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動傷身,危害僅次于吸煙
瑞典哥德堡大學一項長期追蹤研究指出,低活動量和高死亡率密切相關,比高壓和高血膽固醇還更危險,這份報告已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共包含792位1913年出生的男性,是由哥德堡居民中篩選出來、具代表性的抽驗者,在運動測試后依照估算出的最大攝氧量分為低、中、高3組。他們在45年追蹤過程中,每隔10年做一次身體檢查。經分析后發現,攝氧量每下降1級,死亡風險平均增加21%。
家用清潔劑是幼兒眼部灼傷最大元兇
研究發現,1~2歲的幼兒眼睛被化學品灼傷的幾率遠高于成人,最大元兇是家用清潔劑。這份研究是根據美國急診室的就醫資料而來。家用清潔劑才是最大兇手,研究主持人哈林博士(Dr. R. Sterling Haring)表示。1~2歲幼兒最容易發生眼部灼傷意外,他們受傷的幾率是成人的1.5倍。烤箱清潔劑、水管疏通劑、含氯漂白劑及含氨清潔產品等,它們都是強堿物質。哈林博士表示,堿性化學品會持續灼傷眼部,嚴重恐導致失明。即使采取了預防措施,化學藥劑還是有可能滴進眼睛里,這時應用自來水沖洗眼部。急診室醫師通常在給予眼部殺菌滴劑減緩疼痛后,還會以生理食鹽水沖洗受傷孩童的眼部至少20分鐘。
不再累垮!重訓輕量多次練肌肉效果一樣好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團隊發表于《應用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在線版的最新研究指出,多舉幾次較輕器材的效果,和猛力舉起重物幾乎沒有差別。研究者招募了兩組男性,一組舉較輕的重量(肌肉最大收縮力的50%)20~25次;一組則舉較重(肌肉最大收縮力90%)8~12次。經12周后,研究團隊檢查受試者肌肉和血液樣本,發現兩組肌肉量和肌纖維粗細(直接影響肌力強弱)增加程度幾乎相同。研究人員指出,這結果告訴民眾,可以從“舉愈重愈有效”的迷思脫身了,也能降低覺得重訓一定很累、很難持續的心理門檻,幫助更多人開始實踐重訓練肌肉,變得更健康不生病。
眼袋,元兇可能是手機
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長期盯著電腦的白領,年紀輕輕就開始長眼袋,罪魁禍首很可能是玩手機。眼袋是因眼眶周圍脂肪肌肉及筋膜松弛,脂肪下墜、凸出而形成的。建議大家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每隔1小時就要休息10分鐘。休息時,要注意凝視遠方。平時多做眨眼運動,提升眼周肌肉強度。每天晚上,以熱毛巾敷雙眼5分鐘,溫度以40~45℃為宜,緩解眼睛疲勞。
大笑屬有氧運動
幽默及其最常見的表達方式大笑,不僅作為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對我們非常有用,還會給身體帶來好處。首先,大笑是一種有氧運動,大笑100次達到的鍛煉效果相當于騎15分鐘自行車。此外,大笑“能夠使心率加速,為大腦供氧”,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生物化學專家娜塔莉亞·洛佩斯莫拉塔利亞表示,“具有幽默感的人免疫機制更健康,心肌梗死的幾率會降低40%左右,平均壽命能夠提高4年半”。科學家建議,人們每天至少應笑上15分鐘,因為大笑有“止痛劑”的作用。笑能夠促進人體內啡肽的生成,而內啡肽被認為是機體分泌的天然“嗎啡”。
“虎媽”們最不快樂
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道稱,那些逼孩子做學校以外作業,只能接受孩子得“A”的父母是最不快樂的父母。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虎媽”實際上幸福感很低。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主導,是史上首項針對苛刻父母進行的研究。研究質疑“虎媽”是否會得到長遠的回報,因為那些在家中遵循父母命令的孩子往往會落得精疲力竭,身體也可能被壓垮。
瑪麗皇后學院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家里總是籠罩高壓和不開心的氣氛,小孩子可能受苦。倫敦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阿拉木德娜·塞維利亞說:“我們的研究顯示,這種教育方式背后可能有一個比較悲慘的母親。”而母親不開心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這種后天的沮喪和失落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