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張巧
阿詩瑪故里,新機遇下再出發—石林彝族自治縣走過60年
□ 文 / 張巧
“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和阿詩瑪回家鄉……”1964年,伴隨著新中國第一部少數民族題材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故事片《阿詩瑪》誕生,云南石林的美麗風光和少數民族風情享譽全國。
石林彝族自治縣,地處滇中高原腹地,位于昆明市東南部,居住著漢、彝、苗、壯等26個民族,常住人口25.8萬,其中少數民族占35.8%。
昨日之石林,歷經風雨,《阿詩瑪》的歌聲經久不衰,“阿詩瑪”的故事四處傳揚;今日之石林,飛速發展,一系列重大機遇接踵而至,展現出一幅蓬勃發展的新畫卷。201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68億元,“十二五”年均增10.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億元,“十二五”年均增9.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8.08億元,“十二五”年均增2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44億元,“十二五”年均增16.3%;城鎮居民人均收入32080元,“十二五”年均增12.4%;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1343元,“十二五”年均增14.7%。
石林人不驕不躁、砥礪前行。在新常態下,石林人始終充滿斗志和激情,始終把加快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主線,抓住、用好國家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和政策支持,保持蓬勃發展活力,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吹響了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標兵和國際知名旅游勝地的集結號。

蓬勃發展的石林新城

“彝族(撒尼)摔跤”(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太漂亮了!”“真的很神奇!”2016年9月29日至10月7日,石林景區舉辦了第二屆國際阿詩瑪文化節,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60對新人、伉儷在石林景區演繹《阿詩瑪》電影經典片段,體驗由畢摩主持的彝族婚俗。
2016年國慶黃金周,石林景區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1%。全縣國慶黃金周共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石林景區旅游的火爆,源自于其獨特的旅游資源。石林是世界喀斯特地質地貌的精華,2.7億年的地質演化造就了石林無與倫比的自然景觀,分布范圍廣袤,類型多樣,匯集了奇石、瀑布、湖泊、溶洞、森林等自然風光,保護區面積達350平方公里。
“石林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笔挚h委書記冉德濤不無自豪地介紹,石林縣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路南彝族自治縣,1998年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而更名也非常成功地擴大了石林的知名度。
石林縣是阿詩瑪的故鄉,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彝族撒尼文化是石林寶貴的文化遺產。最具影響力的是“一詩”“一影”“一歌”“一舞”“一節”“一繡”,即: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中國第一部彩色音樂歌舞電影《阿詩瑪》,縣歌《遠方的客人請您留下來》,熱情奔放的彝族大三弦舞,被譽為“東方狂歡節”的彝族傳統火把節,榮獲中國國際技術產品展覽會金獎的彝族撒尼刺繡。其中,彝族撒尼語口傳敘事長詩《阿詩瑪》、彝族大三弦舞、彝族撒尼挑花刺繡、彝族摔跤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林被譽為“歌舞之鄉”“摔跤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和“現代民間繪畫之鄉”。
石林縣屬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平均海拔1737米,年平均氣溫15.6℃,年平均降雨量987毫米,年均日照2193小時,年平均氣溫15.6℃左右,年徑流量3.18億立方米,共有大小天然湖泊83個(月湖、長湖列入全省30個湖泊名錄)。“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干濕分明、四季如春”,充沛的光照、水源,滋養了這片土地。
深秋季節的石林縣大可鄉,一群人正在山頭上忙著養護果苗。原來,大可鄉枇杷產業技術協會經過五年多的發展,目前已初具規模。該鄉先后引進了石林金果枇杷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和石林聯申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2家龍頭企業,帶動700多農戶種植枇杷10450畝,管理得好的枇杷樹畝產值達2萬多元。2015年產量達1650噸、產值達2000萬元,果品遠銷到昆明、成都、廣州、深圳等地。申請注冊的國家地理商標大可枇杷品牌,已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受理。

