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汽車維權那些事兒

關于車主維權,一直是中國汽車市場無法避免的問題。汽車質量存在的問題究竟是人工原因導致?還是個別車輛的問題?作為消費者的車主很難進行判定,也無法提供證明。在這種情況下,車主又應該如何就汽車質量問題維護自己的權益?
廣州增城的葛先生2015年6月在新塘某4S店花了12萬多元買了輛長城H6 SUV,高高興興開了兩個月后去進行保養,結果師傅卻告訴他,左側車門被撬開維修過,里面的膠條亂七八糟。
為了搞清楚狀況,葛先生奔波廣州和深圳兩地,找第三方權威汽車檢測機構進行了專業檢測,證實車輛不僅左前門被換過,而且更換的還是非原廠車門,車頭和其他部位都有二次噴漆痕跡。檢測證明,這明顯是一輛在出售給他之前就已經發生過事故的車輛!葛先生拿著這份檢測報告找4S店索賠,4S店卻用各種理由推脫且不同意退車。不得已,梁先生將4S店告上了法院。
無獨有偶,北京的崔女士也將某4S店告上了法庭,事由同樣是因為她在2014年5月所購買的一輛近百萬元的“新車”,在今年保養的時候才發現竟然是一輛自2012年起就有多次維修記錄的事故車。根據相關條例,崔女士起訴要求4S店退還購車款、車輛購置稅并三倍賠償經濟損失。
律師建議:車主如何舉證
廣州增城的葛先生和北京崔女士的遭遇,讓消費者看了心有戚戚:汽車4S店實在有點欺人太甚,萬一自己不小心也遇到類似的狀況,該如何維權呢?北京泓律師事務所的劉彤律師表示:首先,北京崔女士要求的“退車并三倍賠償”的要求并不過分。4S店賣車時對原有車況“瞞天過?!保瑳]有告知消費者實情,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根據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也就是說,花費12萬多元買了哈弗H6“新車”的葛先生到法院訴訟時,可同時提出“退一賠三”的訴訟請求,一旦經法院判定為事故車或二手車,可最終獲得的賠償加本金近50萬元,崔女士則可獲得三百多萬元賠償。業內專家表示,新消法設定如此高額的賠償,主要是為了遏制銷售方在銷售過程中對消費者的欺詐行為。
4S店“店大欺客”很惱人,如果車主一不小心中招了,該如何舉證?劉律師告訴記者,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4S店工作人員是沒有任何理由要求車主自行舉證的。”不過在實際維權過程中,消費者作為弱勢群體,如果想打贏官司,還是需要自己準備充足的相關證據。
劉律師建議:發現問題,車主第一時間應收集車輛歷史維修證據??赏ㄟ^《機動車合格證》等資料,從保險公司或者同品牌其他4S店查詢歷史出險和維修記錄,這是最關鍵的資料。此時消費者可以請消委會和工商部門介入,進行初步協調。若4S店依然耍賴,通過消委會、工商局等多種方式協調均告失敗,車主就可直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舉證過程中,如果車主無法獲得歷史維修記錄,可通過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具一份中立專業的檢測報告,這將是比較有利的證據,同時提供圖片、錄音、購車發票等證據。
專家指點:鑒別“翻新車”有竅門
在提車時,如何鑒別買的是新車,而不是存在質量隱患的車?資深維修師侯師傅告訴記者,翻新過的事故車的漆面不可避免都會被鈑噴,因此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判斷是否事故維修車:觀察車身上的人像倒影,如果倒影線條流暢連貫,則此處漆面被修復過幾率低;如果發現某部分線條突然有較大的弧線彎曲,那么該處漆面肯定被重新修復或鈑噴處理過。
除此之外,業內師傅還提醒消費者在提車時應將以下五個步驟做好:
1.查看車輛的“身份”文件:如果是進口車,提車前要看清楚汽車的合格證、出廠日期、車架號等。
2.查驗車輛外觀和內飾:如車門縫隙等是否均勻,是否有油漆噴灑斑點,焊接點是否涂有軟膠等。
