;進行客戶管理、報表管理等其他與平臺運營和公司策略相關的工作。

圖2 鄭州市跨境電商崗位需求分布
4.顯性能力需求
顯性能力指已具備的知識能力,如學歷、專業基礎知識、其他知識積累等。
根據調查結果,電商企業在招聘中關注的顯性能力主要集中在外語和工作經驗,所占比例分別為22%和36%,其次,學歷因素比例為13%,性別比例為10%、證書比例為7%,而對于年齡、戶籍、形象氣質的比例分別為5%、4%、3%(見圖3)。說明企業更關注外語能力和工作經驗。企業關注學歷是認為學歷高的人學習能力強,能更快適應工作。關注性別是有部分企業認為男性比女性的抗壓能力強,更能吃苦,在業務中男性更具優勢。關注戶籍的原因是外貿行業人才流失嚴重,許多培養的人才因為戶籍原因不能長期留在企業。

圖3 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顯性能力需求
5.隱性能力需求
隱形能力指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籌劃能力、交際活動能力、溝通能力、談判能力等。調查結果顯示,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最關注的隱性能力是工作態度、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其次是適應能力、交際活動能力和理解能力,最后是組織能力、籌劃能力和創新能力。

圖4 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隱性能力需求
根據調研分析得出,鄭州市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特征是既具備外貿業務知識和一定的外語能力,又具備電子商務技能,掌握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營銷技巧,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從事跨境貿易的復合型人才。但企業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和目前高校畢業生的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有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
鄭州市跨境電商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往往要求員工一人身兼數職,希望所招人員能勝任各環節所涉及的全部工作內容,要求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夠和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需求無縫對接。一方面,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人才缺乏和招聘難;另一方面,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外語專業的畢業生不能適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初級人才的招聘需求,形成巨大的就業缺口,現有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的人才需求。
(二)專業課程設置與專業技能培養不匹配
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緊缺更多表現為人才的結構性問題,主要反映在高校的國際貿易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外語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單一、“各自為政”,無法滿足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國際貿易專業、外語專業的學生在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上無法適應企業的需求;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缺乏相應的外貿實踐經驗,亦無法滿足外貿企業的需求。
(三)實踐教學環節與跨境電商的實際業務不銜接
目前,高校的專業實踐環節包括實驗教學、專業實習。實驗教學大多借助教學軟件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技巧,專業實習環節是理論教學的延伸,但由于缺乏實踐性教學基地,學生的實習范圍受到局限,只能在現有條件下有選擇地讓學生自主實習,而實習單位大多不能做到認真安排學生上崗并悉心指導,導致學生專業實習隨意性較大,不能滿足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
基于“實操+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以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特征為導向,確立復合型、高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整合資源,利用已獲得“跨境電商培訓師”的雙師型師資實施模塊化教學,鼓勵學生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實踐、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明確培養目標,突出培養特色
以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特征為導向,確立復合型高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目標,突出目標培養與跨境電商行業人才需求相結合,實現與市場需求有機接軌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企業需要的跨境電商人才。
(二)整合資源,利用現有師資實施模塊化教學
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人才應具備的各項能力素質,相應地設置教學模塊,實施模塊化教學。突出進出口交易基本技能的國際貿易模塊;突出企業推廣、客戶搜集和維護、網絡營銷的國際市場營銷模塊;突出外貿ERP、在線談判、在線支付、在線通關的電子商務模塊;突出公司管理、法律法規、團隊建設的管理模塊。
(三)打造專業師資團隊
教師的素質決定著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除了要掌握外貿和跨境電子商務相關的知識技能外,還必須要有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勝任教學任務。鼓勵專業教師參加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培訓,提高綜合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外聘電子商務企業的技術骨干和電子商務平臺的項目負責人做兼職教師或組成講師團,及時了解和掌握跨境電子商務領域新動態、新技術、新的管理理念和規范。
(四)鼓勵學生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實踐、創業
引導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成為高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建立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體系,將課堂教學和學生校外實訓基地實踐有機結合,通過合作辦學、訂單培養等方式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實訓、實踐平臺,鼓勵學生進行創業,加快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
[1]曲英姿,劉陽.跨境電子商務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4(9).
[2]陳旭華.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義烏市為例[J].價格月刊,2014(3).
[3]聶林海.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特點和趨勢[J].中國流通經濟,2014(6).
[4]楊堅爭,鄭碧霞,楊立釩.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電子商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貿經濟,2014(9).
[5]王惠敏.跨境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轉型升級[J].世界經濟與貿易,2014(10).
[6]范新民.高等教育國際化與跨境外貿電商人才培養:跨界融合視角[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5(3).
(責任編輯:張彤彤 梁宏偉)
朱維芳(1975-),女,河南鄭州人,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陸芳(1977-),女,河南鄭州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
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河南省高校國際貿易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5]-JKGHYB-0077);2015年中原工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際貿易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系列成果之一。
F724.6
A
2095-3283(2016)10-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