特色種植
石林地處云南省的昆明、曲靖、紅河、玉溪四州市交匯面上,是滇東北、滇東南及廣東、廣西等沿海地區進入昆明的門戶,也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入境我國的重要通道。石林縣城所在地鹿阜鎮距省會昆明僅78公里,是名副其實的昆明東南門戶。
“不久的將來,坐高鐵從石林出發,只需20分鐘就可直達昆明?!?016年10月27日,石林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勤勛對前來采訪的媒體記者表示,石林縣正在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抓住新一輪重大機遇,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云桂高鐵即將通車,石林高鐵站作為昆明市除火車南站外的唯一??空荆癸@了石林縣作為昆明城市功能拓展區的重要地位。站在這座建筑風格以石頭為主,凸顯石林風采,站臺類型為“線側上式站房”,預計高峰小時發送量800人的高鐵車站月臺邊,一輛高鐵動車正在試跑,抓緊進行最后階段的聯調聯試工作。在高鐵站邊,該縣投資建設的大疊水旅游專線客運中心,也將同步建成投入使用,使鐵路與公路無縫對接。
云桂高鐵、南昆鐵路、昆石高速、九石阿旅游專線、曲石高速、石鎖高速過境石林,現已形成現代化的交通網絡,更讓石林的經濟發展觸角延伸到滇東和滇東南,資源要素運作半徑輻射云南四州市。
交通環境的極大改善,帶來的是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使石林縣逐步構筑起招商引資的“強磁場”:2016年6月13日,在第4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4屆昆交會上,石林縣分別與3家企業簽約4個項目,總投資約21億元;7月26日,2016年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狂歡節招商引資推介會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現場共簽約18個項目,協議總投資45.35億元人民幣……
石林先后創建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2014年石林縣人民政府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
投資者紛至沓來,帶來產業的發展契機。然而,石林縣并沒有采取“全面開花”的產業發展策略,而是立足自身實際,堅持石林旅游服務區、石林生態工業集中區、云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三園”并舉,努力搭建特色產業發展平臺,在差異化競爭中奪取優勢。
石林旅游服務區改造提升工程持續推進,石林景區游覽面積從4平方千米拓展到12平方千米,一批溫泉娛樂項目和中高檔酒店建成投入使用,都市農莊和特色鄉村旅游示范點風生水起。2015年,旅游實現雙突破,大小石林景區接待游客突破400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突破7億元。
石林生態工業集中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13.6億元,入園企業53戶;太陽能光伏電站總裝機規模達286兆瓦,新能源產業初具規模。
云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近7億元,入駐企業46戶,成功創建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肉雞出欄躍居全省第一大縣,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成效顯著。

放飛
石林縣圭山鎮糯黑村在九(九鄉)石(石林)阿(阿廬古洞)旅游專線沿途遠近聞名。得益于彝族特色村寨建設,讓糯黑村獨特的石板房以及濃郁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保存,吸引了不少美術學院的學生到這里畫畫寫生。
在大可鄉巖子腳村委會建設架子樂文化保護傳承中心,并連續兩年在火把節期間開展以花山節活動為主的系列活動,將架子樂作為重要節目展演,向世人展示大可架子樂文化的獨特和深厚的魅力。
與農村的巨大變化相對應,石林縣的城市發展也取得明顯進步。實施擴城、修路三年行動計劃,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石林縣城建成區面積由9.4平方千米擴展到15.3平方千米,城鎮化率達39.5%,集鎮面積新增120萬平方米;行政村公路硬化率達100%,自然村道路硬化率達75%,今年底前將實現100%硬化。
民生改善、民族和諧的背后,經濟是最為重要的支撐?!笆濉逼陂g,石林縣保持了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發展局面。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7億元,年均增10.1%,實現五年翻番;人均生產總值27501元,年均增9%;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年均增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0元,年均增12.4%,超出云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2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3元,年均增14.7%,超出云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7元。僅2015年,全縣各類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就達70%。

“除了華能、云電投、國電龍源、中種、廣東溫氏、雙匯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集團入駐石林,我們還希望在其他方面有所作為?!笔挚h相關部門負責人提到,該縣近期成立了西南林業大學石林校區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確保新校區在明年9月前初步建成迎接5000名新生入學。這也是第一所落戶石林縣的高校。
據了解,西南林業大學石林校區項目占地面積約為1379.4畝,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首期計劃投資11.215億元,項目建設總周期為5年,首期項目將在3年內完成建設。項目將按照高等教育相關指標,建設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公寓、學生食堂、多功能報告廳、圖書館、附屬中小學、幼兒園及相關基礎配套設施。
與此同時,石林縣十分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目前,石林縣森林覆蓋率47.5%,城市綠化覆蓋率46%,城市綠地率41.5%,地表水環境質量達Ⅲ類以上水體標準,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擁有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縣、全國文明縣城四張金燦燦的“名片”。全縣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6個(鄉鎮合并以后為4個),省級生態鄉鎮1個,實現了省級以上生態鄉鎮100%;全縣88個行政村全部創建為昆明市生態村,其中糯黑村和小箐村為國家級生態村,實現了市級以上生態村100%。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面對難得的發展機遇,結合獨特的條件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石林縣必將以更高的工作標準、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實的工作作風,共同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在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標兵和國際知名旅游勝地的征途上取得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