3.試用車內所有配置:譬如車窗天窗、車載導航音響、車燈等。如多次開關車窗或天窗,發現不靈便,那可能有問題。
4.查看車輛維修保養記錄:要求4S店查詢該車歷史維修和保養記錄,購買保險時,也可以從保險公司了解是否有歷史出險記錄。
5.購置稅發票車價切莫寫少:有4S店會告訴車主,購車發票金額最好寫低點,購置稅、保險也可以少交。4S店這么做是為了少交稅,但也會影響消費者日后的索賠。
新買不久價值百萬的豪車自燃,不僅自身燒毀報廢,還將旁邊的小車引燃,火勢蔓延共造成近200萬元的損失。為此,車主很是苦惱。
2014年5月,長沙市民胡先生購入了一輛寶馬730豪華轎車,“裸車92萬元,加上貸款、購置稅等,共花了近120萬元?!?/p>
10月4日12點,胡先生將車停在寧鄉橫市鎮晚安家居城的家中。車放在樓下車庫,這間車庫在一樓東面,西面是家居城。
下午2點,樓下鄰居急敲門,“車庫起火了!”胡先生聽聞心急如焚,一邊打119報警,一邊下樓查看情況。由于火勢迅猛,寶馬車被大火吞噬后,車庫里的一臺豐田卡羅拉也被引燃。
不久,家居城的工作人員出現,“我們家居城也被引燃了!”火勢蔓延后散發出的濃煙還熏黑了整間店。
4日下午3點,火勢在消防官兵與居民的努力下被撲滅。
胡先生愛車的前半部分被燒成了骨架,發動機因高溫融化,內設只剩下了金屬骨架。而旁邊的豐田卡羅拉也基本報廢,“買的時候花了12萬元?!焙壬f。
而受到波及的家居城店主郭先生說,店內家具被引燃后,冒出的滾滾濃煙將店內大部分商品或燒毀或熏黑。初步統計,過火面積約1200平方米,經濟損失達80多萬元。郭先生稱,該店購買了火災保險,但具體如何索賠,要等消防部門出具鑒定結果。
“真想不到,5月份才買的新車,就自燃了?!焙壬Q,車輛自燃時里程數才1萬多公里,且并未進行過改裝,也沒有加裝過任何設備。
律師建議:汽車自燃后如何維權
“如要確定車輛自燃,須有權威部門出具的鑒定書。”劉彤律師介紹,汽車自燃起碼要有以下兩個條件:一是易燃品,二是火源。
易燃品主指燃料,火源是指火柴、打火機、烤車噴燈、劃火試電的火花、短壓電缸外跳火、燒缸的高壓線、高溫排氣管、分電器、調節器、喇叭及電器燈產生的火花等。
另外,發電機、起動機整流子與電刷之間的摩擦也會引起火花,還有一些汽車部件產生故障,也會產生火源,如點火線圈、高壓線、分電器蓋等發生故障后很可能產生火源。同時線路短路、線頭松動、化油器回火也是汽車著火的火源。
“一般來說,車輛自燃造成的損失由車主承擔,但車輛通過鑒定確實存在質量問題的,可找經銷商索賠?!眲⒙蓭熖嵝眩坏┢嚢l生自燃,車主應及時報警,并請求消防部門出具《火災原因認定書》?!跋莱鼍叩摹痘馂脑蛘J定書》,在起火原因認定方面一般有利于車主,它也往往成為車主主張車輛存在質量問題的初步證據。”
如購買了自燃險,要及時聯系保險公司。保險合同一般規定保險事故發生48個小時內,如果投保人(即車主)不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此外,還要及時通知汽車經銷商。”劉律師說,經銷商是汽車買賣合同的相對方,汽車自燃也說明經銷商提供的汽車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從合同法角度出發,買受人(即車主)有義務在合理時間內將汽車自燃存在質量問題告知供應商?!败囍骷皶r告知經銷商汽車自燃情況,還能增加以后協商解決的可能性。”
劉律師介紹,車主可分別以買賣合同糾紛或侵權糾紛提起訴訟。
以買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一般由車主承擔證明汽車存在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在實際訴訟中,車主以這種方式起訴,會面臨舉證不能直接導致敗訴。
以侵權糾紛提起訴訟,則由經銷商承擔證明汽車不存在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更有利于車主提高勝訴率。
因此,車主起訴時,應盡量套用侵權作為訴求。
專家指點:汽車自燃是怎么形成的?
