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金邊銀角上的溢彩明珠

2008年,一場高考,馬超結束了自己的高中學習,587分的成績,對于想學新聞攝影的他來說,有4個地方進入了他的選擇范圍: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究竟選擇哪個地方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涯,他難以抉擇。
為了緩解壓力,父母決定讓他出去旅行。這位在浙江沿海地區長大的年輕人,因為旅行社的一張旅游宣傳冊,最終爽快地將旅行地和求學地都選擇在了云南。
“看到宣傳冊上介紹云南多樣的少數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酷愛攝影的我當時就癡迷了,但更為吸引我的,是云南那漫長的邊境線,到云南學習生活,體驗異國風情,豈不近水樓臺先得月?”
隨后的數年間,馬超利用節假日,沿著云南漫長的邊境線,游遍這里的山山水水,而邊境口岸成為他必到之處。用他的話來說,云南的邊境口岸猶如沿海的港口碼頭,更似一顆顆熠熠放彩的珍珠,假以時日一旦“金線串珠”,沿邊地區將迸發出無限光彩和發展潛力。
在馬超的記憶中,到云南后去的第一個口岸就是瑞麗,如果說芒市是德宏州的政治中心,那么,瑞麗市就是德宏州的經濟中心。瑞麗乃至德宏的經濟社會發展,與口岸、與邊貿是分不開的。
“在這里轉一圈,可以看到來自緬甸、泰國,甚至印度等國家的商人,還有來自國內廣東、福建、河南等地的商人也在這里云集。”馬超說,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場景,居然能在大山深處的邊地出現,顯然,口岸的通達將境內外的人們匯聚到了一起。
文化交融、經貿往來,大雜燴、大熔爐……口岸經濟正托起這個城市的日新月異,依托口岸,瑞麗注定是一個充滿無限機遇的魅力之城。
記者注意到,今日之瑞麗,已擁有瑞麗、畹町兩個國家一類口岸和章鳳二類口岸,擁有瑞麗邊境經濟合作區、畹町邊境經濟合作區、姐告邊境貿易區3個開發區。與瑞麗對應的木姐105碼貿易區是緬甸對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和經濟開發區,有兩個對應開放口岸、7條跨境公路和36個渡口、通道,已初步形成了通向南亞東南亞的口岸網絡和沿邊口岸群。
事實上,云南邊境線漫長,口岸眾多,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毗鄰越南、老撾、緬甸3國,4061公里的邊境線。在如此漫長的邊境線和廣袤的邊疆域土上,分布著16個國家一類口岸和7個二類口岸。在這23個口岸中,有3個航空口岸、2個水路口岸、1個鐵路口岸和17個陸路口岸,這些以瑞麗、河口、騰沖猴橋、磨憨和昆明機場為核心的口岸形成了陸、水、空齊全,全方位開放的格局,有力地促進了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建設步伐。

金水河口岸

天保口岸
客觀而言,雖然口岸經濟的發展不是世界貿易史的全部,但這并不妨礙它以翔實的數據、獨特的視角成為人們從經濟層面了解人類文明交往,特別是全球化進程中的交往、貿易的窺豹之管,口岸打開了一扇觀察、了解、對話世界的窗戶。
作為連接兩國內地,甚至第三國及入海口的商貿、物流、加工、金融、旅游和人文交流的公共平臺,云南省口岸近幾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09年以來,全省集中開展了大規模的口岸查驗設施建設工作,完成了16個一類口岸新聯檢樓和查驗貨場建設、7個二類口岸聯檢查驗設施建設和貨運量較大的部分通道查驗設施改造,有效解決了制約云南省口岸發展的基礎設施瓶頸問題,進一步夯實了口岸通關基礎。
在臨滄市鎮康縣的南傘口岸,中緬兩國國門相距僅幾十米,兩國街道穿過國門無縫對接,邊民往來十分方便。啤酒、日用百貨、家電及農產品買賣是這里主要的國際貿易。2013年,馬超來到該口岸時,附近各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而如今,隨著各類建設項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邊民互市、國內國際經貿往來在這里方便順暢。
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磨憨口岸海關樓前的停車場上,擠滿了等待查驗通關的中國、老撾的大小貨車,每一輛車都裝滿了進出口貨物。磨憨海關通關科李松新科長介紹,進口貨物主要有東南亞產的鮮山竹、玉米、天然橡膠、鮮龍眼、秈米糙米等;出口貨物主要是機電產品、鮮西蘭花、鮮葡萄、鮮柑橘、復合肥等。
據海關統計,去年磨憨經濟開發區對外經濟貿易總量完成253.29萬噸,同比上升24.13%;口岸外貿進出口總量完成141.85萬噸,同比上升5.99%。為緩解口岸擁堵壓力,磨憨海關實行了無紙化報關、網上電子支付稅費等便民措施;海關、檢疫聯合“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設立“一站式通關服務大廳”,口岸聯檢部門集中上班,方便了通關人員。
以紅河州為例,立足河口口岸連通國內外的“咽喉”地位,進一步突出交通優勢,著力建設口岸交通體系,完善以國家一類口岸為核心、省級通道為輔助,著力建設便利、高效、有序的“一口岸多通道”的大通關體系。
記者從麻栗坡邊境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了解到,近年來,隨著中越人員、貿易往來的不斷深入,天保口岸作為中國云南通往越南首都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重要陸路通道之一,出入境客流量呈現出“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趨勢。為緩解客流高峰,努力為廣大出入境旅客提供優質高效的通關服務,負責口岸出入境人員、車輛檢查監護的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天保邊檢站緊密結合勤務和口岸實際,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
一方面合理調配警力,提升通關效率,實行車輛雙向查驗制度,同時加強對出入境車輛和駕駛人員的引導,及時疏導,切實提升車輛的通關速度。另一方面強化與越南邊防部門的溝通協作,定期與越南清水國際口岸邊檢部門舉行會晤,就口岸車輛快速通關等問題進行協調和溝通,并達成增人增崗快速查驗、延時通關和企業接車等共識,進一步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據介紹,天保口岸上半年完成的18.3億元進出口額中,一般貿易和邊小貿易額為3.6億元,同比增長20.7%;邊民互市貿易額為14.7億元,同比增長58.9%。上半年,口岸貨運量40.0萬噸,同比增長37.7%;出入境車輛3.6萬輛,同比增長55.5%;出入境人員50.8萬人(次),同比增長52.1%。
記者從省口岸辦了解到,多年來,云南省各口岸管理部門結合云南實際,創造性探索了許多口岸和通道管理的創新模式。其中在對緬方向口岸單邊升格、單邊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孟定經驗;在“一口岸、多通道”方面形成了“兩個口岸、三條通道、一套機構”的河口經驗和“一個口岸、四條通道、一套機構”的騰沖經驗等。