劣質改裝生隱患
在因線路故障引發的自燃事故中,主要原因是“搭鐵”。特別是很多新購車的用戶,對自己剛購置的愛車疼愛有加。可能會給車輛添加防盜器,換裝高檔影音系統,改裝或加裝車燈以改進造型,還可能會添加若干車載電器等等。但由于不在專業的改裝店改裝,沒有分析車輛的線路布置和具體的結構,沒有進行線路功率復核,為此也就出現了隨便亂引電線,負荷大的地方不加保險,易摩擦處也未有效固定等多種錯誤改裝。此外,維修不良的舊車也存在“搭鐵”的可能,常見的比如燈座安裝處由于震動、連接件的破損而使絕緣件松脫、損壞等。
電線短路易著火
一些單線制的汽車,火線的絕緣體破損“搭鐵”或電器“搭鐵”都會造成短路,尤其是一些使用時間比較長、線路殘舊和線路排列混亂的車輛。車上電線的“保護神”就是保險絲,一旦電線短路,瞬間產生大電流時,保險絲會被迅速熔斷。但如果保險絲太大,例如有人圖方便用銅線代替標準保險絲,導致保護功能喪失,就有可能使電線短路釀成火災。另外,單線制車輛上的蓄電池火線(正極線) 與車上金屬體接觸短路,也會產生火災。
危險物品釀大災
說到危險物品,人們想到的往往只有大型油罐車,殊不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打火機、香水、摩絲等也是構成汽車火災的危險品。如將這些物品放在車內容易被太陽光線聚焦的部位,也具有一定的火災危險性。因此,在鎖車的同時應檢視車廂內,不要留下這些危險物品,更不能放汽油、柴油等危險油品。
停車不當火燒身
有些自燃事故是由于外因而導致的。比如,停車位置不當,容易導致周圍物件起火,最終引火自焚。因此這就涉及停車安全的問題。
夏秋季節高溫干燥,停車時應當注意車底是否有易燃物,比如干草、紙堆等。由于行車后車底三元催化器溫度升高,一般溫度都在300至400,到了夏季溫度可能更高,甚至可能將整個裝置燒紅。一旦此時車底有易燃物,將很容易被三元催化裝置點燃,從而導致車輛自燃。
目前在汽車領域,涉及的法律法規還不是很健全,雖然很多消費者保護法規方面多少有些涉及,但真正能為消費者維權的還是集中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汽車三包》、《汽車召回》等規定上面。
新消法:舉證責任倒置
“維權不起”是此前常有的現象。但如今隨著新消法的修改,“維權不起”的現狀將有望改變。新消法規定,機動車、電冰箱等耐用消費品6個月之內有瑕疵由經營者負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這是基本原則。舉證責任倒置將由之前的原告承擔舉證責任,變為被告承擔舉證責任,如果該被告不能就此舉證證明,則推定原告的事實主張成立,從而改變了消費者的弱勢地位,減輕了消費者質量維權的成本和顧慮。
汽車三包:細則尚需完善
除了新消法,對汽車消費者保護而言,目前最有效的應數汽車三包。2013年10月實施的汽車三包規定,車輛購買后在不低于2年或行駛5萬公里內出現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或因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計2次修理,仍未排除或又出現新的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4種質量問題可退換車。此外還明確包修期為不低于3年或行駛里程6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出現質量問題憑三包憑證由修理者免費修理(包括工時費和材料費)。不過遺憾的是,由于汽車三包相關配套細則仍未出臺,國內也還沒有第三方的專業檢測機構和組織協會,使得車主的檢測和維權成本還太高,導致目前還未出現第一例的三包退車案例。
汽車召回:維權車主抱團應對
汽車召回是目前這些保護法規中對消費者產生實際效應較小的法規,然而現實中卻是消費者最為倚重的保護力量。維權車主常常抱團取暖,利用群體力量。在消費者看來,通過召回可以讓企業付出代價,從而曲線實現維權。這部也是從去年開始實施的新召回法規規定,凡隱瞞缺陷情況并拒不召回等嚴重違法行為,生產者將被處以缺陷汽車產品貨值金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