河口口岸

磨憨口岸
一些學者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口岸的發展其實是為商品和資本等要素的輸出、輸入開通了規范而便捷的渠道,構建了相對穩定的框架。除此之外,口岸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也絕非僅限于經濟領域,各種文化也融入其間,在向外進行經濟延伸的同時,汲取、融合其他不同文化的長處,使世界各文明、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相互了解日益深入,聯系日益緊密,也日益成為口岸這一有形存在所具有的不可小視的功能和價值。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云南省口岸建設及發展水平雖然有了較大提升,但與沿海沿邊先進地區相比,在口岸規劃、建設、運行水平等領域差距明顯。基于此,加快沿邊口岸建設步伐,發展口岸經濟成為云南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記者注意到,云南省近期發布的《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中明確表示,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國家級口岸、邊境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等沿邊重點地區是我國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合作的重要平臺,是沿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確保邊境和國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正在成為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先手棋和排頭兵,在全國改革發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邊境集市上的少數民族群眾
在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支持在瑞麗、畹町、磨憨、河口、清水河等地建設多式聯運物流監管中心、跨境物流園區,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口岸查驗設施建設,提升改造沿邊重點地區邊民通道、貨場通道基礎設施等查驗設施,改善口岸通行條件。
在促進要素流通便利化方面,推動口岸對等設立與擴大開放。加大沿邊口岸開放力度,優化口岸開放和升格的申報、審批、驗收程序以及口岸臨時開放的審批手續,優化沿邊道路、橋梁建設等審批程序。推動騰沖、孟定、金水河、勐康等口岸擴大開放,推動章鳳、盈江、南傘、田蓬等口岸轉型,支持國家級口岸完善功能,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開放門戶和跨境通道。
在省社科院專家看來,依托當前口岸建設先期取得的基礎性條件,未來云南口岸經濟要實現更大程度的發展,應該在科學布局和合理規劃上做足文章。選準優勢口岸,以口岸為核心點不斷延展,根據條件設立經濟區,對于條件較好的口岸,可以發展成為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進一步放大口岸效益,依托口岸建設口岸小鎮、口岸城市等,以此來實現口岸功能的擴展和政策效應的疊加,形成具有強效支撐的沿邊開發開放新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云南省在瑞麗、河口、磨憨、南傘、清水河、天保等口岸的城鎮化建設進程明顯加快,實現了口岸建設的容量與布局、功能與體制、發展路徑與目標定位的重構與創新,為全省口岸經濟發展提供了示范樣板。
磨憨口岸是中國通往中南半島最快捷的陸路通道和中老邊境上最大的國家級陸路口岸。2015年7月,國務院同意成立勐臘(磨憨)國家級開發開放重點試驗區,使磨憨從一個邊境小鎮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
趙武是磨憨鎮回金立村的瑤族村民,他在磨憨生活了50多年,是土生土長的磨憨人。“磨憨幾十年來的變化我都經歷了,現在的磨憨與過去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他的記憶里,20世紀80年代以前,磨憨口岸一帶都是荒地,1988年有了一個移民村,90年代磨憨口岸成為國家級一類口岸后,這里很快發展成一個小鎮,幾年前修通了景洪到磨憨的高等級公路,鎮上修建了寬闊的大街,來這里的商人和游客多了,過往的車輛更多了。
口岸的發展和城鎮化也給當地村民打開了致富之門,他們用征地款在街邊蓋房出租,有的自己開餐館、旅店。趙武籌資800多萬元在鎮上建起了一個四層樓的酒店,去年開業以來生意紅火,一年營業收入有50萬元。“如果沒有磨憨口岸的建設與發展,對于像我這樣生活在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群眾,800萬元絕對是天文數字了。”
“磨憨我曾兩次造訪,每次看到和感受到的都大不一樣。人由少到多,街道由冷清到熱鬧,這正是云南口岸經濟發展以及沿邊開發開放的一個經典縮影。”正如馬超所言,沿海地區的繁華都市也是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蛻變而來的,如今云南沿邊地區,正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依托一個個充滿潛力的口岸,闊步走在蝶變與跨越之路上。